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讲课稿:脉诊概述讲寸口分候的第五点,分候的应用和原理。
分候到底有没有意义?临床用不用?用不用,我看有这么一个(总则),一个认为六部脉基本是一致的,应该说六部的脉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要大就都大一点,要有力六部脉都有力,要浮就都浮,特别是迟数,不可能是古代的那个描述,脉搏、有的脉象,《医案》里面写,左脉数、右脉缓,什么的,不可能一边数一边缓、一边迟一边快,那是不可能的。
应该说是相等的,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对这个六部分候,因为它六部的脉基本上差不多,没有很明显的差别。
所以周学霆《三指禅》上面就讲,“分而不分,不分而分。
”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分而不分就是说,你应该要知道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而不分就是说,来了脉,不一定就硬要分出来,左手寸怎么样?关怎么样?尺怎么样?右手寸又是弦,关又是缓,尺脉又是缓,或者哪一部脉又是数,不一定那么仔细分。
“分而不分,不分而分。
”你虽然不分,必要的时候又要分。
所以我理解就是可分则分,不要机械的去分。
可以分辨出来,它有不同的时候,你就要分,六部脉有不同。
它都是一样的,写脉案的时候,你非要写左寸弦、右寸缓、左关疾、右尺弱,非要那么分,没必要。
但是如果这个病人,他的脉搏哪个地方确实有不同的时候,那你就应该分了。
所以我说是可分则分,不要机械地去分。
这是一个观点,我来理解。
第二个,当某一部脉有独异的时候,独异这是古人,特别是张景岳讲得比较多的,独大、独小、独盛、独弱。
这个独异,也不是讲的它独迟、独数、独慢,不是讲的速度,也不是讲的某一个脉搏上现了结脉、代脉,其他的地方都不现结代脉,都不可能。
可能就是脉搏显得大一点、小一点、有力一点、脉搏无力一点,可能是这样的区别。
如果当某一地方出现了独异的时候,应当考虑它所候脏器的病变的可能,我后面加了个“可能”,你要考虑这种可能性。
这个脉摸起来,确实,我们临床上也有,我是有体会的,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体会?就是有的病人确实他那一部脉就显得虚弱一些,或者显得特别的有力、旺一些,这种情况是有的。
当然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要考虑它是候的哪一个脏器(及其)病变的可能性。
比如说我们经常碰到的,比如左关弦、右关弱,肝气犯脾或者肝郁脾虚;肺热炽盛的时候可能右寸脉大一点;肝阳上亢、上实下虚的时候可能关弦尺弱、寸大于尺, 这种情况是可能有的。
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关脉就弦,尺脉就弱、就没有力量,关脉就很硬。
这种情况一一左关弦、右关弱, 肝气犯脾、肝郁脾虚,像这种情况,还是可以见得到的。
我这儿举两个例子,还有一些例子,(就)举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这是在很早以前了,可能三十多年之前,一年春节我到岳母娘家去过春节,春节没什么事干,大家都放假,岳母娘(家)隔壁、旁边是铁路上面的一个技术员,就是有文化的人,我们两个人聊天,他讲:我平常没事,那时文化革命我没什么事,我找些中医的书来看,中医的诊脉、看舌子,那些我都看了一下,我就不知道,诊脉浮中沉、寸关尺是什么意思?我就告诉他,哪个地方是寸,哪个地方是关,三部九候是怎么回事,我跟他讲一讲,他理解了。
他理解了以后,他说那你给我看看我的脉是什么脉?我一看他的脉的时候、诊了以后,就发现他的右寸脉比较弱,右寸脉,两个手的寸脉比较、其他的关尺比较,发现他的右寸脉弱一点。
他说:我有什么问题没有?你看我的脉怎么样?我说:脉整个还好,好像右寸脉显得弱一点,我话不能说绝了,我说好像右寸脉显得弱一点。
他说:右寸脉显得弱一点那是什么问题呢?我说:按道理来说,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那应该是你肺比较虚弱,应该肺有点问题。
他说:你说得对,我原来得过肺结核,原来咳嗽过很多年,得过肺结核,不过这几年已经好了,没有问题了,已经都钙化了,后来照片说没事了。
我说:那没事可能就是你肺的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吧,肺气虚了一点吧,我就这样讲了。
春节以后回来了,隔了一个月,他给我写了一封信来。
他说:你这个脉看得很灵,你上次说我这个肺有一点问题,一上班我就有一点怀疑,去检查了一次,一透视说我这肺结核复发了。
你这看脉一下把我这肺结核就看出来了。
这个不能说我灵,确实我发现他那个右寸脉是弱一点,是有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例子吧。
还有一个例子,那时是西学中,部队里面西学中,到北京去上课。
那是导弹部队,就是现在的二炮、发火箭的这种部队,在北京的昌平那个地方办班。
也是讲完了脉诊以后,那个西医的同学,大家都要我给他们看看脉,你教我怎么摸脉?告诉他们方法,(都)要试一试,摸摸他是什么脉。
在摸脉的过程里面,其中有一个女西医,她的右尺脉特别弱,两个尺脉,那个右尺脉摸上去就很弱。
确实,两个尺脉弱的我看还很常见。
尺脉弱,并且右尺脉比左尺脉更明显,老是在那个地方摸,摸了左手又摸右手、摸了右手又摸左手,反复在那里摸,那个医生她就(觉得)有点(奇怪),她说你老是摸我这个脉!?当然我没说是摸的尺(脉),还是什么(其他脉),反正两个手比较,摸了这边又摸那边、摸了那边又摸这边。
别人摸一下都比较正常,摸一下就过去了。
一摸就发现她右尺脉比较弱。
你老是摸我!这是什么问题?我说:好像和其他(的)不同,你右边的尺脉比较弱。
比较弱,她说哪(是)什么问题?我说:按照中医讲,尺脉是候肾,尺脉弱应该是肾虚。
她讲:你这说得对,我这个肾切除了。
唉啊,不对,我切的是左边的肾,你现在说我右边的肾,我右边的肾是好的、没切。
西医,左边的肾就是左边这个腰子,右边肾就是右边这个腰子。
她说我右边的肾没切,我是切了左边的肾。
我说:我们中医讲这个肾不完全等于这个腰子,是肾气、肾精、阴阳这个问题,应该说,按道理,你的右尺弱,我们中医讲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右手应该是主肾阳, 如果你右尺特别弱的话,应该是肾阳不足,你应该有畏冷、肢凉、小便清长这样一类的表现。
她说:对,我肾切了以后,经常腰痛,小便清长,夜尿多,怕冷。
所以从这个病人看来,那也不是我(高明),确实一摸起来很明显的。
有时候确实有这种情况,我这里讲的都不是假的,都是真正的有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当某一部脉独异,这个独异只能说特别显得大、特别显得小、特别有力、特别没有力,(从)这方面来理解它。
当有异的时候要考虑它所候脏腑的病变。
这就是我的观点:不是每一个病人都要分,你的左手怎么样,右手寸关尺又怎么样,不是那么要分,但是当发现有异的时候,应该要分一分,分就怎么呢?就考虑它所候的脏腑。
对这个问题是有不同看法的,并且有人说得很难听。
说中医就是玄学,为什么?一个心脏压出来的血液,在同样的一个血管里面跑,一条血管这么一寸多长的地方你就心肝肾肺脾命都反映出来,这简直是胡说、玄学。
比如说余云岫,余云岫都知道吧?就是废止中医、要铲除消灭中医,他在上报国民党的那个中医提案第2 条里面讲:“其临证独持桡动脉,妄分一部分之血管为寸关尺三部,以支配脏腑,穿凿附会,自欺欺人。
”也有的认为,有按寸关尺分候的,也有按浮中沉分候的,既然是这样的,那为什么还有一个?我们刚才不是讲过,浮取是候心、中取候肝、沉取就候肾,这边的浮取候肺、中取候脾、沉取候肾。
既然是左手心肝肾这样候,又可以寸关尺来候,又可以浮中沉来候,那我到底按哪一个呢?说明你们中医本身就没有一个准头,你就是自己在这里穿凿附会、自己乱讲的。
同一个部位的划分也不全相同,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又把小肠配这里、配那里?大肠配在寸脉,又可以配到尺脉上?这都是人为的,并不是客观实在。
因此对这个理论是不承认的,你这个理论是没有客观基础的,这是一种不承认的问题。
现在我们确实发现某一部独异的时候,是可以反映不同的脏腑,那又怎么说呢?你说是搞玄学,我确实是,我并不是有意欺人——我脉学学得好、我本事高,一摸脉(就看得出来),不是这个目的。
确实发现有的地方有特殊的改变,这个到底怎么去解释呢?我后来也是老在想,开始给同学讲课的时候,老讲不通。
这是怎么回事?后来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演节目,看到那吹笛子,这时想到,要解释这个道理就想到吹笛子,一根管子、一个孔里面进的气,在这里吹,为什么按着不同的笛孔的时候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来呢?一个心脏压出来的血、一条血管里面跑的血,为什么会有不同呢?我就是从这个来理解,一个管子、一个笛子里面同样吹气,为什么就会有不同的声调?再比如说二胡,二胡正好是两根弦,二胡按的地方不同它也是发出不同的声音来。
我没有道理解释,我解释不了,现在我还没有办法解释出来,为什么心肝肾肺脾命它会有不同的变化,我没办法解释。
我说要解释,我看这个二胡、笛子,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是可以有不相同的。
《内经》里面曾经也有过这样的解释,它说:“气之过于寸口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有这么一段话,特别是后面这段话,它说寸口这个脉搏跳动的时候,就像什么东西?就是水过滩地一样,关部这个地方不是高出一些了吗,水从这里流过来,从这个滩上面过去,一过去了以后,它还有一个缓冲起来一一“其余气衰散以逆上”。
那就像我们讲的什么?心脏在跳的时候,形成一个压力,就形成一个脉图的升支,升支以后降,降了以后还有一个回波,一个返折,还有一个重波。
古人已经认识了这个问题了,就是说它可能和水的流动,血管在这个地方流动有一定的关系。
大家不知道坐过漂流、漂流过没有?可能有的人漂流过,我们漂流,坐在那个皮划艇上面,如果河流平坦的时候,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大家惊喜的是什么呢?过滩的时候,这个水要冲下去了,这一下就特别感到惊喜。
水的深度、水的流速、水量什么的,在这个地方就反映得最明显吧,在平坦的河道上看不出来,一过滩的时候就体现得出来。
那么寸关尺,寸口这个地方,就像一个水流过滩的地方一样,所以《内经》已经讲到了,“上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 这么一个问题,它已经体会到了有这么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通过这个地方的脉搏来反映,是不是能够反映它里面的流速、流量,下面的坡度有多大,里面的水有多深什么的,就反映得很明显。
实际上这样一个问题,按照现在来说可能就和流体力学有关系一一专门研究流体力学的,流体在运动的过程里面它的一些力学原理。
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研究,曾经有人跟我们合作研究了一下,湘潭大学的袁农蔚跟我们研究(过),没研究下来。
就是这个脉搏跳动的过程里面,从流体力学的角度看,它会有一些什么问题?应该说在这个地方流动是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变化,我们看这个血管,如果在这一段距离之内,应当相当于那一段河流比较通畅(这个)时候看不出什么,但是经过这个地方,很快它进入到掌中去了,这个地方就是处于这么一个特殊的位置上,所以这个地方可能是反映很多的信息,我们现在信息还没有到这么一个能够认识、发现的程度。
我想这里面是应该有差别的,我们现在的研究还仅仅是这么一个探头,探在寸口,或者是三个探头寸关尺,这个地方探着,看它的波动的什么波幅、升降的速度,只谈了这么几个东西,它整个的力学原理、信息原理还远远没有研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