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d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工艺

bd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工艺

bd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工艺前言:BD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工艺简单,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保温、隔音性能好,能够有效降低结构自重,使地震力减弱,支撑楼板的主梁、柱、墙和基础荷载也相应减少,则可大大减小结构构件配筋量。

与普通混凝土楼盖结构体系相比,现浇空心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体系,依跨度和荷载不同可降低建筑总造价5%~20%。

1.特点1.1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

1.2降低工程综合成本。

1.3自重轻,施工简便。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大跨度、大荷载、大空间的建筑,同时也可应用于桥梁建设。

3.材料性能主要材料是BDF空心管,该筒芯构件是以硫铝酸盐或铁铝酸盐水泥、粉煤灰为胶凝材料,以玻纤为增强材料,掺入适量的砂、水、改性剂在机械和模具的作用下复合而成。

材料性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该项技术现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 98 2 31113.3),并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现浇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SC 175:2004)作为设计、施工和验收依据。

筒芯的物理力学性能见下表14.工艺原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利用预制空心楼板的概念,将空心圆管埋入混凝土板中,按一定方向排列、现场浇注成型,将原实心混凝土板变成空心板。

本工艺减少了工程的综合造价,使隔热、保温、隔音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5.基本构造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构造详图6.施工工艺6.1工艺流程模板安装→铺设板底铁筋→肋梁绑扎→予设电气及其它管线→搭设施工便道→铺设芯管及抗浮钢筋→芯管固定→铺设板顶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6.2操作要点6.2.1 BDF空心管深化设计2根据设计要求,按使用空心管的规格及使用部位进行深化设计,同时注明使用空心管的尺寸位置及数量。

空心管一般从梁或洞口暗梁边50mm开始排布,横向间距为50mm。

机电管线及预埋件应提前深化设计,排布在管肋处。

每层均应提前做深化设计,并经设计审核同意后再进行空心管的施工。

6.2.2空心管的施工6.2.2.1芯管固定:混凝土浇捣时,芯管受震上浮及左右漂移,本工程采用压筋法解决芯管固定及上浮。

如下图:6.2.2.2打灰前,可用水将空心管浸湿,便于打灰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塌落度。

6.2.2.3施工便道:铺设芯管及板顶钢筋时,应搭设施工便道或可移动木板供施工行走,避免作业人员直接踩踏芯管。

6.2.2.4预埋水平管线应尽量布置在空心板的肋间或梁处;当水平管线、电线盒等与芯管无法避开时,可采取将芯管分段或在芯管上锯缺口进行避让,3管线安装完毕后,应及时将缺口用编织物与胶带结合封粘严实,防止混凝土流入芯管内。

遇管线交叉特别集中处,可采取换用小直径或不同尺寸的芯管错开摆放进行避让。

6.2.2.5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预留预埋件及芯管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规定要求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6.2.2.6浇筑混凝土应铺设架空浇筑道,或用钢筋做成马凳(应比楼板钢筋高出3-5cm),且方便提放。

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芯管。

6.2.2.7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空心楼板肋宽的1/2和板底厚度的1/2,且不得大于31.5mm。

6.2.2.8混凝土浇捣:混凝土宜采用泵送施工,并一次浇注成型。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小于160mm(本工程采用180mm-200mm)。

采用普通振捣棒振捣,配合小直径振捣棒。

振捣时避免振捣棒端触振捣芯管,以免破损芯管,但须振捣密实,混凝土浇注时宜沿顺筒方向推进。

6.2.2.9混凝土养护、拆模:混凝土采用浇水养护,且不少于14天,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才能拆模。

6.2.2.10安装误差要求:芯管应按设计要求位置安装,芯管上下保护层设计厚度误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顺直安装误差在15mm以内。

7.机具设备7.1作业面及运输7.1.1防护脚手架及安全网安装完毕,经安全部门检查验收,安全可靠,满足作业要求,并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

7.1.2垂直运输采用塔吊吊运,使用专用吊篮,装卸过程中应小心轻放,4严禁甩扔。

7.2主要施工机具电钻、专用吊斗、铁丝、预制钢筋卡具等。

8.劳动组织空心管由施工队指派专人进行现场安装,设1名专业工长,配10名安装工人。

配备一名兼职质量管理员。

空心管厂家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

9.质量要求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遵守《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9.1主控项目9.1.1内模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辅以钢尺量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9.1.2安装位置和定位措施: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肋宽、板顶厚度、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内模底部和肋部定位措施符合要求。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内模位置抽查5%且不少于5个;定位措施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施工技术方案,观察和钢尺量测。

9.1.3抗浮技术措施应合理、方法正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对照施工方案观察检查。

59.2一般项目9.2.1内模更换或封堵。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2区格板中内模的整体顺直度,允许偏差3/1000,且不应大于15mm。

检验方法:拉线钢尺量测。

9.2.3区格板周围和柱周围混凝土实心部分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mm。

检验方法:钢尺量测。

10.安全措施10.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应及时做好安全培训。

10.2操作人员严禁酒后上岗施工。

10.3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10.4机械必须设置防护措施,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11.效益分析11.1采用本施工工艺,经济效益显著,可以减少基础荷载,降低层高,增加楼层层数。

11.2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好,节约了资源,利于环保,能够为环境的持续改善做出贡献,社会效益较显著。

11.3采用本工艺无需吊顶或只需简单吊顶装饰,降低装饰成本,又减少6了因可燃性装饰材料带来的消防隐患。

11.4由于该项技术的应用,使楼板自重减轻,从而减少了梁板、墙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节省工程造价240万元,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12.工程实例王府井大厦(暂定名)工程地处王府井繁华商业区,结构工期紧,工程体量大,质量要求高,技术含量高。

建筑面积87504m2,地上十四层、地下三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地下部分顶板采用本工艺施工,施工中空心管用量为:25000m。

该工程于2005年12月31日开工,2006年12月结构封顶,工程质量良好,未发现任何质量问题。

实施效果:附件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后附)7BD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效益分析报告该工程地上十四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为8.5m×8.5m,采用实心板板厚取200mm,采用空心板板厚为250mm。

混凝土设计强度(假定):梁、板C40,柱C50,受力钢筋HRB400。

混凝土价格按450元/m3(含外加剂及取费),钢筋价格按3800元/t考虑(含加工费及取费)。

根据上述条件,现对8.5m×8.5m柱网,采用空心楼板进行经济分析。

一.减少板混凝土用量及造价(每平方米用量)1.空心板(m2):0.25-3.14×0.0752×5=0.162m32.实心板(m 2):0.20 m33. 节省混凝土:0.20-0.162=0.038 m34. 每平方米节省造价:450×0.038=17.1元m2二.减少板钢筋用量及造价1.空心板:经计算每平方米钢筋用量21kg/ m22.实心板:经计算每平方米钢筋用量35kg/ m23.节省钢筋为35-21=14kg/ m 24.每平方米节省造价:3.8×14=53.2元/ m2三.减少梁钢筋(受力筋)用量及造价1.按实心板经初步计算,每平方米钢筋用量为17kg/ m22.按空心板经初步计算,每平方米钢筋用量为13.5kg/ m283.节省钢筋为17-13.5=3.5kg/ m24.每平方米节省造价3.8×3.5=13.3元/ m 2四.减少柱混凝土、钢筋用量及造价1.按实心板计算并按N/fcA≤0.7考虑,底层柱截面为0.9×0.9=0.81 m2 2.按空心板计算并按N/fcA≤0.7考虑,底层柱截面为0.8×0.8=0.64m2 3.减小底层柱截面面积为0.8-0.64=0.16m24.按三段收减柱截面,平均减小柱截面面积为0.15 m2,平均层高按3.8m计,每层每柱减少混凝土量为0.15×3.8=0.57 m3,每平方米减少混凝土用量0.57/8.4×8.4=0.0079 m3节省造价:450×0.0079=3.55元/ m25.减少柱钢筋用量及造价平均减小柱截面面积0.15 m2,按1.2%配筋率计,每层每柱节省钢筋量为0.15×1.2%×3.8×7800=53.35kg,每平方米减少钢筋为53.35/8.4×8.4=0.74 kg/ m2节省造价3.8×0.74=2.81元/ m2箍筋每平方米减少钢筋量为0.15kg/m2节省造价3.8×0.15=0.57元/ m2五.地下及基础混凝土、钢筋根据荷载减小,保守估算每平方米可降低造价3元/ m2左右。

以上总节省造价为93.53元/ m2六.考虑地震力影响地震力增大按1.15(或15%)考虑,则节省总造价为93.53+93.53×15%=107.56元/ m29七.分析按BDF空心管造价80元/ m2计,可直接降低造价为107.56-80=27.56元/m2。

共节省造价约240万元。

以上为直接造价分析,实际上运用空心楼板施工技术,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楼层净高,增加楼层数量;还在楼板内形成封闭空腔结构,减少了热量的传递,使隔热、保温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克服了上下楼层的撞击噪音干扰,施工简单,综合效益乐观。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