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建铁路荆州至岳阳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新建铁路荆州至岳阳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新建铁路荆州至岳阳新建铁路荆州至岳阳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的项目建设的意义意义新建铁路荆州至岳阳线(以下简称荆岳线)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和湖南省岳阳市境内,线路起点接轨于荆州地区荆沙线的沙市站,向东南经岑河、江陵,于宋家台跨长江,经公安县、麻豪口、藕池、南口镇至石首,出高基庙镇进入湖南省境内,经万庾、华容、君山,跨湘江后引入岳阳地区京广线岳阳北站,线路大体上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

线路全长167.78km(含利用荆沙线1.17km ,新建线路166.61km),其中湖北省境内85.97km ,湖南境内81.81km 。

沙市站至岳阳北站运营长度166.88km 。

荆岳铁路的建设为两湖平原地区提供了新的客货运输便捷通路。

襄樊至长沙经荆岳铁路运距较绕经焦柳线、石长线缩短134km ,较绕经汉丹线、京广线运距缩短180km 。

荆岳铁路通过荆沙线向西接焦柳线、中联沪汉蓉铁路、东接京广线,将我国重要的南北干线焦柳线、京广线与东西向干线沪汉蓉铁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三条干线间形成一条新的联络通路。

本线通过沪汉蓉铁路、襄渝线可与川渝和西部地区路网相接,使得川、渝、鄂、晋、豫地区与岳阳及以远地区间的客货运输交流十分顺畅、便捷。

本项目的建设在完善路网结构,增强路网的机动灵活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2主要工程内容(1)路基荆州至岳阳线线路正线总长167.78km ,其中区间路基工程设计长72.0km ,占线路总长度的比率为42.9%。

路堑地段长约7.8km ,路堤地段长约64.2 km ,其中双线路基设计长度约1.6km 。

(2)站场荆岳铁路全线新建岑河、江陵、公安、裕公、藕池、石首、万庾、华容、松木桥、金家门、君山等11个车站(其中江陵、公安、石首、华容、君山5个车站为客货作业中间站);改建沙市、岳阳北、岳阳3个既有站。

江陵、南口、华容、君山4个车站设牵引变电所。

(3)桥涵贯通方案全线特大、大、中桥共计:77297.20m/44座,线路长167.78km,桥梁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46.20%;小桥涵共计560座,扣除桥梁及隧道长度后每平方公里6.22座。

汉宜上下行联络线全线特大、大、中桥共计桥梁:5810.15m/3座,线路长12.178km,桥梁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47.71%;小桥涵共计49座,扣除桥梁及隧道长度后每平方公里6.44座。

松阳湖专用线全线特大、大、中桥共计桥梁:518.0m/2座,线路长9.336km,桥梁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5.55%;小桥涵共计47座,扣除桥梁及隧道长度后每平方公里3.329座。

(4)隧道全线共有隧道2座,总延长1.79km,隧道占线路总长(167.78km)的1.07%,全线最长隧道为松木桥隧道(进口里程CK112+070,出口里程CK113+570),全长1500m,为单线隧道。

(5)工程土石方总量线路、站场路基工程土石方总量为1793.06×104m3,其中填方1465.54×104m3,挖方327.52×104m3,移挖作填191.82×104m3,取土1218.1×104m3,弃土32.49×104m3,见表1。

表1 土石方数量调配情况汇总表单位:×104m3项目区间工程站场工程小计填方921.84 543.7 1465.54挖方133.2 194.32 327.52移挖作填133.2 58.62 191.82弃方0 135.7168.19(含桥梁弃碴32.49)取土733.02(取土场) +15.62(利用隧道弃碴)485.08(取土场) 1218.1土石方总量1055.04 738.02 1793.06(6)工程占地类型及数量工程占地总面积1164.64hm2,其中永久占地859.35hm2,临时占地305.29hm 2,主要临时工程包括铺轨基地2处、制梁场2处、材料堆放场2处,施工便道79km(新建36km ,利用既有43km)。

永久占地中占用水田、旱地等农业用地共556.11hm 2,占征地总面积的64.7%。

具体见表2。

表2 工程占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hm 2铁路用地数量耕地 园地 林地 住宅 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草地 项目类别 水田 旱地 果园 灌木 林地 宅基地 河流水面水塘 其它草地 小计 线路 103.71 195.93 3.26 96.65 21.48 0 32.61 453.64 桥梁 18.08 96.06 0 1.39 6.03 7.4 20.64 149.58 站场 31.6 110.73 0 107.47 1.330 5.01 256.13 永久占地 小计 153.39 402.72 3.26 205.51 28.84 7.4 58.26859.35 取土场 24 125.25 44.5 施工便道 24.2 29 10 施工场地及营地 29.5 1.6 17.24 临时占地 小计 77.7 155.85 71.74 305.29 合计 153.39 480.42 3.26 361.36 28.84 7.4 58.26 71.74 1164.64(7)工程总投资及施工工期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14.15亿元,计划工期4年(2010~2013年)。

全线于2010年1月初全面开工,全部工程于2013年12月完成,施工总工期48个月。

2.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2.1声环境(1)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噪声评价范围200m 内共有敏感点90处,其中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点4处,居民区86处,其中一处敏感点冷水铺位于既有铁路附近,受既有铁路噪声的影响,其余的敏感点单受社会生活噪声或道路交通噪声影响。

距离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处执行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的要求(昼间70dBA ,夜间70dBA);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60米范围内敏感点参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类区标准执行(昼间70dBA,夜间55dBA);60米及以外范围内城镇居民区敏感点执行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学校、医院执行2类区标准。

(2)环境现状a.居民住宅单纯受社会生活噪声或道路交通噪声影响的村庄:本工程地处农村地区,沿线敏感点多为散落民房,此类敏感点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或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共有黄港村等85处。

其环境噪声现状值昼间为50.3-59.8dBA,夜间为40.3-48.9dBA,满足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之2类区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限值的要求。

位于既有铁路附近的村庄:本工程冷水铺位于岳阳北站附近,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值昼间为55.9~65.7dBA,夜间为54.6~63.8dBA,功能区夜间超标4.8~7.1dBA。

b.学校、医院4处敏感点均只受到社会生活噪声的影响。

此类敏感点环境噪声现状值昼间为52.1-56.9dBA,夜间为43.2-47.6dBA,均满足“环发[2003]94号文”中昼间60dBA、夜间50dBA(有住宿)的规定。

(3)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措施a.住宅类敏感点铁路边界处90个预测点表明,环境噪声近期预测值昼间为51.7-64.8dBA,夜间为44.5-63.9dBA,均满足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中昼间70dBA和夜间70dBA标准限值的要求。

评价范围内共有居民住宅区86处,环境噪声近期预测值昼间为50.4~68.9分贝和41.2~68.7分贝,对应相应的标准,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

b.沿线学校、医院本工程评价范围内4处特殊声环境敏感点,现状全部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环境噪声近期预测值昼间为52.6-61.9dBA,夜间为46.2-60.3dBA。

参照“环发[2003]94号文”昼间60dBA、夜间50dBA(有住宿)的规定,肖台小学昼间超标1.9dBA,夜间由于各学校无住校,因此敏感点昼、夜间均满足限值要求。

评价建议对沿线超标较大、居住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的12处敏感点,采用设置1~2m高吸隔声式声屏障的降噪措施,共计6320延米,1346.23万元;冷水铺村加高铁路边界处既有围墙800m,投资140万;对于超标量较小且距离线路较远的较零散住宅76处,采用安装通风隔声窗的降噪措施,共计2190 m2,109.5万元。

噪声污染治理经费共计1595.7万元。

2.2环境振动(1)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现状本工程振动评价范围60m内共有敏感点79处。

其中位于既有线附近的1处敏感点其环境振动现状值为:昼间50.8-65.2dB、夜间47.8-62.3dB,昼夜均满足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铁路干线两侧”昼间、夜间均为80dB的限值要求;其余78处敏感点昼、夜分别为49.7-64.8dB、46.7-60.9dB。

均满足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居民、文教区”昼间70dB、夜间67dB的限值要求。

(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措施工程实施后,线路以路堤、路堑和桥梁形式经过各敏感点,受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评价范围内敏感点环境振动预测值昼、夜分别为59-79.9dB、58.8-79.9dB,较现状值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昼、夜增量分别为0~21.7dB、0.4~29.8dB。

均满足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铁路干线两侧”昼、夜80dB标准限值要求。

本次评价在降低振动源强、城市规划与管理、运营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在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可有效降低铁路振动对周围地面、建筑、人群的干扰影响。

2.3生态环境(1)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尤其是基本农田)、植被、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郢城建设控制地带。

(2)环境现状拟建线路CK0~CK118两侧300m范围内广泛分布着水田、旱地,其中以耕地居多,因此在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覆盖面不大,但种类较多,目前植被以人工栽培为主。

在评价范围内无珍稀动物栖息地、繁殖地,并且不涉及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

拟建线路CK118~CK160位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位于湖南北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植被类型多种多样,植物资源异常丰富。

按照《湖南植被》所划植被分区,项目区所属植被区为湘北滨湖常绿阔叶林、平原农田及防护林、堤垸沼泽湖泊植被区。

区内君山岛还保存有洞庭湖环湖丘岗地的天然次生植被,主要有青冈栎+苦槠栲林、香樟+枫香+冬青林、香樟树+山矾林、化香+盐肤木林等群落类型,是洞庭湖区植被保存较好的典型代表;在滩地则有发育较好的沼泽植被如芦苇群落、短尖苔草群落和虉草群落;农田植被主要以水稻、油菜、棉花等为主,兼有部分蔬菜,湖滩草甸也发育很好和小片林地、农田林网、森林覆盖率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