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教学重
难点
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课堂
模式
六步教学法
教具
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
学案
设计意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学校组织二年级四个班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35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学生观察课件上的主题图,汇报已知信息。
学生交流汇报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算式。
通过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引出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2、你能口算吗?
3、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4、自主尝试列竖式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在小组内探究列竖式计算。
学生上台板演。
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笔算方法。



伸Hale Waihona Puke 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从哪位加起?
学生汇报: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清算理。




1、教材第12页做一做1、2题。
2、教材第13页做一做1、2题。
3、猜一猜蝴蝶后面藏着几。
时间
2014年上期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版本
人教版
备课人
杨微
修订人
审核人
课题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备课节数
第7节




1知识与技能: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能够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3情感、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课堂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例1、问题(略)例2、问题(略)
35+2=37(人)35+32=67(人)
竖式(略)竖式(略)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5、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
学生口算:先算5加2等于7,再算30加7等于37.
学生汇报还可以摆小棒。
学生自己尝试列竖式计算,汇报应注意的问题。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1、课件出示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谁会列式?
2、谁能尝试用笔算进行计算?
3、指名学生上台列竖式计算,并说明计算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