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本课概念多,知识点密集,认识的对象在人体内部,无法直接观察,为了充分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我采用从体验心跳、测心跳和脉搏感知、观察图片、视频、讲解等带领学生探讨人体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奥秘。
动手实验与知识讲授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基本达到自主完成所学知识的目的。
一是课前积极准备,丰富课堂内容。
心脏、血液循环对于城市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预设必要的动手操作环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制作了PPT,下载了视频,设计了表格,精选了图片。
丰富了课堂内容。
二是课中适时点拨。
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如果一味放手,学生的兴趣很快就会转移,男孩子兴许会想到网络游戏中游戏主角血管破裂,女孩子或许本就不太热衷,所以我在学生观察图片、动手操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是学生学习中注意关注学困生,给他们多一些机会。
总体感觉,达到预期效果。
四是努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存在不足: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加强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