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海下10千米。
东京有强烈震感。
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
截至2011年12月22日,3月11发日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5,843人死亡、3,469人失踪。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时,遇难69225人,受伤374640人,失踪17939人。
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海地地震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
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万人死亡,19.6万人受伤。
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伤亡对比:日本大地震震级最高,但是伤亡人数最少。
而海地地震震级最小,伤亡人数却最多。
主要原因是海地经济不发达,城市规划不合理,房屋建筑抗震不达标,抢救不及时,导致伤亡数增多。
而日本经济发达,地震预警及时,人们的防震意识比较高,所以伤亡人数较少。
汶川地震则是因为人口密度太大,预警不及时,且房屋建筑抗震多数不达标,导致伤亡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