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告语“天地之气、男人品味、精品郎酒、精彩演绎”“天地之气”,体现了男人的气概与胸怀,树立了男人潇洒成功,气度非凡的形象。
这是万千男人心中的理想。
三、广告语言的年龄差异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所使用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有特点。
而广告语言,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商品广告所使用的语言也存在差异,抓住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以及表现在语言上的语言特征,并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才能使广告行之有效,为广告主带来更大的利益。
儿童天真纯洁,受他人影响大,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对世界充满新奇感,对食物的欲望强,抗拒力弱。
(5)在看我,在看我,还在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旺仔牛奶)
(6)今天你喝了没有?我们都喝乐百氏牛奶!(乐百氏牛奶)
(7)妈妈我爱喝。
(娃哈哈牛奶)
(8)旺仔QQ糖,你也要来一颗吗?(旺仔QQ糖)
上面的这些儿童广告都非常的有趣生动,小孩爱看,大人也爱看。
(5)中的小男孩眼巴巴的盯着一罐旺仔牛奶,明明是自己很想喝在目不转睛的看着牛奶却偏要说牛奶上的小人儿在看他,最后终于抗不住美味的诱惑找到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把牛奶美美地喝掉了。
(6)中看似普通询问的“今天你喝了没有?”却勾起很多小朋友的馋虫。
(7)中,小孩对妈妈说“妈妈我爱喝”,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可能也会对妈妈说:“妈妈,我也爱喝”。
(8)中爱吃QQ糖的小朋友,肯定想要来一颗。
这些广告语言考虑到广告受众为小朋友,用语简单,但却很有煽动性。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好奇心强,比较喜欢追赶潮流、时尚,注重个性突出,语言的灵感度高,变化快,喜欢新词新语。
(9)你out了!(啤儿茶爽)
(10)麦辣鸡腿汉堡,不辣不给力。
(广州麦当劳)
青少年追求时尚,谁也不愿被“out”。
啤儿茶爽抓住年轻人的这一特点推出了这则广告语,事实证明,收效很好。
在中国麦当劳的消费主体是小孩和年轻人,“给力”是2010年强劲流行的一个词语,麦当劳用这样的词语时尚、前沿,让人耳目一新,迎合了青少年的兴趣点。
人由于生活经验丰富,老年人则更关注亲人的健康及生活的幸福,以家庭为核心,期盼团圆。
有些广告就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11)团团圆圆,达利园。
(12)中秋团圆,金六福酒。
(13)常回家看看,椰岛鹿龟酒。
期盼家人健康和全家团圆是老人家最大的心愿,每逢过年过节,这几则广告不知道出多少父母的心声。
从上面举的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广告语言能够反映出年龄的差异。
因此,广告人设计广告语言时,需要考虑到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状态,从而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兴趣和信任。
四、广告语言的层级差异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无阶级性,但一个社会阶层所使用的语言会有一定的特点。
针对不同团体、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广告语言也表现出差异性。
在屈哨兵的《广告语言方
略》中把消费者分为“需要驱策者”、“他向消费者”和“我向消费者”。
“我向消费者”生活形态的主要特点是我行我素,大多是年轻人,好表现,比较关心自我的实现。
“需要驱策者”生活形态的主要特点是经济收入都不甚丰厚,他们的购买多出于生活的基本需要。
如果按社会层级来分的话,这一阶层的人包括城镇的退休人员,中、低薪(或无薪)阶层以及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居住人口。
“他向消费者”都有稳定丰厚的经济收入,在社会上较有身份和地位,注重名誉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一阶层的人包括沿海和内地的私营企业主、个体户、影星、歌星,还包括高新阶层和有丰厚收入的公民等等(屈哨兵,1997)。
广告语言应该根据不同层级消费者的特征来设置广告语言。
“需要驱策者”这一阶层的成员,他们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求实性广告语言将取得更好的广告效果。
(14)加量不加价,还是三块九哦。
快来买吧。
(佳洁士牙膏)
(15)泻痢停,泻痢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
(哈尔滨制药六厂)
(16)样板运动鞋,原价95,现价50。
(广州北京路某商店)
(14)用平实得语言标明佳洁士“好用还不贵”。
(15)介绍产品的功能,药道病除。
(16)在价格便宜上做文章。
“仓廪而知礼节”、“温饱思淫欲”。
“他向消费者”不缺少基本生活的必须品,他们强调的是商品的品牌,格调,气质等。
(17)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
(哈根达斯广告)
(18)得意非凡,三星海霸。
(三星海霸豪华车)
(19)“尊贵典雅”比亚迪F6。
(比亚迪汽车)
(20)影音经典,超优越四原色高传真彩视,献给金字塔顶端少数人士的影音极品。
(日本夏普彩电)
上面的这些广告语与求实性广告语不一样,都属于求名性广告语。
(17)中和心爱的人坐在哈根达斯华丽的卡座上,听着优雅的音乐细细品尝冰激凌中的极品哈根达斯,是一种奢侈享受。
(18)、(19)突出品牌,(20)突出广告商品的档次“极品”,并对消费者进行了选择“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
五、结语
语言和社会都不是相互独立的,社会语言和广告语言因为一些共同的特征而紧密相连,从广告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语言学,为社会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社会语言学的成果。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广告语言学,社会语言为广告语言学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已有研究成果。
广告语言要取得成效,就不得不将社会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将广告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广告人更好地理解社会,更好地确定广告语言的诉求定位,使广告语言更加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4]屈哨兵.广告语言方略[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5]屈哨兵.广告语言跟踪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宋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