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整理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整理

上肢
上肢的体表标志
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腋窝的构成及内容
腋动脉的分段及主要分支
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流注关系
三边孔和四边孔的构成及穿行结构
臂丛各束的分支
腋神经的行程和易损伤的部位
腋鞘的概念,肌腱袖的概念和意义
肱动脉在臂部的主要分支;肱动脉、正中神经在臂部的行径及二者的关系
肱骨肌管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
前臂前、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内容
桡血管神经束、尺血管神经束和正中血管神经神经束的构成
腕管的构成和内容
手掌骨筋膜鞘的构成及内容
手掌筋膜间隙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手掌内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分布范围
本章重点:
肩部:腋腔的构成及主要内容。

锁胸筋膜、肌腱袖、三边孔、四边孔、腋鞘
臂和前臂:臂和前臂内、外侧肌间隔和骨筋膜鞘的形成及其内容。

肱骨肌管、血管神经束肘窝:境界和内容,肘后三角、提携角
腕、手部:腕、掌部深筋膜形成的结构,手掌深筋膜的区分、间隙及临床意义。

鼻烟窝、屈肌支持带、腕管
各部位肌的名称、位置;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分支。

下肢
下肢的体表标志
下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臀部肌的配布
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构成及通过结构
髋周围动脉网的组成与其临床意义
腹股沟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
阔筋膜及其所形成的髂径束及卵圆窝的形态特点
肌腔隙、血管腔隙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其内容
股鞘的概念、内容及临床意义
股管、股环的位置、通连、内容及意义
收肌管的位置、构成、通过结构和临床意义
腘窝的境界、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
膝关节动脉网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小腿前、后骨筋膜鞘的构成、特点、内容物及临床意义
胫前、后血管神经束的构成
足背动脉在踝关节前方的体表定位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踝管的构成、穿经的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足弓的构成、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本章重点:
臀部: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孔行的结构
股部:大隐静脉的走行与属支,隐静脉裂孔、肌腔隙、血管腔隙、股三角、股鞘、股管、收肌管,前、后、内骨筋膜鞘内的结构
腘窝:境界和内容
小腿:前、后、外骨筋膜鞘内的结构
足、踝:踝管的构成及4个骨纤维管通过的内容
各部位肌的名称、位置;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分支。

胸部
胸部的体表标志
女性乳房的形态、构造、淋巴回流
胸壁的层次、胸部皮神经分布的节段性和重叠性及其意义
肋间隙结构及血管、神经走行的排列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胸膜的分部,胸膜顶的毗邻,肋膈隐窝的位置,壁胸膜折返线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
肺的位置、形态、及其血管、淋巴和神经
肺门、肺根的概念,肺根结构的排列顺序及肺根的毗邻
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纵隔的概念、位置、境界和分区;上纵隔器官的层次,后纵隔的内容物
主动脉弓的毗邻;动脉导管三角的境界、内容物和临床意义
中纵膈的境界及内容物;心包裸区和心包横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气管胸部、食管胸部的位置、毗邻及与胸膜的关系;胸导管的行程、毗邻及与胸膜的关系食管上、下三角的境界及内容物
纵隔内淋巴结的分群及引流
纵膈间隙的概念,各间隙的位置及交通
重点内容:
1.胸壁的层次
2.乳腺的结构和淋巴回流
3.肋间肌的层次;肋间血管和神经的位置及排列关系
4.胸膜的分部、胸膜隐窝的位置和临床意义,胸膜前界、胸膜下界
5.膈的形态结构及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的位置、临床意义,膈的裂孔名称及通过结构
6.纵隔左、右侧面所见到结构的位置关系。

动脉导管三角、食管上三角、食管下三角
7.中纵隔、后纵隔的位置与内容
8.纵隔各间隙的位置与交通
盆部及会阴
基本要求
盆腔和盆膈的概念,盆膈的构成
盆筋膜的配布、盆筋膜间隙的名称和位置
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
盆内脏器的配布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直肠和膀胱的毗邻、血管、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
前列腺的位置毗邻和被膜
子宫的位置毗邻和固定装置,子宫的血管和淋巴回流
卵巢、输卵管的位置,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
肛管的位置、形态结构、血液供应、静脉和淋巴回流
肛门外括约肌的位置、分部和神经支配;肛直肠环的组成和临床意义
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和内容
阴部管的位置和内容;阴部内动脉、阴部神经的行径和分支分布
会阴浅隙和会阴深隙的构成、内容和临床意义;尿生殖区的层次
会阴中心腱的位置、组成和临床意义;尿生殖膈的组成和作用
精索的组成和位置,睾丸精索的被摸层次
男性尿道的分部及结构特点;女性尿道的特点
腹部
腹部的体表标志
腹肌外侧群的位置、层次、肌纤维方向、形成结构及作用
腹直肌鞘的构成和特点
腹前壁的层次结构
腹股沟区的境界、特点及其与腹股沟疝形成的关系
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腹膜腔的分区,膈下间隙、结肠旁沟及肠系膜窦的位置、连通及其临床意义
网膜孔和网膜囊的境界及临床意义
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应
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肝的位置、毗邻、上、下界的体表投影,肝蒂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
胆囊的位置、毗邻,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囊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胆总管的分段
胰的位置、分部与毗邻
小肠的分部、空、回肠的位置、形态、血供特点
大肠的位置分部、形态特点和血管分布
阑尾的位置及其变化、阑尾根部的投影,阑尾的动、静脉的走行和分布
肝门静脉的位置、合成和属支,肝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的吻合和侧枝循环途径
结肠下区各有关脏器和结构的彼此位置关系
腹膜后隙的位置与交通
肾的位置、被膜、毗邻、肾门、肾窦和肾蒂
肾上腺的形态位置及血管
重点内容
1、掌握腹部的标志线及体表标志和腹部的分区。

2、掌握腹前外側壁层次结构及外科手术切口与腹壁层次的关系。

3、掌握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的位置、构成和临床意义.
4、掌握腹膜腔及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5、腹膜腔的分区及脓液流注关系。

6、网膜孔和网膜囊的境界及临床意义
7、腹腔脏器的位置、毗邻。

头部
头部的体表及骨性标志
面部血管、神经的分布
面侧区的解剖层次及穿经腮腺的各结构
面侧深区的血管及神经分布
头皮结构特点及血管神经分布
颅中窝的血管神经配布、海绵窦的形态结构
颅后窝形态结构与脑疝的关系
颅内、外静脉的交通途径
颈部
颈部的体表标志
颈筋膜的层次
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的境界及内容
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位置、毗邻以及血管
喉上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以及与甲状腺上动脉的关系喉返神经的来源、行程、分布以及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气管颈部的毗邻及及气管切开术的解剖要点
颈动脉鞘的位置和内容
颈根部的境界、内容及毗邻
脊柱
胸背筋膜的形成、分层及临床意义
竖脊肌的形态、分部与功能
枕下三角的形成及其血管神经
腰上三角、腰下三角的位置、组成及临床意义
脊髓被膜、脊膜腔隙及其临床意义
椎静脉丛的位置、交通与临床意义
脊髓的血液供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