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方言——大班幼儿学说舟山方言的实践与探索舟山市机关幼儿园王艳红舟山方言是吴方言甬江片吴语的小分支,是舟山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不仅涵盖一个地区山川的秀气,人文的灵慧,传统的地域特色,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基因,一种心灵磁场,一种具有历史性、综合性、超时空的信息代码。
全国人大通过的《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方言列为文化遗产,这是对历史的认同,并与推广普通话衔接,从昨天向明天跨越。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多,普通话推广力度加大,舟山方言的使用范围也在逐渐缩小。
我对本园大班幼儿“使用舟山方言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100%幼儿会说普通话。
94%的幼儿日常交流主要使用普通话,只有约6%的幼儿与祖辈交流时使用舟山话。
67%的幼儿听不懂舟山方言,25%的幼儿能听懂一部分,只有8%的幼儿能基本听懂舟山方言,但用方言交流感到困难,说起来有点别扭。
这个小范围的调查显示,在普通话推广工作日益深入的今天,孩子对普通话的熟练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长辈,这的确是件好事。
但是,孩子们对舟山方言感到非常陌生,甚至根本听不懂舟山方言的含义,这多少令人有些惋惜。
舟山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语言,如果消亡的确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方言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交流,更多的是其背后蕴涵的文化价值,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最终目的传承的是一种地方文化,我们有责任弘扬它。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像普通话这样的共同语成为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必然的。
但是,方言是历史留给每个人的珍贵遗产,是本土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
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
方言有助于保存本地文化的记忆,对于保持当地的文化特色、生活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如何将这种非物质性的祖先遗产去芜存精,更好地传承,成为我们这代人的一个重要文化课题。
在大力提倡开展海洋文化教育的今天,尝试进行学说方言活动是一次大胆的、有益的实践。
大班幼儿已具备了良好的普通话交流基础,在大力提倡学说普通话的主流意识下开展学说方言活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无论是从情感还是文化传承方面讲,说方言,学方言,懂方言,都是乡土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有趣的内容,采用富有趣味的组织形式,让幼儿接收一些舟山方言信息,感受一点舟山方言的趣味,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方言,有助于幼儿懂得方言的内涵,懂得方言的美,更能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感情。
一、体验方言趣味,实施情感教育的目标定位方言比普通话更具有诙谐、幽默、生动的特点,学说方言有别于语言活动和英语教学,它是一种富有游戏性、趣味性的感知和体验活动。
为了让幼儿真正体验方言的美、方言的趣,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目标定位力求突出趣和情。
趣说方言活动目标为:1、通过趣味感受、趣味体验、趣味学说,让幼儿感受舟山方言的韵味,初步学说舟山方言。
2、体验学说舟山方言的乐趣,提高感知辨别舟山方言的能力和敏感性。
3、了解自己家乡的语言,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广泛搜集整理,突出经典有意的内容安排挖掘、筛选、整理优秀、健康的内容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是目标达成的有力保证。
我们广泛分析了舟山民间海洋文化的研究成果,以及大班幼儿的特点和兴趣需要进行搜集、挖掘、筛选、整理工作。
1、内容搜集原则(1)趣味可读性孩子年龄小,富有趣味的内容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短小精悍的民间故事,都是孩子的最爱,这些内容是我们搜集的主要对象。
(2)经典健康性在民间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故事、童谣、游戏经过了时间的洗礼成为经典,这些都成为我们的首选。
同时,我们注意内容的健康和有益,去除幼儿难懂的、或不太健康的内容,筛选经典有意的内容。
2、内容搜集途径(1)根据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文献资料是我们进行内容搜集与整理的重要来源。
在大力提倡海洋文化教育的今天,我园调动了园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通过购买、借阅、复印、查阅等多种形式,搜集了较多的舟山民间文学素材,给我们开展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发动家长帮助搜集我们积极利用广大的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我们共同搜集。
为了提高搜集的有效性,我们还通过家长会使家长明确搜集的意义和方法,他们积极参与到了我们的搜集工作中,为我们搜集到了不少有较高价值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舟山民间故事集》、《舟山史志》以及“舟山儿歌”、“舟山民间传说”、“舟山渔谣”等。
(3)协调园内教师共同搜集我们向各班教师请教班级已开展的、有意的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活动,虚心听取她们的意见和建议。
因为各班老师又有自己的关系网,获取的信息面更加广阔。
同时,每位老师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在互相交流中回忆、搜集到了许多有趣的游戏、童谣。
3、具体内容安排在广泛搜集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我们从以下五方面安排了富有趣味的内容:具体内容儿歌童谣蚂蚁蚂蜂(蚂蚁)哎,快快来,蓑衣凉帽穿勒来,砧板薄刀带勒来,前门后门关勒来。
一粒星一粒星,格伦登,两粒星,挂油瓶,油瓶漏,炒倭豆,倭豆香,加辣酱,辣酱辣,捉水獭,水獭乌,捉鹁鸪。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屋里吃口茶,舅舅上山摘枇杷,枇杷树里一根蛇,吓得舅舅满山爬。
鳌鱼鳌鱼鳌鱼真伤心,铮亮薄刀剖鱼鳞,剖出鱼鳞被猫吃,猫挞老鼠吱吱叫。
卖糖粥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我壳,还我肉,婆婆看了眼泪出。
海味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众幼儿拉圈边走边问圈中一幼儿:“荷花荷花几月开?”一幼儿答:“一月开。
”众幼儿再问:“一月不开几月开?”一幼儿答:“二月开。
”依次问至六月,圈中幼儿答:“六月荷花朵朵开。
”众幼儿蹲下,圈中幼儿起立做荷花盛开状。
过龙门龙门龙门几丈高?三丈六尺高。
骑白马,背大刀,走进龙门罩一罩。
藏老头用纸折一个三角帽,套在大拇指上,边念边做:“老头老头(伸出大拇指),老头毋没嘞(把手藏背后,并把三角帽藏于手心,把大拇指给别人看),老头立当嘞(手藏背后套好三角帽变回来)。
过南山跌跌绊绊,绊过南山。
南山北麓,齿轮脱壳。
造官上轿,请官请出。
(接上表)具体内容民风民俗春节放炮仗拜岁挈拜岁包头压岁佃贴对联贴门符元宵灯笼灯会糯米汤圆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插菖蒲挂香袋清明上坟扫墓做麻糍立夏并蛋挂蛋套笼“立夏吃只蛋,气力大一万”中秋八月十六过中秋吃月饼民间艺术渔民画柯鱼晒鱼鲞出海拱淡菜钓鱿鱼艺术节跳蚤舞(会)舞龙走高跷舟山锣鼓走旱船木偶戏牵线木偶老艺人传说民间故事《虾不懒虫》百样事体虾不懒虫下巴骨交关高兴心忖毋没《定海的来历》作兴咋相貌背木梢《梅童鱼提亲》阿拉气煞眠床乱话三千满浸格出《墨鱼为什么黑》乌贼墨擦黑侯性命介多三、整合教育理念,凸现浓郁趣味的组织实施根据内容选择,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整合先进的教育理念,突现浓郁的趣味性。
1、儿歌童谣趣味朗读舟山儿歌童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强烈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内容丰富、生动。
儿歌、童谣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文学体裁,因其琅琅上口的韵味,易于学习、识记。
因此我们选择流传甚广的儿歌童谣让幼儿学念,感受舟山方言的韵味,增添童年的乐趣。
案例:《问答歌》侬姓啥?我姓黄。
啥黄?草头黄。
啥草?青草。
啥青?碧绿青。
啥笔?毛笔。
啥毛?羊毛。
啥羊?山羊。
啥山?高山。
啥糕?年糕。
一年更比一年高。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问答歌,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因其短小、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别有一番韵味。
朗读时采用师生问答、同伴问答的方式,更增添了朗读的兴趣。
又如案例:《时令歌》正月放鹞子,二月剥瓜子,三月清明抬轿子,四月种田插秧子,五月吃粽子,六月热天扇扇子,七月小鬼拿银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重阳做团子,十月荷花结莲子,十一月落雪子,十二月抛色子。
这首时令歌非常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年中季节变化、时令特征,为了便于孩子理解,我们描绘了相应的图片,用图片对应的方式引导孩子朗读,增添了直观形象性,孩子的兴趣更加浓厚。
2、民间故事趣味猜想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选择地方传说、海岛特产传说、鱼类故事、生活故事讲述给幼儿听,让幼儿猜猜穿插在故事中的舟山方言,进一步感受舟山方言,同时增进对舟山的了解。
案例:故事《虾不懒虫》虾蛄和虾孱是两兄弟,虾蛄是哥哥,虾孱是弟弟.哥哥很勤劳,弟弟好吃懒做.可弟弟自己不干活,还到处跟别人说哥哥是个大懒虫,百样事体不做.时间长了,人们真的以为哥哥很懒惰,就叫他“虾百懒虫”。
……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故事以普通话讲述为主,有目的地穿插一些方言,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用到的词汇。
如上述故事中用方言讲述的词语有:百样事体、虾不懒虫、下巴骨、交关高兴、心忖、毋没。
在讲述故事时,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可提供相应的图片、实物等,然后再让幼儿说说故事里有哪些是用方言讲的,并根据上下文联系和图片、实物猜猜它们的意思。
如上述故事中,我们提供新鲜的虾孱和虾蛄让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猜测词语意思。
3、海味游戏趣味体验传统的海味游戏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幼儿在边玩边念儿歌中学习了舟山方言,又别有一番趣味在其中。
案例:游戏“过龙门”两名幼儿双手高举搭成龙门,其余幼儿一个跟着一个钻过龙门,一边用舟山方言念儿歌:“龙门龙门几丈高?三丈六尺高。
骑白马,背大刀,走进龙门罩一罩。
”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搭龙门的幼儿马上把手放下来去罩钻过龙门的同伴,被罩住的幼儿去一边休息。
游戏继续,直到幼儿都被罩住为止。
琅琅上口的儿歌加上别有趣味的方言朗读,又结合有趣的游戏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边念边玩中,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方言的魅力和韵味,也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在游戏中,采用边玩边念的方法,更具有直观形象性,幼儿也更能理解含义。
4、传统节日趣说民俗结合舟山民间传统的节日如端午、立夏、重阳、中秋等向幼儿介绍节日的一些传统习俗,并收集相关俗语让幼儿学说。
案例:立夏立夏这一天大家有吃糯米饭、茶叶蛋的习俗,小孩子则挂着蛋套笼和小伙伴并蛋,俗有“立夏吃个蛋,气力大一万”之说。
我们请孩子在立夏这一天带蛋套笼、茶叶蛋来园,开展并蛋游戏。
同时向孩子介绍相关的俗语,让孩子了解节气知识,并了解当时生活状况。
孩子们可开心啦!一边说着“并蛋”、“蛋套笼”、“立夏吃只蛋,气力大一万”,一边和同伴一起戴戴蛋套笼、玩玩并蛋游戏,并品尝了我们自己烧的糯米饭,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获得了乐趣。
5、民间艺术趣味感受舟山海洋民间艺术是舟山渔区人民生活的折射,渗透着舟山渔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舟山劳动人民朴素、鲜明的审美观念。
我们让幼儿欣赏海洋民歌、海洋民间乐器、海洋民间绘画、海洋民间木偶戏等民间艺术,通过介绍、观看,进一步让幼儿学说舟山方言,了解舟山的海洋文化艺术。
案例:观看舞龙、跳蚤舞、走高跷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白泉民间艺人为我们表演舞龙、跳蚤舞、走高跷,在热烈的气氛中,孩子们通过近距离观看,获得了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