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介入诊疗规范

超声介入诊疗规范

超声介入诊疗规范
【工作室及特殊要求】
(一)工作室(使用面积至少15平方米)
1,保持室内低尘。

2,具电及备用电,备用光源。

3,入室戴帽、戴口罩。

(二)超声诊断仪及探头
1,常规二维超声诊断仪必须工作稳定,性能良好,图形显示清晰。

在显示屏上可显示穿刺指示线。

2,使用正规的专用可消毒穿刺探头及穿刺附加器,应急情况下可使用一般探头及手控进针。

(三)器材及辅助物品
1,各种一次性穿刺活检针。

2,各种一次性使用引流针(如PTCD针)及无菌穿刺手术包。

3,自动活检枪。

4,相关消毒试剂及空气消毒设备。

5,药物包括特殊治疗药物及抢救备用药物等。

6,配备常用抢救设备
【术前准备】
1,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2,局麻皮试。

3,乙醇及其他拟用药物作过敏性皮试。

4,阻塞性黄疸病人术前3d开始使用维生素K2注射。

5,与病人及(或)家属做好手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有关各脏器及不同疾病的术前准备。

7,穿刺探头、穿刺附加器等物品的可靠消毒。

【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用常规二维超声显示第一靶标(及第二靶标)区声象图,选定第一靶标的最佳入路,确定进皮点。

用沙袋等方法固定病人体位。

2,皮肤消毒禁用氯化高汞、红汞酊、硫柳汞酊及一切有机溶剂与酸、碱、金属盐类,以防止损坏超声探头。

碘酊消毒时,应尽量用乙醇擦尽残碘。

3,减少声束与进针间角度。

(1)探头与皮肤表面间的倾角,在30度以内。

(2)穿刺针在声束扫查显示面中的偏角,在15-30度之间。

4,在进针至脏器表面时,应暂时屏息呼吸,防止针尖切开脏器表面出血,在穿刺脏器实质病灶时,应避免针路穿经管道;在穿刺管道时,应减低对邻近管道同时被穿成瘘的可能。

5,有时针尖不能显示,为防止穿刺过深而误伤重要结构时,应使用深度固定器。

6,行切取活检时,速度应迅速,最好使用自动活检枪。

7,插入导丝及导管时,手法应轻柔,并常规二维超声追踪监视。

8,介入性超声手术结束,拔针或拔管后局部手压5min,再以二维超声观察有无内部出血。

9,操作结束,病人留观至少30分钟,确定无重要并发症后,方能离开检查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