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练习题

高三化学练习题

高三化学练习题
20.有机实验
一、选择题(单项)
1.与溴水混合振荡,分成两层,上层几乎无色的是
A.氯水B.己烯 C.苯 D.KI溶液2.由于发生化学发应,既能使KMnO4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苯B.甲苯 C.己烯D.己烷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体系会分层,油状液体浮于水面的是
A.溴苯 B.乙酸乙酯 C.乙醇 D.硝基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区别植物油与矿物油
C.乙醇与乙酸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溴乙烷中混有的乙醇常用加HBr再加热的方法除去
5.加入盐酸或通入CO2不可能有沉淀生成的是
A.饱和NaOH溶液B.饱和C6H5ONa溶液
C.C17H35COOK 溶液D.CH3COONa溶液
6.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醇、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
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苯酚、乙醇、甘油
7.下列有机物中,与NaOH溶液混合时会分层,加热后分层现象消失的是A.乙酸B.苯酚溶液C.己烯D.乙酸乙酯8.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操作是
A.蒸馏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D.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9.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Cl 2(气)光

→−RCl(液)+HCl(气)受到启发,提出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以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已成为现实。

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A .蒸馏法
B .水洗分液法
C .升华法
D .有机溶剂萃取法
10.甲萘醌(维生素K )有止血作用,它可通过α-甲基萘的氧化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
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0.01mol)的α-甲基萘,才制得0.17g(0.001mol)甲萘醌,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是快的。

试判断导致其产率低的原因是
A .使用了过量的催化剂
B .没有用乙酸,而是使用其它催化剂
C .把反应混合物加热
D .所生成的甲基醌是沉淀物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醛能发生银镜反应,因此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 B.两种有机物若具有相同的式量不同的结构,则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等质量的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等质量的水,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D.实验证明,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所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认为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而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12.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四种物质,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A .甲酸、乙醛、甲酸钠溶液、葡萄糖溶液
B .乙烯、乙烷、乙炔、丙烯
C .淀粉溶液、乙醇、苯、四氯化碳
D .苯乙烯、苯酚、乙苯、甲苯
13.实验室制备下列物质时,不可用浓H 2SO 4参与的是
A .由
B .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
C.酯的酸性水解 D.由乙醇制乙烯
14.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酯化时需要用水浴加热,才可进行
B.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时,可用NaOH溶液除去
C.乙酸乙酯是一种优良的溶剂
D.酯化反应中,酸羟基中的18O原子在产物酯中
15.下列物质久置与空气中,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KI B.FeCl2 C.C6H5-OH D.HCHO
二、填空题
16.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简述应如何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

17.如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写出所用的试剂
己烯、甲苯、苯酚溶液;苯、甲苯、苯乙烯;
苯酚溶液、乙醇、苯;乙醛、乙醇、乙酸;
甲苯、己烯、四氯化碳、乙醇、碘化钾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甲酸、苯酚溶液、硫氰化钾溶液。

18.如何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写出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溴乙烷(乙醇);溴苯(溴);
乙醇(乙酸或水);苯(甲苯);
乙烷(乙烯);福尔马林(甲酸);
苯(苯酚);苯酚(苯);
硬脂酸钠(甘油);乙烷(乙醇蒸气)。

19.在实验室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分子中的氯元素时,是将其中的氯元素转化为氯化银白色沉淀来进行的,操作程序对应的下列哪些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出来(填序号)。

A.滴加硝酸银溶液 B.加氢氧化钠溶液 C.加热 D.加催化剂二氧化锰
E.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F.过滤后取滤渣 G.用硝酸酸化
(1)鉴定氯酸钾中的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

(2)鉴定1-氯丙烷分子中的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

20.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是:
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沸点为205.3℃;苯甲酸熔点121.7℃,沸点为249℃,溶解度为0.34g ;乙醚)H OC H C (5252沸点为34.8℃,难溶于水。

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操作I 的名称是 ,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份是 。

(2)操作II 的名称是 。

(3)操作Ⅲ的名称是 ,产品乙是 。

(4)操作II 中温度计水银球上沿x 放置的位置应为
(图a 、b 、c 或d ),该
操作中,除需带支管烧瓶、温度计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 ,收集产品甲的适宜温度为 。

21.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甲酸(HCOOH )进行了如下的实验,以验证其含有醛基,并考察其化学性质,首先做了银镜反应.
(1) 在甲酸进行银镜反应前,必须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2) 写出甲酸进行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同学很成功的做了银镜反应,他肯定没有进行的操作________(写字母): A 、用洁净的试管;
B 、在浓度为2%的NH 3·H 2O 中滴入稍过量的浓度为2%的硝酸银;
苯甲醛
KOH 、O H 2 放置24小时
白色糊状物
水、乙醚 操作I
产品乙 水溶液
乙醚
C、用前几天配制好的银氨溶液;
D、在银氨溶液里加入稍过量的甲酸;
E、用小火对试管直接加热;
F、反应过程中,振荡试管使之充分反应.
然后,同学们对甲酸与甲醇进行了酯化反应的研究:
(4)乙装置中长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甲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甲装置还是乙装置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过程中选用的药品及试剂有:浓H2SO4、甲醇、甲酸还有___、___两种必备用品.
(8)一同学用装有饱和氢氧化钠的三颈瓶接收甲酸甲酯,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请给予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