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湛江一模作文解析

2018届湛江一模作文解析

2018届湛江一模作文解析
原题回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自铁道部门推出12306网络订票以来,网购车票已经逐步成为人们购票的主流方式,高峰期比例甚至超过90%。

一位老人想买票去女儿家过春节,但由于不会上网购票且不想麻烦自己的女儿,多次跑火车站买票,每次都早早而来,却失望而归。

当他第6趟来火车站排队买票时,工作人员表示,2月7日连高铁的二等座也已经没有了,“我这里只卖到7日,你要去网上看8日、9日的票”。

工作人员还提出帮助老人购买高铁票或长途汽车票多种建议,但老人未予接受。

后在与执勤民警交谈过程中,这位老人突然做出下跪行为。

这件事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不少网友表示,网上订票着实难为了许多老人;也有人认为,身处网络时代,如果不跟进学习,被淘汰是必然的;还有人对铁路部门的管理提出了质疑。

针对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这是一道事例型材料的作文题,说的还是“一票难求”的故事。

但事例的内容比较复杂,准确地概括出事例的主要内容,有点难度。

材料第一句话说是一个背景,网购火车票已经成了购票的主要方式。

材料第二句话意思的是,老人想到女儿家过春节,因不懂网上购票且不想麻烦自己女儿,自己多次跑火车站购票,无果。

材料第三句话意思很明显,第6次去车站购票的老人,得到的依然是无票的结果。

材料第四句话,老人未能接受工作人员的建议和帮助,也没有购票高铁票或长途汽车票。

材料第五句话,与民警交谈中,老人突然下跪。

事例涉及的主体有老人、工作人员和民警。

这三者中,老人无疑是关键的人物。

因此,我们可以把老人作为主语,对事例进行概括。

“想到女儿家过春节的老人,因不懂网上购票且不愿麻烦女儿,自己多次跑车站都未能买到票。

同时,又未接受工作人员的建议,以致,在与民警的交谈中,突然下跪。


这样概括起来还是有点复杂。

我们还可以进行压缩。

简而言之,不懂网上购票的老人,最终没有买到票。

这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

当然,如果我们要准确地找到写作范围,那么就得结合作文的要求来进行提炼。

材料的第二段,实质上是角度和立意上的提示。

第一类网友,表达出对老人的理解和同情。

第二类网友,表达出一种与时俱进的观点,老人也应该不断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三类网友,则转换了主体,质疑铁道部门的管理。

这段提示了角度和立意,虽然降低了难度,但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比如,第一类网友,就会让学生大谈特谈同情老人的遭遇。

第二类网友,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像会网上购票,就一定能买到票似的。

第三类网友,会让我们走向认为铁道管理部门做的不够好。

个人认为,删掉材料的第二段,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可能更大,学生挖掘的原因也可能更深。

材料的第三段,是关键的段落。

“针对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我们重点要抓住“这一事件”。

前面,我们详细分析了“这一事件”指的是什么,即“不懂网上购票的老人,最终没有买到票。

”这一要求,比较适合就事论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思考”,写成记叙文也是可以的。

这道作文题,涉及到两种购票方式,车站购票和网上购票。

表面上牵涉到老人(旅客)、工作人员(铁路总公司)和执勤民警三方,其实背后讲的是一个供求关系。

春节,一票难求,历来是老大难的问题。

因为这样一个传统节日,一下子客流量剧增,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多的压力。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成本问题。

铁路总公司不可能为了春节旅客的出行,增加很多列车,这会造成淡季的巨大浪费。

所以,错峰出行,汽车出行,飞机出行,甚至拼车出行,更有摩托返乡等多种出行方式,也成了人们的选择。

其实,会不会网上购票都不能保证购票结果。

在供不应求的春节里,车站购票和网上购票,追求的还是一个购票机会的公平。

时间上排队的先后,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准则。

只是现在的排队,大多数时候由车站搬到网上去了。

对于不会网上购票的来说,是有些不利的。

但是从国家的发展来看,购票方式的改进是利大于弊的。

它为国家节省了很多财力和物力。

想当年,室友买一张回内蒙古的火车票,裹着厚厚的大衣甚至是拿上被子,到火车票代售点,站在寒风中,通宵排队买票。

然而,现在,不管你处在哪个山旮旯里,只有一部手机,你就可以提前做好出行安排。

网上购票是一种趋势,对于不会网上购票的人来说,要跟上时代。

实在学不会,也可以让亲友帮忙。

说实在的,材料中的老人有些固执。

归路难,难在一票
每年春节,一票难求都成为人们诟病的老问题。

跑了6趟火车站的老人,都未能买到一张回女儿家过春节的火车票。

真是归路难,难在一票啊。

购票无果的老人,沮丧至极,以致向执勤民警下跪。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大传统节日。

无论万水千山,与亲人团聚是我们一年一度的习俗,也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对于归途心切的人来说,老人的遭遇是值得我们理解和同情的。

但在理解与同情的背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更多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给予或褒或贬的道德评判。

老人何以购票失败,是因为不想麻烦自己的女儿,还是因为未采纳工作人员的购票建议,亦或是不懂网上购票?
只会到火车站排队买票的老人,即便是每次早早而去,却总是失望而归。

老人未能抢购到一张团聚的火车票,最终原因好像都指向了这位老人不懂网上购票。

那么,老人购不到票,真的是因为不懂网上买票吗?其实,不然。

会不会网上购票,都不能保证购票的结果。

火车站、代售点和12306网站,售票时间是同步的。

既然是同步的,为什么火车站常常买不到票。

这是因为网上购票,只要提前输入好身份证等信息,就可以自动抢票。

智行火车票软件,就有这个功能。

热门线路的火车票,往往开售几秒,就被一抢而空。

速度上来说,与网上购票相比,火车站购票是处于劣势的。

但网上购票,也不一定就能保证抢到票。

因为它拼的是网速,谁的网速更快,谁抢到票的机会就更大。

所以,老人购票失败,不能完全归罪于不懂网上操作。

网上购票与车站购票的差别,一是购票方式的不同,二是网上购票的优势在于抢到票的几率要大些。

因此,不懂网上购票的老人,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融入互联网的世界,争取机会上的公平。

网络购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不少财力物力。

即便身处山旮旯里,人们也可以提前为自己的出行做好安排。

寒冬时节,裹着大衣,甚至是棉被,通宵排队买票的场景不复存在了。

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国家进步的表现。

但对于老人说,无论是观念还是知识,可能都让他们感到难以适应。

然而,如果只是
买一张火车票,却大不必犯难,更无需做出下跪这种不得体之举。

网上购票,几分钟的事情。

老人若实在学不会,完全可以请亲友帮忙。

说实在的,老人购票的成功率低,不仅是因为不熟悉网络操作,还有他自身的呆板和执拗。

春节是个什么日子?全中国人民大团圆的日子。

客流量突然剧增,出行旅客动辄几十亿,以致于形成世界上独有的迁徙现象——春运。

这种供不应求的困境,给交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春节期间,铁路总公司可以增开临时列车,但也不能不计成本增加运力。

若是如此,就会造成淡季时资源的巨大浪费。

于是,曲线回家,拼车回家,摩托车返乡等各种能利用的资源和各种能用上的方式,都被归家的人们挖了出来。

而老人实在太过固执,不想麻烦女儿也就算了,连工作人员提供的各种建议也被他拒绝了。

可见,老人购票之难,难在方式的落伍,难在性格的执拗,难在供需的短时失衡。

归路难,难在一票!归途的顺利,寄希望于个人和国家共同的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