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及其枢纽》课程复习重点
一、本课程考试题型及分数
(一)、单选(二)、填空(三)、名词解释(四)、简答(五)、计算(六)、论述
二、本课程掌握以下知识点:
第一章
1.道岔辙叉号码N越大,则辙叉角α越小,导曲线半径R越大,侧向通过允许速度V越高,道岔全长Lq越长。
(见教材第二节)
2.普通式线路终端连接;(见教材第四节)
3.线路平行错移的概念;(见教材第四节)
4.线路有效长的概念;(见教材第五节)
5.警冲标的概念;(见教材第五节)
6.车站线路有效长的起止范围确定因素是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始端或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出站信号机(或调车信号机)、车挡。
(见教材第五节)7.单开道岔钢轨作用边标示图,标注其几何尺寸(见教材第二节)
8.线路有效长的确定因素(见教材第五节)
9、掌握本章第一、二、三、五节线路编号和道岔编号原则,岔心距计算;确定线路有效长的确定因素。
例.试在下图上完成下列要求:
(1)线路编号、道岔编号;
(2)岔心距L
a-b 、L
c-d
、L
e-d。
(其中:9号道岔:a=13.839m,b=15.009m;12号道
岔:a=16.853m,b=19.962m;)
(3)标出各股道的有效长度。
第二章
1.双进路的概念;(见教材第二节)
2.中间站常见的改建形式有哪些(见教材第三节)
3.中间站的主要作业和设备(见教材第二节)
4.安全线和避难线的区别(见教材第二节)
5.绘出具有两条到发线的会让站布置图型。
其优缺点,规范推荐的布置形式。
(见教材第一节)
第三章
1.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位置方案,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见教材第一节)2.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左端主要存在主要进路交叉,解决交叉的方法及产生交叉的原因。
(见教材第二节)
3.牵出线的概念;(见教材三节)
4.车站咽喉的概念;(见教材第五节)
5.区段站办理的主要作业和主要设备?(见教材第一节)
6.区段站的运转设备(见教材第三节)
7.区段站应设有的五项主要设备(见教材第一节)
8.在区段站上,机务段的位置有哪五种方案。
(见教材第一节)
第四章
1.本站作业车的概念;(见教材第一节)
2.路网性编组站的概念;(见教材第一节)
3.反接的概念;(见教材第二节)
4.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及设备布置特点。
(见教材第二节)
5.编组站与区段站的区别(见教材第一节)
6.编组站的主要作业(见教材第一节)
第五章
1.推送部分的概念;(见教材第一节)
2.溜放部分的概念(见教材第一节);
3.车辆在驼峰溜放中受到的阻力基本阻力、风阻力、曲线阻力、道岔阻力。
(见教材第二节)
4.易行车、中行车、难行车的概念,我国驼峰设计中对三种车规定的车型是什么,计算重量如何规定(见教材第二节)
5.驼峰的组成,各部分的线路范围(见教材第一节)
第六章
1.重载运输的概念;(见教材第二节)
2.高速铁路的修建模式(见教材第一节)
3.重载运输的概念,其运输方式有哪些(见教材第二节)
第七章
1.铁路枢纽的概念;(见教材第一节)
2.货运站的概念;(见教材第二节)
3.客运站三种布置图的特点及其采用条件。
(见教材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