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7.4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鬈.(quán)曲赊.(shē)账蹙.(cù)眉蹩.(biē)进B.褶.(zhě)皱骷髅.(lïu)愧怍.(zhà)趿.(tā)拖鞋C.脑髓.(suí)诧.(chà)异断炊.(chuī)取缔.(dì)D.脚趾.(zhǐ)靴.(xuē)子一爿.(pán) 时髦.(máo)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独五人之皦皦C.不敢复有株治D.特以诈详为予赵城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词性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人皆得以隶.使之②去今之墓.而葬焉③草.行露宿④且庸人尚羞.之⑤安能屈.豪杰之流⑥舍.相如广成传⑦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⑧而相如廷.叱之⑨宁许以负.秦曲A.①③⑤/②⑧/④⑨/⑥/⑦B.①③⑧/②⑥⑦/④/⑤⑨C.①④⑥/②③⑧//⑤/⑦⑨D.①②③/⑧⑨/④⑤/⑥⑦4.下列文言句式分组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②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③请罪于母,母不许④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⑤死生,昼夜事也⑥激昂大义⑦骑数千过其门⑧夫晋,何厌之有A.①⑤/②⑧/③④/⑥/⑦B.①⑥/②/③④⑧/⑤/⑦C.①⑥/②⑧/③④/⑤/⑦D.①③/②⑧/④⑤/⑥⑦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排精美的纱隔、挂落、飞罩将室内分隔成南北两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旧俗,女眷不能在外客前露面,狭窄的北部就是专为女眷而辟。
①故布置十分讲究②并严格按制陈设③南部宽敞明亮④家具用材均选名贵楠木及具有天然图案的瘿木⑤供桌左右两把太师椅是上座,专为园主和上宾而设⑥旧时为宴饮会客之处A.③⑥①④②⑤B.⑤④②③⑥①C.③①⑤⑥④②D.⑤②④①③⑥6.“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与咏赞“四君子”无关的一项是(3分) ()A.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D.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二、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大义感人洪迈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
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
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唐明皇避禄山乱,至扶风,士卒颇怀去就,流言不逊,召入谕之.曰:‚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乱常,须远避其锋。
卿等仓卒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朕甚愧之。
今听各还家,朕独与子弟入蜀,今日与卿等诀。
归见父母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
‛众皆哭曰:‚死生从陛下。
‛自是流言遂息。
贼围张巡于.雍丘,大将劝巡降,巡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
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河北四凶称王,李抱真使贾林说王武俊,托为天子之语,曰:‚朕前事诚误,朋友失意,尚可谢.,况朕为四海之主乎?‛武俊即首唱从化。
及奉天诏下,武俊遣使谓田悦曰:‚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王庭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逆.。
及馆,罗甲士于廷。
愈为言安、史以来逆顺祸福之理,庭凑恐众心动,麾之使出,讫为藩臣。
凡此数端,皆异代而同符也。
国家靖康、建炎之难极矣,不闻有此,何邪?(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7.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浃:浸透B.帅.将士朝之帅:带领C.朋友失意,尚可谢.谢:道歉D.庭凑拔刃弦弓以逆.逆:反叛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为.父兄除害为.巡船所物色B.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今君乃.亡赵走燕C.召入谕之.曰行李之.往来D.贼围张巡于.雍丘设九宾礼于.廷9.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3分)(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3)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2分)10. 请分别从君、臣角度简要概括文中“感人心”的“理义”的内涵。
(2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三闾祠清·查慎行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1)首联表现出三闾祠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诗句,简要概括祠主的人生遭际。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赏析最后一联。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用之如泥沙?(4)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5)吾所以为此者,。
(6),择善而从之。
(7),不指南方不肯休。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乐园里的不速之客【印度】泰戈尔这人从不追求单纯的实用。
有用的活儿他不干,却整日想入非非。
他捏了几件小玩艺儿——有男人、女人、动物,那都是些上面点缀着花纹的泥制品。
他也画画,虽然靠这些赚不了钱,但他仍乐此不疲。
人们嘲笑他,有时他也发誓要抛弃那些奇想,可是每次都没有成功。
就像一些小男孩很少用功却能顺利通过考试一样,这人毕生致力于无用之事,而死后天国的大门却向他大大敞开着。
正当天国里的判官挥毫之际,掌管人类命运的天国信使却阴差阳错地把那人发配进了劳动者的乐园。
在这个乐园里,应有尽有,但独无闲暇。
这儿的男人说:‚天啊,我们没有片刻暇余。
‛女人们也在欷歔:‚加把劲呀,时光不饶人!‛他们见人必言:‚时间珍贵无比‛,‚我们有干不完的活儿,我们没有放走一分一秒!‛如此这般,他们才感到骄傲和欢悦。
可这个新来乍到者,在人世间没做一丁点儿有用事儿就度完了一生的人,却适应不了这劳动乐园里的生活规律。
他漫不经心地徘徊在大街小巷,不时撞在那些忙碌的人们身上,即使躺在绿茸茸的草坪上,或湍急的小溪旁,也总让人感到碍手碍脚,当然免不了要受那些勤勉人的指责啰!有个少女每天都要匆匆忙忙去一个‚无声‛急流旁提水(在乐园里连急流也不会浪费它放声歌唱的精力)。
她轻移碎步,好似娴熟的手指在吉他琴弦上自如地翻飞着;她的乌发也未曾梳理,那缕缕青丝总是好奇地从她前额上飘垂下来,瞅着她那双黑幽幽的大眼睛。
那游手好闲之人站在小溪旁,目睹此情此景,心中陡然升起无限怜悯和同情,好似在看一个乞丐一般。
‚啊——嘿!‛少女关切地喊道,‚您无活可干,是吗?‛这人叹道:‚干活?我从不干活!‛少女糊涂了,又说:‚如果您愿意的话,我分点活给您。
‛‚‘无声’小溪的少女呀,我一直在等着从您那儿分点儿活儿。
‛‚那您喜欢什么样的活儿呢?‛‚就把您的水罐给我一个吧,那个空的。
‛‚水罐?您想从小溪里提水吗?‛‚不,我只是想在它上面画些画。
‛少女愕然:‚画画,哼!我才没时间和你这号人磨嘴皮子呢!我走了!‛她说着就离开了。
可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人又怎能对付得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呢?他们每天都见面,每天他都对她说:‚‘无声’小溪的少女呀,给我一个水罐吧,我要在上面画画。
‛最后,少女终于让步了。
她给了他一个水罐,他便画了起来,画了一条又一条的线,涂了一层又一层的颜色。
画完后,少女举起水罐,细细地瞅着,她的眼光渐渐迷惘了,皱着眉头问:‚这些线条和色彩是什么呀?要表达什么呢?‛这人大笑起来:‚什么也不是。
一幅画本来就可以不意味什么,也不表达什么。
‛少女提起水罐走了。
回到家里,她把水罐拿在灯下,用研审的目光,从各个角度翻来覆去地品味那些图案。
深夜,她又起床点燃了灯,再静静地细看那水罐。
她终于平生第一次发现了什么也不是、也不表达什么的东西。
第二天,她又去小溪边提水,但已远非以前那样匆忙了。
一种新的感觉从她心底萌发出来——一种什么也不是、也不为什么的感觉。
她一眼瞥见了画家,心里一紧:‚您要我干什么?‛‚只想给您干更多的事儿。
‛‚那您喜欢干什么?‛‚给您的乌发扎条彩带。
‛‚为什么?‛‚不为什么!‛发带扎好,鲜艳而耀人。
劳动乐园里忙碌的少女现在也开始每天花很多时间用彩带来扎头发了。
时光在流逝,许多工作不了了之。
乐园里的土地开始荒芜,勤快的人也学会了偷闲,他们把宝贵的时光耗在了诸如画画、雕塑之类的事上。
长老们大为愕然,召开了一次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这种事态在乐园中是史无前例的。
天国信使也匆匆而至,向长老们鞠躬道歉:‚我错带一人进了乐园,这都怪他。
‛那人被叫来了。
他一进来,长老们立刻就注意到了他的奇装异服,及其精致的画笔、画板,也立刻明白了这不是乐园中所需要的那种人。
酋长正言道:‚这里不是你待的地方,赶快离开!‛这人宽慰地舒了口气,拾掇好他的画笔及画板。
就在他即将离去之际,那少女飞奔而来:‚等等我,我和您一块儿走!‛长老们呆住了,在劳动乐园里,以前可是从未有过这等事呀——一件什么也不是、也不为什么的事。
13.文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不速之客”使“无声小溪的少女”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请分条概括其变化过程。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作者对画家持什么态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意蕴丰富,请结合“劳动乐园里人们的变化”加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