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年处理1亿M3烟气湿法脱硫工艺设计PROCESSING DESIGN OF THE WET PROCESS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HICH CAN DISPOSE 1 BILLION M3 EVERYYEAR系别***系专业***班级**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摘要本设计针对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所给出的烟气含量和脱硫要求,结合我国烟气脱硫的技术现状而设计出的一套较完备的烟气脱硫系统。
做此设计的目的是为烟气脱硫技术的国产化积极的作准备。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介绍了现有的烟气脱硫的工艺并进行分析之后决定了系统的脱硫方法为湿式石灰石-石膏法。
介绍了一些主要的脱硫装置和类型,比较选择之后确定了吸收塔的类型、流程。
对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工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大致确定了本工艺中选用各子系统的的处理流程、装置和设备。
设计了各设备的物料流量,操作压力,做了设备的选型。
对所设计的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湿法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技术经济分析..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lue Gas and the desurfurization request,combiningwith existing FGD technical process in our nation,this article designed a set of adequate FGD systems.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al is that do some prepares for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the FGD of our own country.This article's main work are:Analyzed and compared existing FGD technology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chose the Limestone-Gypsum Wet Method Desurfurization Technology for Fume Gas.Introduced main equipment of the desurfurization ,then decided the type and the diagram flow of the absorber.Designed the arrangment of system's popes , design the equipment’s material flow, operating pressure made selection of equipment, Carried out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FGD system designed.Key words: Limestone-Gypsum Wet Method Flue Gas Desulfuration Material Accounting Selection of equipmen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目录1绪论 (1)1.1概述 (1)1.2 设计任务和内容 (1)1.3 生产工艺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与在总体中的重要性 (2)1.3.1 生产工艺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2)1.3.2 生产工艺车间布置设计在总体中总要性 (2)1.4 生产车间设计程序 (2)1.5 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 (3)1.6 计算机在车间设计的应用 (4)2脱硫方案的确定 (5)2.1湿法烟气脱硫的常用工艺 (5)2.1.1石灰石-石膏法 (5)2.1.2氨-酸法 (6)2.1.3 海水法 (7)2.2 脱硫方法的特点 (9)2.2.1石灰石-石膏法及特点 (9)2.2.3海水法及特点 (9)2.3设计的生产方法 (9)2.3.1工艺流程 (9)2.3.2反应原理 (10)2.3.3化学过程 (10)2.3.4 脱硫工艺流程 (13)3物料衡算 (23)3.1 设计条件 (23)3.1.1脱硫装置设计的主要锅炉烟气条件为: (23)3.2物料衡算 (24)3.2.1喷淋塔物料衡算计算简图 (24)3.2.2物料平衡计算 (24)3.2.3换热器物料衡算: (29)3.2.4石膏旋流器物料衡算: (30)3.2.5废水旋流器物料衡算: (31)3.2.6皮带过滤机的物料衡算: (31)4主设备计算 (33).. 4.1喷淋塔 (33)4.1.1喷淋塔内径 (33)4.1.2吸收区高度 (33)4.1.3浆池高度 (33)4.1.4除雾器及除雾区高度计算: (34)4.1.5搅拌器: (35)4.1.6 管径计算 (35)4.2各个储罐的体积计算 (36)4.2.1事故浆液罐体积V: (36)4.2.2石灰石浆液储罐体积V: (36)4.2.3工艺水箱体积V: (37)5设备选型 (38)5.1 搅拌器的选型 (38)5.1.1 搅拌器选型说明 (38)5.1.2 搅拌功率准数(Np) (38)5.1.3 电机功率 (39)5.2 风机的选型 (40)5.2.1鼓风机选型 (40)5.2.2引风机选型 (40)5.3 布袋除尘器的选型 (40)5.4石膏旋流器和废水旋流器: (41)5.5皮带过滤机: (41)5.6湿式球磨机: (43)6车间布置设计 (44)6.1 生产工艺车间布置设计的重要性 (44)6.2 车间平立面布置设计和设备布置设计原则 (44)6.2.1 车间平立面布置设计原则 (44)6.2.2 设备布置设计原则及要求 (44)6.3 设计脱硫车间的布置 (45)7技术经济分析 (46)7.1 经济估算依据 (46)7.2 主要建筑造价估算 (46)7.3 生产设备费用估算 (46)7.4 生产组织与人员编排 (47)7.5 运行费用和成本核算 (47).. 7.5.1 主要消耗指标 (47)7.5.2 运行成本估算 (47)8 设计收获与体会 (48)参考文献 (49).. 1 绪论1.1概述SO2是目前大气污染物中含量较大、影响面较广的一种气态污染物。
大气中的SO2的来源很广,几乎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可能产生。
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过程,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炼油厂、以及燃煤燃油的工业锅炉、炉窖等都排放SO2烟气。
在排放SO2过程,其中火电厂排放量最大。
SO2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气体,对人体呼吸器官有很强的毒害作用,还可以通过皮肤经毛孔侵入人体或通过食物和饮水经消化道进入人体而造成危害。
空气中SO2的浓度只有1×10-6时,人就会感到胸部有一种被压迫的不适感;当浓度达到8×10-6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当浓度达到10×10-6时,咽喉纤毛就会排出黏液。
人体主要经呼吸道洗手大气中的SO2,一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及眼黏膜的刺激症状。
急性中毒者表现出眼睑膜和呼吸道黏膜强烈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鼻,咽,喉灼感及疼痛,咳嗽,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等。
长期接触低浓度SO2可引起慢性损害,以慢性鼻炎,咽炎,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为常见。
轻度中毒者可有眼灼痛、畏光、流泪、流涕、咳嗽,常为阵发性干咳,鼻、咽、喉部都有灼烧样痛声音嘶哑,甚至有呼吸短促,胸痛,胸闷。
有时还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痛和消化不良。
较高浓度的SO2可使肺泡上皮脱落、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导致纵隔气肿。
SO2的危害还在于它常常跟大气中的飘尘结合在一起被吸入,飘尘气溶胶微粒可把SO2带到肺部使毒性增加3~4倍,对人体造成危害。
如果SO2遇到水蒸气,形成酸雾就可以长期滞留在大气中,毒性比SO2大10倍左右。
一般情况下,SO2浓度达到8×10-6时,人开始难受;而硫酸酸雾浓度还不到8×10-5时,人已经开始不能接受。
“八大公害事件”中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硫酸烟雾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导致了5天之内4000人死亡,后来又连续发生了3次。
而我国重庆市是SO2污染严重地区,肺癌死亡率逐年上升;长沙市个别街区的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也与SO2污染有关。
SO2会给植物带来严重的危害,它的允许浓度只有0.15×10-6,超过这个浓度就会使植物的叶绿体遭到破坏,组织坏死。
SO2对植物的危害多发生在生理功能旺盛的成熟叶片上,而刚吐露出来的未成熟的幼叶和生理活动衰老的叶不受危害,此外,不同种类的植物对SO2的抗性量不同,某些常绿植物、豆科植物和黑麦植物特别容易遭受损害。
1.2 设计任务和内容设计的任务为:年处理10000万M3烟气湿法脱硫工艺设计。
烟气湿法脱硫工艺设计任务要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切合实际,安全实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
对于工程项目,不论是大型还中小型也不论是新建项目,其基本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工作。
对于一个车间的设计工作一般包括整体设计和局部设计。
整体设计包括有总平面、工艺、给排水、供电、土木建筑设计等等,同时还包括车间地址选择,生产检测与控制仪表,环境保护,生产组织与劳动定员,技术经济与概算等内容。
局部设计是指设计的范围不涉及整个车间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的某个部分,甚至某一个设备或某一个设备的设计。
1.3 生产工艺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与在总体中的重要性1.3.1 生产工艺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1)设计工作做到设计精心、投资省、技术新、质量高、收效快、回收期短,使设计工作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原则。
(2)设计工作之前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要学会查阅文献,搜集设计过程中必需的技术基础资料,加强技术经济的分析工作,深入调查与同类型车间的先进技术的经济指标,同时要善于从实际出发去研究分析问题。
使得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能够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型工厂的生产实际平均水平为宜。
(3)设计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体现设计的通用性和独立性以及相结合性的原则。
工厂生产规模,产品品种的确定,要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要考虑资金来源、建厂地址、时间、三废综合利用等条件,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4)设计人员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力求在设计中能够运用,从而在技术上具有现实性和先进性及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
并根据设备和控制系统,在资金和供货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