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合与呼吸一轮复习(学生版带答案已整理)

光合与呼吸一轮复习(学生版带答案已整理)

光合与呼吸专题复习A基础知识回顾:一、1、有氧呼吸反应式:第一阶段:反应式场所:第二阶段:反应式场所:第三阶段:反应式场所: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反应式:常见生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反应式常见生物:反应场所:注意: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3、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绝大部分储存在;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散失了。

4、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5、请画出有氧呼吸作用过程图解:二、叶绿体的色素1、色素的功能:;2、分布:________________ 。

3、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几种色素:①叶绿素主要吸收光,包括________(呈_____色)和_____(呈____色);②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光,包括_______(呈_______色)和_______(呈___色)。

三、实验:绿叶中的色素提取与分离:1、原理:①色素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提取..色素用__________溶剂,如_________或②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随层析液扩散速度______,反之。

2、色素提取:①称取新鲜叶片②加少许_______防止色素破坏,加少许________有助于研磨充分,再加无水乙醇。

③迅速研磨,再过滤色素分离:①制备滤纸条;②画滤液细线(画好,待滤液干后再画1-2次,否则层析后滤纸条色素带颜色_________,影响色素分离效果③分离色素:方法:,层析也不能没过滤液细线,因为色素溶于有机溶剂,层析后滤纸条色素带_________,甚至无,影响色素分离效果3、层析的结果:如右图写出相应颜色及色素分离最快的色素:;分离最慢的色素:;最宽色素带:含量最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总反应式: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2、请画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B关于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辨析1.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1)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只进行细胞呼吸,测得数据为呼吸速率(如下图中的A点)。

(2)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3)总(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所有的这块内容都围绕等式展开,包括实验设计)(4)对各点(段)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分析Array①A点:黑暗条件下, 。

吸收的O2的物质的量其释放的CO2的物质的量。

②AB段在较弱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光合作用强度,细胞表现为:。

③B点:细胞呼吸强度光合作用强度,细胞表现为。

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被线粒体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全部被叶绿体吸收。

④BC段在较强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细胞表现为。

⑤考曲线分析(分析两个点的区别)典例1、在CO 2浓度为0.03%、温度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1 klx 时,植物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光照强度为3 klx 时,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是0 mg/(100 cm 2叶·h)C.若在C 点时突然停止CO 2供应,短时间内植物甲的叶绿体中C 3的含量会增加 D .D 点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 2的浓度2.净(表观)光合速率与总(真正)光合速率的微观水平分析图要改,只有字母注m 表示CO 2,n 表示O 2。

(1)呼吸速率①用产物CO 2表示:呼吸速率= ,即线粒体产生CO 2量或“黑暗”条件下细胞或植物体释放CO 2量。

②用底物O 2表示:呼吸速率= ,即线粒体吸收O 2总量或“黑暗”条件下细胞或植物体从外界吸收的O 2量。

(2)总光合速率①用CO 2表示:总光合速率= ,即叶绿体利用CO 2或固定CO 2总量(此为细胞呼吸量与净光合作用量之和)。

②用O 2表示:总光合速率= ,即叶绿体利用O 2的总量(此为细胞呼吸量与净光合作用量之和)。

典例2甲图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乙图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 和N 代表两种气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A.甲图中A 点对应的纵坐标的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 2或n 2B.在甲图中的A 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 3、m 4、n 3、n 4C.在甲图中C 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 2、m 3、n 2、n 3D.甲图中E 点以后,乙图中n 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 1值太低C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测定 分析设置围绕等式1.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O 2产生(或CO 2消耗)的体积(1)装置中溶液的作用: NaOH 溶液 ; NaHCO 3溶液 。

(2)测定原理①在黑暗条件下,甲装置中的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由于NaOH 溶液吸收了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 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 2吸收速率,可代表 。

②在光照条件下,乙装置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由于NaHCO 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 2浓度的恒定,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 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 2释放速率,可代表 。

③总(真正)光合速率= 。

物理误差的校正:为减小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即用 分别进行上述实验,根据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对原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典例3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 ℃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X 溶液为CO 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B.若要测真正光合强度,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 溶液为NaOH 溶液C.若X 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右移D.若X 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2.“黑白瓶”——测透光、不透光两瓶中氧气的剩余量“黑瓶”不透光,测定的是有氧呼吸量;“白瓶”给予光照,测定的是净光合作用量。

“黑白瓶”试题是一类通过净光合作用强度和有氧呼吸强度推算总光合作用强度的试题。

一般规律如下:①总光合作用量(强度)=净光合作用量(强度)+有氧呼吸消耗量(强度)。

②在有初始值的情况下,黑瓶中氧气的减少量(或二氧化碳的增加量)为有氧呼吸量;白瓶中氧气的增加量(或二氧化碳的减少量)为净光合作用量;二者之和为总(真正)光合作用量。

典例4(2016北京朝阳期中,11)下表是采用黑白瓶(不透光瓶—可透光瓶)测定夏季某池塘不同深度水体中初始平均氧浓度与24小时后平均氧浓度,并比较计算后的数据。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水深2 m 处黑瓶中水生植物不能进行水的光解,但能进行C 3的还原C.水深3 m 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ATP 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D.水深4 m 处白瓶和黑瓶中的水生植物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3.“半叶法”——测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生量半叶法的原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而有机物的积累可使叶片单位面积干重增加,但是,叶片在光下积累光合产物的同时,还会通过输导组织将同化物运出,从而使测得的干重积累值偏低。

为了消除这一偏差,必须将待测叶片的一半遮黑,测量相同时间内叶片被遮黑的一侧单位面积干重的减少值,作为同化物输出量(和呼吸消耗量)的估测值。

“改良半叶法”采用烫伤、环割或化学试剂处理等方法来损伤叶柄韧皮部活细胞,以防止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这些处理几乎不影响木质部中水和无机盐向叶片的输送),仅用一组叶片,且无须将一半叶片遮黑,既简化了实验过程,又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

典例5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 cm 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3y-2z-x )/6 g·cm -2·h -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

则M 处的实验条件是( ) 分析设置围绕等式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典例6某研究小组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

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 、B 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 A 、M B ,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速率,其单位是mg/(dm 2·h)。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M A 表示6小时后叶片初始质量-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M B 表示6小时后( )+( )-细胞呼吸有机物的消耗量。

(2)若M=M B -M A ,则M 表示 。

(3)总光合速率的计算方法是 。

(4)本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光合与呼吸专题复习单元质检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以起作用D.酶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2.下图表示物质S在酶E的催化下水解成P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OA.酶E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B.酶E水解的产物是H2O、CO2等物质C.若S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D.若S代表二肽,则E、P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3.对于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4.下列关于酶和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相同B.所有的细胞代谢都需要酶和A TP的共同参与C.酶和A TP 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相同D.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需要多种酶和ATP的参与5.给予从叶绿体分离出的类囊体膜光照,发现能使草酸高铁的Fe3+还原为Fe2+,并有氧气释放。

此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的产物O2来自H2O,而不是CO2C.类囊体吸收光能后,产生O2和还原性物质D.类囊体上的光反应应产生O2,而暗反应使Fe3+被还原6.取生长旺盛的绿叶,利用打孔器打出一批直径为1 cm的叶圆片,将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后,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NaHCO3溶液的培养皿底部,置于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如图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