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河北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91004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学分学时:5学分85学时开课单位: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撰稿人:刘志琴崔军锋审核人:2015年5月20日制(修)订《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程)◆课程编号:191004◆课程英文名称: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学分/学时:5学分/85学时◆课程类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通选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科(跨学科)选修课程☐专业发展核心课程☐专业发展拓展课程☐集中实践课程◆适用专业(专业类):历史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属必修课程,是历史专业的主干基础课。

本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时间段,1840-1919年)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该课程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了解国史、国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懂得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掌握学习近代史学研究的初步理论和方法,学会将所学的近代史学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分析、研究。

(二)教学目标通过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要达到如下目的:1.学生通过听课、阅读教材、参考书及有关原始资料,能较牢固地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论述,使他们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

3.通过到较固定的参观、实习基地去进行参观实习和社会调查,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实践经验和基本技能。

4.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本课程系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以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外拓展教学相结合,课程以讲授为主,以近代史知识中的关键点与历史事件为经维,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术前沿,针对学术热点问题深入讨论探索,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运用史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分组讨论、读书报告、前沿讲座、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扩展阅读,提高问题意识,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夯实课程基本知识,开阔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二)教学难点1. 相关知识点的解析,如近代重大历史事件与中国社会的影响变迁。

2. 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分析方法,让学生通过运用个案分析,突出以个案“特色”考察宏观格局。

3.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运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教会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方学者在学术上的相合与分歧,正确地看待世界视野下近代中国的变革。

四、学时分配计划(一)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二)非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及学时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1、《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定价:62元,书号:ISBN:978-7-04-036274-9(二)教学参考书资料书类2、中国史学会编辑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包括《鸦片战争》(六册)、《太平天国》(八册)、《第二次鸦片战争》(六册)、《洋务运动》(八册)、《中法战争》(七册)、《中日战争》(七册)、《戊戌变法》(四册)、《辛亥革命》(八册)、《北洋军阀》(六册)。

通史专史类3、《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刘广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4、《中国近代通史》(1-6卷),张海鹏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7、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1600-2000》,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8、张昭军、孙燕京主编:《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华书局,20129、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1、(日)川岛真:《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3、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增订本),三联书店,201214、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15、吴义雄:《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200517、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8、夏笠:《第二次鸦片战争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9、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三联书店,201120、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21、(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岳麓书社,200023、邵循正:《中法越南关系始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4、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25、《甲午战争史》,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26、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27、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8、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三联书店,200929、茅海建:《戊戌变法史实考》,三联书店,200530、茅海建:《戊戌变法史实考二集》,三联书店,201131、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33、(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4、(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5、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36、(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37、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8、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739、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740、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741、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842、(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43、(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4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45、(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论文集类46、郭双林、王继添:《中国近代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工具书类47、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48、曾业英主编:《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49、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译室:《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50、黄光域:《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论文类阅读《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香港《近代中国研究》、美国Modern China等学术刊物发表的相关论文。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类型】☑考试☐考查【考核方式】☐开卷(Open-Book)☑闭卷(Close-Book)☐项目报告/论文其它:(填写具体考核方式)【成绩评定】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七、课程内容概述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讲述中国近代史教学的意义,让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增强学生对中国近代基本国情的总体认识。

(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分期、线索、特点;研究概况、学习方法、意义。

重点和难点: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分期和基本线索。

(三)教学内容1、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和分期问题;2、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3、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概况;4、中国近代史的特点;5、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6、中国近代史主要著作介绍。

(四)思考题1、中国近代史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

3、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主要论著、资料和工具书。

4、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方法问题。

第二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教学要求讲授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社会影响,让学生掌握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战后十年的中国社会变化。

重点和难点: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总结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三)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清朝的衰落(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2、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1)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林则徐禁烟的做法是否过激?林则徐神话的诞生(2)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3)战争的三个阶段A、如何评价鸦片战争中的汉奸、奸细问题?第五纵队。

B、两次鸦片战争中的舟山问题。

(4)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A、清军失败原因探析(军事制度)B、战争前中国的衰落问题落后就要挨打?C、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而未吸取教训的原因清廷羁弥外人的方式琦善、耆英3、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1)社会经济的变化近代来华的外国传教士,通事、广东英语的出现中国开门(2)思想和学风的转变(四)思考题1、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2、林则徐禁烟的做法是否过激?林则徐神话的诞生3、如何评价鸦片战争中的汉奸、奸细问题?第五纵队4、两次鸦片战争中的舟山问题5、清军失败原因探析(军事制度)战争前中国的衰落问题落后就要挨打?6、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而未吸取教训的原因清廷羁弥外人的方式琦善、耆英7、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必读书目: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2.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第四章“广州贸易和鸦片战争”及第五章“条约制度的形成”。

第三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着重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社会背景;洪秀全的思想和拜上帝教;太平天国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天京变乱及太平天国失败;太平天国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湘淮军的崛起和特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