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df空心箱楼板施工方案

bdf空心箱楼板施工方案

大同实验中学初中部扩建工程BDF箱体空心楼板专项施工方案中天大同实验中学项目部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第三节现浇BDF空心楼板特点第四节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第五节质量控制第六节安全措施第一节工程概况教学楼工程概况:教学楼建筑面积10595.52 m2,建筑层数五层,由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三部分组成。

结构概况:框架结构,基础下1.0m换填3:7灰土。

框架柱为独立柱基础,基底标高-2.5m;教学楼大厅为8根800mm×800mm型钢混凝土柱,大厅跨度13.2m,此跨为450mm×1000mm型钢混凝土梁;外为框架柱最大跨10200mm,框架柱截面多数为:600mm×600mm,框架梁截面多数为:350mm×850mm;现浇BDF空心楼盖板厚:300mm、350mm。

第二节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图纸名称设计单位大同实验中学教学楼、学一、二食堂建筑及结构施工图大同市建筑研究设计院序号规范、规程名称规范、规程编号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3 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 33、施工组织设计第三节现浇BDF空心楼板特点BDF薄壁箱体(空心箱模)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内模形式,可广泛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的建筑中。

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可节省混凝土量,降低综合造价。

目前发展趋势看好,前景无限,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该工法的普及推广将可产生很好的综合效益。

一、工法特点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由于置入了内模,减轻了结构自重,改善了建筑性能,降低了建筑综合造价。

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由于内含空气夹层,隔音隔热效果较好。

3.混凝土浇筑要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并加强振捣,可以保证箱模底部混凝土的充满和密实。

二、适用范围该工法主要适用于各种跨度和各种荷载的建筑,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和大荷载、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如:写字楼、教学楼、商居楼、商场、宾馆、厂房、地下停车场、大开间住宅等项目。

楼板内承受较大集中荷载的部位不应布置内模,承受较大集中动荷载的区格板不应采用空心楼板。

三、工艺原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就是按一定规则放置埋入式内模后,经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在楼板中形成空腔的楼盖。

“内模”即为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物体。

本工程采用的“内模”为BDF空心薄壁箱体,主要起到规范成孔形状的作用,不参与结构受力。

当混凝土成型,达到设计强度后,内模也就完成了“工作使命”。

根据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受力原理,力求节约楼板截面中间部分受力较小的混凝土,减轻结构自重,通过在楼板内埋置内模,形成局部中空的空心楼板结构。

施工中利用铁丝把板筋与模板体系紧密拉结在一起解决箱模在混凝土浇筑中的抗浮问题;通过小幅增加混凝土流动性和限制粗骨料粒径,加强振捣,保证箱模底部混凝土的密实。

第四节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一、施工和材料要求:1、空心箱体应有可靠的密封性。

箱体外表不得有孔洞和影响混凝土形成空腔的其他缺陷。

箱体边长允许偏差+0mm,—20mm,高度允许误差为±5mm,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箱体的竖向抗压荷载不应小于1000N,侧向抗压荷载不应小于800N。

2、本工程采用500X500X230的BDF箱体,箱体下放带弧面,箱体上层板厚60mm,下层设钢丝网,箱体间距留肋宽160mm。

3、上下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钢筋与箱体的净距应大于10mm,4、后浇带处及两侧各一排取消箱体,钢筋连续穿过。

5、为防止浇注混凝土时箱体受混凝土浮力作用而变位,应对箱体采取可靠的抗浮固定措施。

6、预埋水平管线应尽量布置在空心板的肋间或暗梁上处,当水平管线、电线盒等与箱体无法避开时,可采取将箱体分段或在箱体上锯缺口进行避让,管线安装完毕后,应将缺口封堵严实,防止混凝土流入空心官腔内,遇管线交叉特别集中处,可在设计人员认可的情况下采取换用小尺寸的箱体进行避让。

7、穿越空心板的竖向管道宜采用预埋钢套管,钢套管应与钢筋骨架焊接牢固,钢套管与箱体的净距离宜≥50mm.8、为保证箱体上下层及箱体间混凝土的均匀性,要求混凝土中最大石子粒径不超过30mm,9、混凝土浇筑时,要加强振捣,特别要注意板底混凝土的密实度。

当选用高流动性的混凝土时,应采用掺加高效减水剂等适当的措施,不应过分增大水灰比,以防止产生裂缝。

二、工艺流程弹钢筋和箱模安放位置线---绑扎肋梁---铺设预埋管线---设置抗浮固定点---检查验收抗浮点设置---安装空心箱模下部垫块---安装空心箱模---绑扎楼板上部钢筋---搭设施工便道---隐蔽验收---砼浇筑---养护、拆模三、施工要点1施工准备楼板模板支完并通过预检验收,框架结构的框架梁钢筋等已绑扎完成。

2弹钢筋和箱模安放位置线按照设计排箱图要求,在楼板模板上放线,保证后续肋梁钢筋绑扎和箱模安装的位置准确。

依据轴线,放出纵横向肋梁控制线,肋梁间即是安放箱模位置。

弹线要注意保证区格板周边和梁柱周围设计的实心板的尺寸。

在覆膜模板上放线可采用白涂料等代替墨汁,以保证所放线的清晰牢固。

3绑扎肋梁1.钢筋绑扎顺序1)按照模板上弹线的位置,依次绑扎箱模边肋梁。

2)然后,铺设楼板肋梁上钢筋,逐个套入肋梁箍筋,箍筋套完后,穿肋梁的下钢筋。

2.肋梁马凳设置为保证肋梁截面尺寸,预先用Φ10钢筋按照肋梁截面内净尺寸焊好井字形支撑马凳,沿肋梁纵向每隔2米设置。

绑扎完毕后,拉线检查并调整好肋梁的位置、顺直。

见图井字支撑马凳加工图4铺设预埋管线楼板内的各专业预埋管线等,应尽量沿着肋梁并布置在肋梁截面内,避开箱模位置;管线不得在箱模下交叉,以免垫高箱模。

对局部管线密集、管径大的部位,应尽可能集中布置在同一箱模跨内,采取换用小尺寸的箱体进行避让。

5设置抗浮固定点1)肋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即可开始设置抗浮点。

抗浮点设置的抗浮传力途径如下:箱模上浮力---楼板上钢筋---肋梁箍筋或铁丝连接---抗浮点铁丝---模板体系。

2)抗浮点采用12号铁丝,用手枪钻(采用Φ4钻头)在楼板肋梁两侧模板打孔,铁丝穿过模板在模板龙骨一侧拧紧,将楼板肋梁钢筋与模板固定牢固。

主梁边钢筋还可用火烧丝绑扎加强抗浮力。

3)抗浮点自楼板周边开始向中间设置,要求设置在肋梁交叉处,以便于检查,纵横间距<0.9m。

4)抗浮点的铁丝要穿过肋梁的底部钢筋,因肋梁加马凳后本身不会再出现变形,所以抗浮点拉住了肋梁,即可保证楼板整体的抗浮效果。

见图抗浮点剖面示意图6检查验收抗浮点设置抗浮点设置是现浇空心楼盖施工的关键。

抗浮点设完成后,应进行抗浮点专项中间检查验收,以保证抗浮点设置均匀,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可靠,满足抗浮要求。

7安装空心箱模1)空心箱模的吊运可采用焊接好的敞口钢筋笼或其他箱式工具,钢筋笼内侧四边和底面用多层板封闭。

2)按照排箱图,在每个肋梁空格内依次摆放,放置平整,前后左右对齐、对正。

在箱体四周与小密肋梁钢筋应保持钢筋保护层距离。

在箱模摆放完后,应随即用加工好的定尺量测工具加以纠正定位,以保证箱体与小密肋梁之间的保护层厚度。

3)管线集中部位可换用小尺寸箱模避让;当预留预埋设施无法避开箱模时,可对箱模采取局部开口或断开等措施,但应用胶带和聚苯板等封堵严密。

4)箱模安放后,应注意成品保护,避免人员频繁踩踏、破坏。

5)破损的箱模,应在绑扎上部钢筋前及时更换。

9绑扎楼板上钢筋空心箱模安放完成后,即可开始绑扎楼板上钢筋。

此时,肋梁上钢筋已绑扎完成,只剩下肋梁中间的楼板上钢筋。

楼板上钢筋应与肋梁上钢筋位于同一层,并与肋梁钢筋绑扎牢固。

为保证整体抗浮效果,正交方向楼板上钢筋要压在肋梁上铁下,否则应单独设置上钢筋抗浮点与下钢筋抗浮点对应连接,同样采用12号铁丝绑紧楼板上钢筋绑扎完毕后,在每个空心箱模顶和楼板上钢筋之间加设垫块,压住箱模,并保证箱模上部混凝土厚度。

10隐蔽验收钢筋绑扎、箱模安装等工序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三检和隐蔽检查验收,重点加强对抗浮点设置的检查,验收合格后,进入混凝土浇筑工序。

11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为:梁、柱位置→箱体间肋部→向箱体底部赶浆→大面积浇筑箱体面层混凝土。

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浇筑用混凝土,其塌落度应比普通实心楼盖稍大,可取18~20cm,不宜小于16cm;粗骨料粒径宜选择不超过30mm。

2)箱模本身如果是水泥制品或属于吸水较大的材料,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洒水润湿(冬季不应洒水)。

3)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泵送。

浇筑沿楼板跨度方向从一侧开始,顺序依次进行,要避免砼在同一位置堆积过高损坏箱模。

布料尽量均匀,应分2批次布料,先布肋梁中间部位,待振捣完且箱模底部混凝土密实后再布箱模上部混凝土。

4)振捣棒沿肋梁位置顺浇筑方向依次振捣,比实心楼盖应适当加大振捣时间和振捣点数量,振捣同时观察空心箱模四周,直至不再有气泡冒出,表示箱模底部混凝土已密实;振捣棒应避免直接触碰空心箱模。

见下图。

5)浇注过程中如遇空心箱模损坏,必须及时处理。

可用聚苯板、尼龙编织袋等轻质物品塞入损坏处封堵严密,注意不要使后塞物品露出箱模表面,造成混凝土夹渣。

混凝土振捣示意图13养护、拆模混凝土的养护和拆模与实心楼盖相同,夏季采用浇水养护,冬季可用塑料布和草帘(进行覆盖保温养护)。

第五节质量控制7.1质量标准本工法要求以《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及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

1箱模进场检验1)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包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和环境污染物检验)、氯化物和碱含量计算书。

现场随机抽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2)外观质量要求见表箱模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 边长0,-20 高度±5 表面平整度5 2箱模安装质量标准严格控制箱模安装质量标准,具体要求见下表箱模安装质量控制标准表 检查项目质量验收标准规定 主控项目1内模规格、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安装位置和定位措施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mm ,内模和肋部定位措施符合要求3 抗浮技术措施 抗浮技术措施合理,数量符合交底要求,方法正确一般项目 1 内模更换或封堵应防止内模损坏,出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或封堵2、质量控制措施1.抗浮点控制措施抗浮点设置是关键点,设置不牢、不足,均会引起箱模上浮,造成质量隐患。

加强对抗浮点的中间检查、浇筑前检查是很必要的。

具体控制如下:1)抗浮点绑扎要求:抗浮点采用镀锌铁丝绑扎拧紧,绑紧后在板上部应拉紧呈三角形。

2)抗浮点设置要求:抗浮点设置在肋梁交点附近,梅花形设置,检查若有发现抗浮点设置间距过大、遗漏未设的,应立即指正。

3)主梁边无抗浮点部位用火烧丝将板和小梁钢筋绑在主梁上,并保证绑扎牢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