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为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得到有效管理,确保内部审核的有效实施,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分类、分级标准,任职条件,工作范围,评价要求等规则;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的管理。
公司其他体系的内部审核员的管理也可参照本规定相关适用条款执行。
3术语和定义无4职责权限4.1 质量管理部4.1.1质量管理部为公司质量体系内审员的归口管理部门;4.1.2负责制定并适时修订内审员的工作及评价标准;4.1.3根据内部审核业务需求,招募内审员并组织培训;4.1.4根据年度审核策划安排,向内审员下达审核任务;4.1.5组织内审员业绩评价工作。
4.2 人力资源办公室4.2.1负责兼职内审员的岗位管理;4.2.2负责完善内审员审核业绩档案。
4.3 各部门4.3.1向公司推荐本部门具备内审员资质的优秀人才兼职内审员工作;4.3.2协调本部门内审员的工作安排,支持公司质量体系内审的正常运行。
5规则与要求5.1 分类、分级和任职条件分类质量管理体系制造过程产品分级条件加权条件加权条件加权初级1、非技能职 14 级50%1、技术职、技能职、 50%1、技术职、管理50%内审员及以上人员管理职14 级及以职 14 级及以上人上人员员2、取得内审员培训50%2、取得内审员培训50%2、取得内审员培50%证书证书训证书中级1、初级内审员年度60%1、初级内审员年度60%1、初级内审员年60%内审员审核业绩考评合格审核业绩考评合格度审业绩效考评合格2 、年度内参与320%2、年度内参与 5 个 20%3、年度内参与 520%个及以上过程的内/ 次及以上制造过次及以上产品审部审核程内部审核核3、具备参与本部门20%3、具备参与本部门20%3、具备参与本部20%改进活动的经验改进活动的经验门改进活动的经验高级1、中级内审员年度40%1、中级内审员年度40%1、中级内审员年40%内审员审核业绩考评合格审核业绩考评合格度审核业绩考评合格2 、年度内承担330%2、年度内承担3 个 30%2、年度内承担 330%个及以上过程的内/ 次及以上制造过次及以上产品审审组长的经验程的内审组长的经核组长的经验验3、具备参与跨部门30%3、在制造技术方30%3、在产品技术方30%改进活动的经验面,具备参与跨部面,具备参与产门改进活动的经验品改进活动的经验5.2 定员标准5.2.1质量体系内审员一般保持在15—20 人之间;5.2.2制造过程内审员一般保持在10—15 人之间;5.2.3产品审核内审员一般保持在5— 10 人之间。
5.3 工作范围5.3.1一般性审核工作5.3.1.1参与年度审核策划;5.3.1.2参与审核计划的制定;5.3.1.3实施现场审核;5.3.1.4整理审核发现,开具不符合项报告;5.3.1.5参与不符合项整改措施的制定;5.3.1.6跟踪验证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落实执行。
5.3.2审核组长工作5.3.2.1中级及以上内审员可担当产品审核、制造过程审核组长以及体系审核的分组组长;5.3.2.2高级内审员可担当体系审核组长。
5.3.3审核边界5.3.3.1每位审核员应在本岗位的相关业务范围内,选择1-2 项过程作为本人主攻的审核方向,深入研究本过程的审核思路和改善的机会,在不断提升审核能力的同时,也持续促进过程的优化、改善。
5.3.3.2承担的主要审核过程,每 3 年调整一次。
5.3.3.3除见习期的初级内审员外,每位内审员必须能够独立承担某一过程/ 工序 / 产品的内部审核任务。
5.3.4培训与学习5.3.4.1内审员的年度培训计划由质量管理部组织确定,综合性的培训一般不少于 1 次/ 年。
5.3.4.2内部培训的实施由高级内审员担当。
5.3.4.3质量管理部组织至少每 3 个月进行一次正式的全体内审员沟通会议,及时了解大家在业务、学习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5.4 招聘、晋级、淘汰5.2.1每年3月份,质量管理部根据年度审核策划及内审员人员需求,提出内审员招聘计划,在公司相应职级、岗位范围内招聘选择合适的内审员;5.4.2内审员的选聘可由各部门主管推荐产生,也同时接受对该工作感兴趣的员工的自荐。
5.4.3推荐或自荐的员工由质量管理部组织统一的内审员培训,考取内审员资格证书后成为初级内审员。
培训与取证工作一般在每年8 月份前结束。
5.4.4每年9月份,由质量管理部组织内审员审核业绩考评,考评周期为上年度9 月份——本年度 8 月份。
5.4.5审核业绩考评结束后,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内审员的晋级评审。
——综合考评达到高一级别任职条件80%及以上的,晋升为高一级别内审员;——综合考评达到高一级别任职条件60%—— 80%之间的,保持原级别不变;——审核业绩考评不足标准分值60%的,降为下一级别内审员。
第一年的初级内审员,不适用此淘汰条款。
5.4.7综合考评项目参照本规定 5.1执行。
其中,审核业绩考评结果、审核经历由质量管理部提供,改进经历由被考评者本人提供。
审核业绩考评参照本文件 5.5 执行。
5.5业绩考评标准序项目分业绩结果扣分号值初级中级高级1审核经10参与审核次数 / 过程少于 3 次 / 个222历参与审核次数 / 过程少于 2 次 / 个333未参与审核51010未独立承担某一次 / 过程审核的\5\未曾担任审核(分)组长的\\5 2审核前20检查表缺失要素超过30%的468准备检查表缺失要素超过50%的6810未准备检查表的102020 3审核记20不能全部涵盖审核过程、范围、产品的101214录未经受审核方确认的579未标明受审核方亮点及问题的246记录错误较多,模糊不清,不能还原审核信息的101214 4不符合20未对发现的问题开具不符合报告的101214报告报告描述不清,不能确认整改部门、边界范围、整81012改方向的报告未能对应相应条款或管控文件的468 5不符合20未能对本人发现的问题实施跟踪验证的101214整改跟跟踪验证超出计划节点一周以上的81012踪验证结果与实际不符,应付了事的101214未参与本人所发现不符合整改的讨论\1010未参与 1 项及以上跨职能、跨部门不符合整改的讨\\10论6质量管10从未在本部门实施质量体系相关员工培训的555理体系培训课件未加入本部门实际案例的222培训未研发一套使用本部门的质量体系及相关课件\22未参与公司层面(跨部门)的质量体系及相关培训\\3 5.6 激励5.6.1内审员的激励除在级别、荣誉等方面经年度考评予以兑现外,在每次审核结束后给予相应的现金激励。
5.6.2现金激励标准(单位:元)审核员级别初级内审员中级内审员高级内审员审核类别体系 A 类过程100200300内审 B 类过程80100200C 类过程5080100制造过特殊、重点工序80100200程审核一般生产性工序5080100辅助生产性工序305080产品年度计划产品2080100审核临时审核产品80100200注: 1、A 类过程指全部的COP过程;2、B 类过程指 SP、MP过程中可裂解到4 阶及以上活动的过程;3、C 类过程指其他的SP、MP过程。
5.6.3在审核结束后,经由质量管理部部长、受审核方主管、同组审核员、审核组长组成的评价小组评价,根据得分按比例兑现激励标准的50%。
(例,如某一中级内审员执行了一项A 类过程的审核,评价得分为85 分的,获得的现金奖励为:200 元 *50%*85%=85元)5.6.4另外50%的奖励,将在内审员对不符合项跟踪落实结束,确保纠正措施效果得以固化后予以兑现。
5.6.5见习期的初级内审员,不执行本章节现金激励政策。
6相关表单6.1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清单6.2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业绩考评表6.3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综合考评表6.4 审核员现场审核表现评价表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清单序姓名职务/岗位审核领域及级别号体系制造过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业绩考评表姓名级别序号项目分业绩结果扣分值初级中级高级1审核经10参与审核次数 / 过程少于 3次/ 个222历参与审核次数 / 过程少于 2次/ 个333未参与审核51010未独立承担某一次/ 过程审核的\5\未曾担任审核(分)组长的\\5 2审核前20检查表缺失要素超过30%的468准备检查表缺失要素超过50%的6810未准备检查表的102020 3审核记20不能全部涵盖审核过程、范围、产品的101214录未经受审核方确认的579未标明受审核方亮点及问题的246记录错误较多,模糊不清,不能还原审核信息的101214 4不符合20未对发现的问题开具不符合报告的101214报告报告描述不清,不能确认整改部门、边界范围、整改方向81012的报告未能对应相应条款或管控文件的468 5不符合20未能对本人发现的问题实施跟踪验证的101214整改跟跟踪验证超出计划节点一周以上的81012踪验证结果与实际不符,应付了事的101214未参与本人所发现不符合整改的讨论\1010未参与 1 项及以上跨职能、跨部门不符合整改的讨论\\10 6质量管10从未在本部门实施质量体系相关员工培训的555理体系培训课件未加入本部门实际案例的222培训未研发一套使用本部门的质量体系及相关课件\22未参与公司层面(跨部门)的质量体系及相关培训\\3合计得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综合考评表姓名级别考评项目原始得分加权得分业绩考评得分审核经历(自我陈述并附相关证据)改进经历(自我陈述并附相关证据)综合得分审核员现场审核表现评价表姓名级别审核范围评价得分评价意见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