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配管设计总则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配管设计总则
配管 尺寸 25 40 50 8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
40SC002-2001
第7页
150 790
600 470 800
150 349 680 630
500 300 386 720 670
600 407 740 690
150 318 650 600 575
450 300 356 690 635 610
600 372 705 655 630
150 299 630 580 555 530
400 300 324 655 605 580 555
600 343 675 625 600 575
150 267 600 550 525 495 470
值做为实际的管间距。
(C)带伴热管的间距
当配管带有蒸汽倦热管或低温水伴热管时,可设想成管子是大一级的管子,然后再根据(2)项的“基本
的配管间距”及(3)(b)项的“保温保冷时的管” 算出实际的管间距。
(d)考虑支架设置空间的管间距
作为与管间距有关的一般管架有如下两种管架:
(1) 管托
(2)导向支架
决定实际管间距时,与这两种管架相邻的配管的
150 407 450 460 465 480 490 515 540 570 595 610 635 665 690
600 300 457 500 510 515 530 540 565 590 620 645 660 685 715 740 790
600 法兰 (LP) 尺寸 等级
470 半径
515 520 525 540 555 580 605 630 655 675 700 7725 750 800 17 24 30 45 57 83 108 134 159 178 203 229 254 305
管外保温时,一旦按基本管间距(A)或管间距(B)决
定管间距值,管外表面间的实际尺寸就变小了,影响保温及涂
装作业。为了保障最小间隔,有采用本法(C)的。另外,管交
叉场合,也采用本法决定管间距(图 2—4)。
图 2—4 C 类管间距 (3)实际间距 实际管间距计算,是根据“基本的配管间距”布置配管后再加上“配管间距因素”中的其它内容。 (a)无保温/保冷时的管间距 ① 并列布置的管间距 管的标准管间距取基本间距(A)及(B)中两者中的大者。常采用基本管间距(A),但有时需根据小径 管法兰等的情况而采用基本本管间距(B)。 关于标准管间距(A)及(B),请见表 2—1 及表 2—2。 ② 交叉布置的管间距 交叉布置的管间距,原则上取大于按基本管间距(C)计算的间距(图 2—5)。
600 105 150 155 160 175
150 115 160 165 170 185 200
100 300 127 170 180 185 200 200
600 137 180 190 195 210 220
150 140 185 190 195 210 225 250
150 300 159 205 210 215 230 245 270
基本管间距(A)、(B)、(C)、按以下所示的管间距的不同条件分类使用。
基本管间距(A)
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管间距,见图 2—2。小管外面
与大管法兰外缘间的净空虽然是最小 25mm,但是,对于 3B
以上管子,管外表面间净空达 75mm 以上,即使是 1B 管子,
也是 60mm 以上。
图 2—2 A 类管间距
150 318 360 370 375 390 400 430 455 480 505 525 550 575
450 300 356 400 405 415 430 440 465 490 515 540 560 585 610
600 372 415 425 430 445 455 480 505 535 560 575 600 630
600 178 220 230 235 250 260 290
150 172 215 225 230 245 255 280 305
200 300 191 235 240 250 265 275 300 325
600 210 255 260 265 280 295 320 345
150 203 245 255 260 275 290 320 345
+
+
净距 25mm
谢林章
审核
李苏秦
第 2 页 共 78 页
40SC002-2001
基本的配管间距(C)
=
小尺寸管的法兰半径 +
小尺寸管的半径
+
净距 75mm
应指出,两相同尺寸相邻配管,取法兰等级(150、300 等的法兰等级)高者为大尺寸的配管。法兰等级相同,
均可取为大尺寸的配管。
(b) 基本管间距(A)、(B)及(C)
图 2—8 管道与构架间距
图 2—9 两阀门间间距 2.2 管道穿过楼板及墙壁的开孔 管道穿过厂房的墙壁、构架平台以及塔器类的平台时,其开孔的大小决定如下。
开孔最小直径
= 管外径 +2×隔热层厚度+2
△管外壁与孔沿净距 +
决定管道贯穿孔径的条件:(见 2—10 图) R:管半径 T:管道隔热层厚度
40SC002-2001
150 299 345 350 355 370 385 410 435 460 485 505 530
400 300 324 370 375 380 395 410 435 460 485 510 530 555
600 343 385 395 400 415 425 455 480 505 530 550 575
+ 伴热管外径 + 管保温厚度 +MIN25mm)+ 伴热管外径 (1) 注(1):管位移量在 25mm 以下时,不必考虑其位移量 表 2.1 标准管间隔(A)尺寸表 150 54 100 25 300 62 105 600 62 105 150 64 110 115 40 300 78 120 130
同构架邻接的配管 管突出部位
突出部位与构架的最小间距
配管
管外表或保温保冷后 的外表面
100mm+△
法兰
法兰外面或保温保冷 后的外表面
50mm+△
阀门
阀门外面(无手轮时)
500mm+△
阀手轮外表面
100mm+△
(注)△:考虑热位移使间距缩小的尺寸
2.1.3 阀门间距 呈直线设置在同一条管道上的阀 门和设置在相邻管道上的阀门之间的距 离,从操作方面考虑,原则上应是阀手 轮间留 100mm 以上(图 2—9)
基本管间距(B)
决定方法与基本管间距(A)相同,但当相邻管尺寸
只差一级时或小管的法兰等级高时,会出现(B)尺寸大于
(A) 尺寸的情况,此时按基本管间距(B)进行管间距计
算(图 2—3)。
图 2—3 B 类管间距
基本的配管间距(C)
这是以管外表面或保温管外表面间的净空取最小 75mm
决定配管间距的方法。
管外表面、保温外表面间的间隙最小得取 25mm(图 2—6)。
不过,应在与(b)项及(c)项考虑的尺寸相比
较后,取大的管间距做为实际的管间距。
管间距=S1+r+t+e 或=S2+R+T+e
图 2—6 有支架时的管间距 (e)配管有热伸缩位移时的管间距 如果配管位移使管间距变窄时,应以管间距加配管的[我量作为实际的管间距。 如果配管向管间距变宽的方向移动,实际管间距不应考虑位移量。 (f)交叉配管间距的决定 管道与其他配管道交叉时的管间距,如(a)项所述。按基本配管间距(3)决定。即管外表面或管外保温 表面间必须有最小 75mm 的净距。 另外,如果热伸缩出现的管位移会使管距变窄时,取基本配管间距(3)加其位移量做为实际管间距。 (g)大口径管道旁有小径管时的管间距 决定大口径管旁有小径管两者之间的管间距,特别是有保温保冷时的管间距,不能只研究直线段部分就决 定,这样决定会使弯管部分窄,使管道相撞或影响保温保冷施工,对此应倍加小心(图 2—7)。
150 349 395 400 405 420 435 460 485 510 535 555 580 605 630
500 300 388 430 440 445 460 470 500 525 550 575 590 620 645 670
600 407 450 460 465 480 490 151 540 570 595 610 635 665 690
250 300 222 265 275 280 295 305 330 355 385
600 254 300 305 310 325 340 365 390 415
150 242 285 295 300 315 325 350 375 405 430
300 300 261 305 310 320 335 345 370 395 420 445
中国石化 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工程手册
配管设计总则
40SC002-2001 代替: 40SC002-1999
第 1 页 共 78 页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厂装置(单元)的管线布置设计,外管程布置设计可参照标准。 2、配管一般事项 2.1 管道间距 2.1.1 管道间距:管道间距是指相邻管道中心线间的距离。 (1)管道间距要素: 管道间距主要由下列因素决定。 (a)管半径 R 或 r;(b)法兰半径 F 或 f;(c)管间净距 e(注)1、2;(d)管道热层厚度 T 或 t (e)法兰隔热壳厚度 H 或 h (f)管道位移量△ (注)1、一般管间净距 25mm 交叉管道间净距成为方便涂漆,保温施工 7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