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振动与弦驻波实验
波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我们通过前进的波和反射波叠加可以得到驻波。
在和振动源连接的一根拉紧的弦线上,可以直观而清楚地了解弦振动时驻波形成的过程。
用它可以研究弦振动的基频与张力、弦长的关系,从而测量在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并由此求出振动源的频率,一、实验目的
1.观察弦振动时形成的驻波,学习与弦振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规律;
2.通过实验测量振动源的频率。
二、实验设备
THQZB-2型弦振动仪信号源、THQZB-2型弦振动实验仪。
图1 THQZB-2型弦振动仪信号源面板示意图
(一)THQZB-2型弦振动仪信号源
弦振动仪信号源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频率计:用于显示信号源频率;
扬声器接口:用于连接信号源与实验仪中扬声器接口,驱动扬声器工作;
复位按键:用于当仪器出现死机或其他异常时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
频率调节旋钮:用于调节信号源输出信号的频率;
幅度调节旋钮:用于调节信号源输出信号的幅度。
(二)THQZB-2型弦振动实验仪
弦振动实验仪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THQZB-2 型弦振动实验仪结构简图
弦振动实验仪由振子(扬声器)、滑块1(固定)、滑块2(可移动)、滑轮、弦线、砝码、标
尺、导轨等几部分组成。
三、实验原理
1. 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
在拉紧的弦线上,波沿某方向传播的速度(大学物理课中讲过)为
ρ
υF
=
(1)
式(1)中υ为波速, F
为弦线张力, ρ
2. 振动频率与横波波长、弦线张力及线密度如图2选择适当的砝码重量,
νλ
υ= 将式(2)代入式(1)得
ρ
νλF
=
设弦线长为L n
L 2=
λ
(5)
当入射波与反射波的相位差为π
(6)
⎭⎝λT
(7)
两列波合成得
t
T x A y y y πλπ2cos 2cos 221⎪⎭
⎫ ⎝⎛
=+= (8)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x 一定时,即考察平衡位置位于x 处的质点时,后面的时间因子表示这质点是作简谐运动的,考察不同x 处的所有质点时,由上式可知各质点都在做同周期的简谐运动,
定⎪⎭
⎫
⎝⎛
λπx A 2cos
2的正负,凡是使λ
πx
A 2cos
2为正的各x 处的相位都相同;凡是使λ
πx
A 2cos
2为负的
各点的相位也都相同,但两者的关系相反。
由式(8)可知,当
()
4
12λ
+=k x (⋅⋅⋅±±=,2,1,0k
时,振幅λπx
A 2cos
22
λ
k
x = (⋅⋅⋅±±=,2,1,0k ) 时,振幅
A
x
A 22cos
2=λ
π的距离都是半个波长
2
λ。
如图4,考虑两个波节之间所有各点的振动,λ
4
3=
x
所有各点都作振幅不同、相位相同的振动,λ
4
3=
x 到
=
x
5g )
,幅度调节旋钮顺时针调到底(幅度最大),L ,调节频率,使弦线上出现稳定的振幅
2调节弦线长度,使弦线产生稳定的驻波,此时有2
λ
⋅
=n L
,在每一固定砝码重量的作用下,重复测量L 数次,每次微调滑块2 改
变弦线长度,再重新调好稳定的驻波,然后测量n 个波腹长度L 。
(4) 重复步骤3,至少测五组数据,分别测出n 个波腹的弦线长L ,记录测量数据。
2.用作图法求振子振动频率,自拟数据表格和选取坐标参量。
3.在固定拉力、固定弦长下,测量不同频率下的波长,自拟数据表格并作波长与频率关系
图4 驻波分段振动示意图
曲线图,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数据处理
将测量数据填入下面表格:
七、注意事项
1.开机前将信号源幅度调到最大、频率调到最小,以免开机频率过大,振源无法起振;
2.实验过程中缓慢调节信号源频率旋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