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调查报告篇一:关于食品消费与消费心理的调查报告关于餐饮消费与消费心理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在餐饮市场的消费状况,用以探究这种消费的消费心理,特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对象:本市居民调查地点:本市各个大小酒店或餐馆调查时间:XX年7月20日—XX年8月20日调查方式:典型抽样调查相关词义解释:消费心理再此主要指消费者追求高档次的食物和服务,盲目攀比跟风以显示其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的一种心理。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一)样本类属及收入情况在有效样本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居民有30位,月收入XX—5000元的居民有40位,月收入XX元以下的居民有80位,总有效样本人数为150位居民。
(二)样本的职业背景及受教育情况在样本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居民一般多为公司白领等城市中光鲜体面的职业,受教育程度也较高一般在本科或者本科以上,这些人的家庭背景一般也较好;月收入在XX—5000元的居民一般多为工厂或公司里面的工人或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一般多为专科;月收入在XX元以下的居民多干一些体力活,工资不是很高,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不受教育。
二、实地典型抽样调查部分(一)酒水类产品的消费情况通过对几个典型的比较大的酒店和小餐馆的调查,发现同样的白酒或者洋酒,在大饭店(如五星级酒店)里售价一般要比小餐馆贵出一倍多。
同样的茶水,在五星级酒店要比普通的店家贵出一倍到两倍。
收入5000元以上的居民多去大酒店消费,收入XX元—5000元的居民也去高档的酒店消费,奇怪的是收入XX元以下的居民也会去一些比较高档的酒店去消费,最为奇怪的是消费的这些东西大多差不多,其成本也无多大区别。
(二)餐点的消费状况与酒水相同,同样的原料同样的菜,大酒店要比小餐馆的售价贵出两三倍,但是消费者却比较倾向于高档酒店消费,白白花了冤枉钱。
(三)奇怪消费现象的原因剖析对于上述所出现的消费现象,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收入高的居民他们能够负担起星级酒店这样的餐饮消费标准,但是收入低的居民也去一些高消费的地方去消费,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高的消费意味着高的品质,高的质量,试问一样牌子的酒,同样的饭菜,放到高档的酒店难道就会比小餐馆的酒好喝,饭好吃吗?这其实是消费者都会有的一种虚荣心理,商家就是抓住了消费者这种可怕心理,让消费者觉得硬件条件好的星级酒店就是比普通酒店的饭菜优质。
(1)虚荣心的膨胀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体现自己的高档身份,以示自己与常人不一样的差异性,故选择一些价格越高档次较高的酒店消费。
这种心理正好为酒店找到了调高价格的良好借口,因为就连消费者自己都觉得一文价钱一文货,所以他们借机调高了价格来满足消费者这种虚荣心理。
(2)追求所谓的差异性有些人特别喜欢和别人一样,喜欢标新立异。
就像那些月收入在XX—5000元的居民,说实话他们的收入在满足了日常生活后,也不是非常宽裕,但是他们也想在同事、朋友面前显示一下他们的与众不同,他们卓越的生活品质,不惜重金去高档的酒店去消费。
(3)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环境根据调查显示,一些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他们在以往的生活中始终追求生活的卓越品质,优雅的品味和高雅的生活环境,所以当他们的薪水不能满足他们往日的这种优质生活时,他们依旧还是保留着昔日的品味,生活习惯。
还有当一个人他的工作始终处于那种奢靡、高消费的环境中时,他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大家都保持一致,那么你也就会不惜金钱去追求那种高的消费。
就是这些人们的心理,给商家提供了一个抬高价格的理由,其实这些高消费餐饮质量和普通餐馆里面的相差无几,只是环境上舒适了些,就白白多出了一两倍的价格。
三、调查结论1. 本市居民不论月收入5000元以上,还是5000元以下,都有很大在高档酒店消费的倾向,并且这一倾向正在更越演越烈。
2. 对于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虚荣心的日益膨胀,追求自身的差异个性,还受居民所受教育的程度及职业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3. 在以上三大原因的作用下,居民甘愿花更多的钱去消费几乎无差异的饮食和酒水,给商家一个调高餐饮价格的理由。
四、建议1. 消费者协会应该帮助广大消费者了解这一混沌的现状,不要让更多的消费者去花冤枉钱。
2. 广大消费者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少跟风,莫与他人攀比,攀比及盲目虚荣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理,大家应该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消费,而不应该处处想着比别人高,而白白花了冤枉钱买了实非优质而是环境带给你的虚荣感。
3. 尤其是高档酒店的商家,应该本着诚信的原则,在食材上选用优质原料,最好的厨艺获得更多消费者的眷顾,而不是仅仅凭着自己酒店硬件环境的优雅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4. 希望我们的民族继续保留祖先不盲目攀比、不铺装浪费、勤劳简朴的良好习惯,继承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做新时代的好公民。
五、调查总结通过本次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消费者普遍存在的跟风现象,这对我国餐饮业的良好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对我国现今的消费状况也是很好的一个了解,总之,消费者这种虚荣心,显摆的心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不良的,我们应该动员全社会发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勤劳朴素、实事求是、减少浪费,做环保新人。
篇二: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调查与研究报告论文大学生消费调查与研究上课时间:每周六下午5,6节系别:土木工程系班级:0914311班姓名:吴跃辉学号:143109002大学生消费调查与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社会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校园的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对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策等作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调查研究正文:1 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与大学生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观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同时,大学生是大众文化及消费的排头兵,研究和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2 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结构分析消费的总体水平有人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每月消费在400元左右的占%,200元左右的占%,600元左右的占%,100元左右的占4%。
对武汉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
消费结构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
多数人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高消费和浪费严重。
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外,大学生的其他开支比较大,所占的比例也偏高。
如外出旅游、社交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文体活动消费(舞会、影视、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体育用品等)。
另外还有购买服装、电话费、男生的烟、酒,女生的化妆品开销也比较大。
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可以是消费观念及行为的统一体,是同主观意念或动机相联系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对日用品(洗发香波等)的选择,多数人注重质量,但又不具有准确鉴别质量的能力,于是便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效应,受广告引导、他人示范的影响,这是在理性抉择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消费依据个人经验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追求。
总体上来说,大学生消费仍可看作是经验性消费。
此外,大学生还有一些特殊消费:(1)旅游消费:有调查资料表明,有%的大学生在节假日时曾和同学或朋友外出旅游,有%的同学在寒暑假曾和家人一起旅游过,表明旅游是大学生比较热衷的一项活动,旅游被大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消费行为。
(2)电脑消费目前,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达%;部分宿舍高达3~4台。
而购买电脑的经济来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回答者表示是由“家里特别提供”;15%的回答者说是来自自己“节省的生活费”;9%的人回答是来自“勤工俭学”;%的人回答是来自“奖学金”。
(3)GALL机和手机消费随着电信资费的一次又一次下调,201卡或IC卡电话在大学校园内普遍开花,调动了大学生的购买欲望。
根据瑞盟管理顾问公司对全国30个大中城市的电话调查监察情况显示,从消费者职业看,1999年学生群体也开始别上“大哥大”,其比例为%,而有调查显示其比例为%。
(4)恋爱消费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是一项明知没有结果的爱情。
调查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大学生的恋爱消费主要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
有%回答者表白是“家里特别提供”;%的回答者是“从生活费中支出”;%的回答者是来自“勤工俭学”;有%的回答者回答来自“奖学金”,调查者认为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3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家庭的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
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个方面的条件。
社会环境原因现在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大学生高消费的心理。
近几年由于经济迅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大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篇三:消费调查报告消费调查报告消费>调查报告(一)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
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
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