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311地震九级地震应对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ー20111103(北京减灾协会)简版-顾林生

日本311地震九级地震应对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ー20111103(北京减灾协会)简版-顾林生


没有损坏的仙台市高楼和市政
3月27日
2 震后的仙台市居民住宅区
经得起检验的防灾设施:防潮大堤
应急管理与先进技术
抗震加固的
东北新干线等灾区的27趟安全停车!
地震发生时正在运行的东北新干线
地震发生时的27辆新干线的 运行位置
资料:JR东日本
紧急停车的过程
1,在仙台附近,时速270公里的东北新干线受到摇晃。 2,新干线电源在第一波(P波)到达前的9〜12秒被切断,自动刹 车启动。 3,自动刹车后70秒,强烈摇晃的第二波(S波)到来。此时的速 度为100公里。
311震灾的基本情况
• 时间:2011年3月11日 14:46:18(5:46GMT) • 位置:距离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 130km,深24km(北纬38度,东经 142度)
死亡(5月30日) 15,270人
失踪人员(5月30日) 8,499人 避难灾民 (3月16日)434,000人 避难灾民(3月26日) 246,106人
密集市街地整備法பைடு நூலகம்
(民間)
各 種 対 策
耐震改修促進法 私 法 ( 契 用約 ) 土 地 利
東 日 本 大 震 災 特 有 的
公共土木施設国庫負担法 各種整備法 激甚災害法
経済重建
规划 预案 BCP 等的完善
以 民 法 为 开 头
各種公庫・保険・補償法 債務・支票処理 破産・会社整理 関連法 資金調達(金融・融資) 雇用維持 関連法 災害弔慰金等法 被災者生活再建支援法 社会福祉・医療関連法
下设 【职员】
<事务局长> 内阁府政府统括官 (防灾担当) 等
【副部长】 经济产业大臣
【本部成员】 全国国务大臣、经济产业副大臣
外) 下设
合 作
福岛核能发电所事故 对策统合本部
【3月15日5:30左右设立】
(内阁官房副长官除
合 作
因核能发电所事故 设立的经济受灾对 策本部 【4月11日设立】
【部长】 经济危机担当大臣 【副部长】 内阁官房长官、财务大臣 文部科学大臣、 经济产业大臣 【事务局长】 文部科学副大臣 【事务局长代表】 官房副长官、 总理辅佐官
灾前
〔应急对策〕
灾后 〔灾后恢复〕
〔灾后重建〕
灾害对策基本法
基本法
大規模地震対策特別措置法 等 警察法 消防法 自衛隊法 水防法 等
应急应对
海岸法(津波) 河川法 地震防災対策 特別措置法 地震財特法 都 市 計 画 法 建 築 基 準 法
災害救助法 基础设施相关法
需要特别措施法 律领域
(公共)
都市重建
有关震灾与重建的信息及时公开 、透明和多渠道化
经验教训
1. 意想不到和预测不足:灾害远远超过了灾前的预 测。对没有预测到的风险的危机管理不够。 2. 过分相信和依赖防潮大堤等防灾工程和硬件,放 松了警惕。
3. 平常演练养成了习惯,灾时失去了灵活判断能力 。
4. 居民对政府的地震和海啸警报不购重视,政府与 居民的沟通有待提高。 5. 历史传承、防灾教育的局限性 6. 老龄化社会、灾害弱势群体与社区防灾 7. 现代化程度与灾害的脆弱性、系统性风险成正比
地震大国! 火山大国! 灾损大国!
历史上的海啸灾害
• 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而 且常常伴有凶猛的海啸。 • “海啸”的英文是tsunami ,源于海啸的日本汉字“津 波”一词的音义。“津”是 渔船停靠的地方或港口,“ 津波”就是“在海边和港口 附件的大浪”。因为过去的 渔民出去在远处海上打鱼, 看不到海啸,等回到海边或 港口,才发现被海浪吞噬的 惨状。
社 区 重 建
真 的 重 建 振 兴
生活重建
地震灾害和核能灾害的指挥体系
【部长】
内阁总理大臣
(兼任两本部)
紧急灾害对策本部
【3月11日15:14设立】
核能灾害对策本部
【3月11日19:03设立】
【副部长】 防灾担当大臣、防灾担当副大臣 总务大臣、防卫大臣 【本部成员】 全国国务大臣、防灾担当副大臣、 内阁府副大臣、环境副大臣( 内阁官房副长官除外 )
避难灾民(5月6日) 119,000人
资料:日本首相官邸
如何看待这次罕遇巨灾?
防灾减灾发展史 灾害社会学 进步 天灾 成熟社会的防灾减灾 预案与演练的僵化 先进完善的科学工程 挑战论 大自然的不确定性 后退 人灾 发展中社会的防灾减灾 经验与现场灵活应对 原始型的、土著型的技术 宿命论 人类科学的局限性
70秒 9〜12秒
二、预警系统
2-4 紧急地震速报系统
2007年开始
根据地震速报系统,各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地震海啸预警:紧急地震速报
从紧急地震速报第1报发布到主震动S波 到达的时间以及推测烈度分布图
紧急地震速报(警报)的发布地区及 主震动S波到达的时间 日本气象厅
海啸 跟踪
迅 速 的 海 啸 警 报 !
1854年安政东海地震时的海啸
1896年三陆海啸高38.2米的纪念标志
历史上的海啸灾害
• 1933年三陆地区再次发生8.1级地震和海啸 ,死亡3000余人,浪达28.7米。 • 1944年7.9级的东南海地震和1945年8.0级的 南海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分别沿海居民1224和 1443人丧生。 • 1960年智利发生了世界上最强的地震9.5级 。震后的海啸穿跨太平洋1.8万公里,经过 22.5小时后到达彼岸的日本东北三陆地区 ,海浪还保持5.5米高,导致该地区以及全 国死亡和去向不明者达142人。 • 1993年北海道西南海底发生了7.8级地震。 在震后3~5分钟内,高达30.6米,一小时中 上涌13次。震中附近的奥尻岛居民来不及逃 生。储存在沿岸的石油和煤气以及其他可燃 物受到地震和海啸的严重破坏,向外泄漏。 电源的短路等原因引起了大规模的火灾,最 后导致死亡202名,去向不明28名,烧毁房 屋等190处,损失惨重。
地震3分钟后,下午2时49分 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海啸警报
红 线 为 3 米 以 上 的 海 啸 地 区
三、平常预防与准备的重要性 1,仙台市老龄者福利避难所:
仙台乐生园的灾害应对经验
1. 2. 3. 4. 5. 建筑抗震能力很强。 3月27日没有煤气,使用木材作饭。 10吨紧急储水罐。 使用浴池中的水冲洗厕所。 接受周围的居民避难,同时居民前 来帮助老年者避难和应急。 使用储备的蜡烛和根据校方法规定 准备好多手电筒。 使用汽车的车灯作为门口的照明。 使用储备好的煤油,点燃煤油炉, 进行取暖和照明。 使用平常贮备的应急食品。
首都圈巨灾应对与生态安全高峰论坛 2011年11月03日 北京减灾协会
日本“3.11”九级地震灾害及其应 对的启思
---现代社会复合型巨灾的应对与今后的挑战---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公共安全研究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兼职研究員 兵库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 研究员
顾林生
9.0级地震+巨大海啸+火灾+核电站问题
海啸灾害大国
19世纪初,日本著名画家葛饰北斋 的海啸大浪吞噬小船的代表作“浪”, 震惊欧洲画坛
历史上的海啸灾害
• 1498年发生的由8.2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死 亡4.1万人; • 1703年元绿大地震引起的海啸高达8米,日 本太平洋地带死亡和去向不明者达20万人左 右(包括地震引起的火灾)。 • 1771年发生的7.4级地震和海啸,海水溺死 1.2万人; • 1854年7.4级安政东海地震和南海地震与所 引起的海啸造成4000多人死亡; • 1896年东北地区的三陆一带发生了8级地震 ,虽然烈度只有Ⅱ~Ⅲ度,但是伴随而来的 巨大海啸波高达38.2米。洗劫了北海道和青 森、宫城、岩手等日本东北地区的沿海,导 致死亡人口18158人,冲毁房屋超过10万户 ,船只损失7000多艘。海浪甚至横跨太平洋 ,到达彼岸的美国加州和夏威夷。
日本战后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 日本观测史上最强的地震 1900年以来世界第四大地震 超过历史纪录,高度达38M
被海啸摧毁的宫城县名取市 名取港
日本海啸应对模范地区 地震紧急速报预警系统和 海啸警报系统正常启动, 但,海啸太大了,超过预想!
海啸高达15米,南三陆町 防灾大楼也被吞噬
• •
• • •
对我国及首都圈的启示
• 加强工程和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和质量,促进抗震抗灾加固; • 加强科学技术发展对应急管理的作用,社会化和产业化,增加观测力量 。 • 加强灾害弱者的应急救援机制与老龄化社会的应对 • 充分考虑大城市的脆弱性与实行生命线工程和应急手段的多样化,备份 :做好的北京风险评估,能源问题、车辆社会与疏散避难、避难者回家 问题 • 加强防灾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减少群众恐慌和正确及时诱导,做好灾 害风险和危机沟通。 • 逐步开放灾害信息、培养媒体的灾害应对能力。 • 做好应对多种灾害同时出现的情况和现代城市巨灾链的应对 • 完善防灾规划、预案、演练,促进临场灵活应对的能力建设。 • 采取多种语言,做好在北京的外国人的安全。 • 加强首都圈的应急联动和疏散救援等合作。预先做好首都圈与其他经济 圈或大都市圈的“对口救援”工作。 • 组织开展核电站等核设施的综合防灾能力的全面核查,切实加大对核设 施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现有核设施抵御巨灾能力。
过去500年遭受的M6以上的大地震
7级地震每年发生10次左右,8级地震每年1次左右,而9级地震千年才一次。
这次巨灾的演变与灾害链
自然界的 次生灾害 人类社会的 次生灾害
海啸
火灾
地震
地质灾害
城市群系 统瘫痪
核泄漏
产品供应链 切断
企业停产、倒闭 破产
农副产品 滞销
旅游业 停止
国际贸易 影响
地震动灾害 海啸 地面沉降、沙土液 化 火灾 浸水、盐碱化
防灾工程学 人与自然关系论
《知识就是力量》 2005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