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

第三章 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


平均速度
体育课跑步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已经在运用着各 种各样的课程资源。例如制作的模型、播放的磁带、
专家的讲座、教师查阅的资料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
是在进行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好”资源
“只有技术含量高的资源,才是好的课程资 源”。
是否高技术产品的利用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内容的 直接来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 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 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 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 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 展的各种资源。
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 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 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第二节 作为课程资源 的教材
一、素材性课程资源
(一)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人格品质; 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 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 和环境,以及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其特点是 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其特点是作 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者来源。又分 为可预设和不可预设的。可预设的如教材,不可预设 的就是动态生成的资源。
教师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说:唢呐、芦笙、口琴……专家听到 “树叶”、“手指”,心中大喜。如果连树叶、手指都能作为音 乐课的资源,那谁还能说没有风琴就不能上音乐课呢?
一、课程资Leabharlann 的内涵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 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 和人力。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和教学 目标的各种因素。
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之间并没有绝对的 界限,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既包含课程的素材,也 包含课程的条件。
(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 物质资源;
无形资源包括学校的氛围、教师的知识经验、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 力、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生成的主题 等。
二、课程资源的类别
(一)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 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 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 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
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 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 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 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 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第三章 课程资源与教学 内容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和类型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具有改进教学内容的意识 学会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课程资源概述 第二节 作为课程资源的教材 第三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课程资源概述
一、什么是课程资源?
众 王老师:课程资源不就是教材吗?
身边的课程资源
案例1
利用日常的器材做实验
力的分解——一次性筷子和橡皮筋支架
摩擦力——纸条提书
弹力——在书本间指压直尺
伯努利方程的验证——吹动两纸片合拢
案例2:主动利用生活中的实验资源
超重、失重 坐电梯
杠杆原理 用20牛顿的弹簧秤称4千克重的物体
三相交流电 到机房观察发电机组
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组织学生到发电厂参观
朱老师:我比较同意马老师的看法,我认为课 程资源就是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 然资源的总合,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 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的资源。
杨老师:我觉得朱老师的看法有点将课程资源 泛化,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 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说 纷 纭
除此之外就是教辅读物、教参、练习册。
李老师:课程资源就是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 房、教室等支撑课程教学的硬件设施、设备。
田老师:我觉得课程资源不仅包括学校的硬件, 还包括一些软件资源,比如教师、学生、校纪校 风等。
马老师:我认为课程资源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一切能够用于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所谓“满眼皆资源、处处是资源”。
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到农村学校调查课程资源问题。老师们说,很 多村小没有配备风琴,音乐课被当然地取消了。
专家请教师们一起思考:是不是没有风琴就不能上音乐课?村中 有哪些资源可以用来上音乐课呢?专家对教师们说:“也许在你 的村庄里,有一位老人,很喜欢拉二胡,我们能不能请他来教学 生欣赏《二泉映月》、《江河水》?还有,当地乡亲们耳熟能详 的民歌、地方戏曲是不是也可以作为教学资源?除了二胡,还有 笛、箫这些民间非常普及的乐器……”
(三)课程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不同的地域,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 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
学校性质、规模、位置、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 办学水平的不同,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发和利用 的课程资源自然有差异。
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不 同,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必然会有所区 别。
2.价值潜在性
同一资源对于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 值。
能否成为课程资源,能在教学中发挥多大作用, 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判断和专业能力。
四、课程资源观
几种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所谓满眼皆资源,处处
是资源。” “课程资源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技术含量
高的资源才是最好的资源。” “只有城市和重点中学才能开发 与利用好课程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