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试讲逐字稿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试讲逐字稿

拼音教学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从今天起我们就要每天到学校读书识字学本领,那怎样才会读书识字呢?师: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学好了汉语拼音,就能认识很多字,读很多书,学很多本领。

师:请你们跟我读读这首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师:今天这第一节课呀,我们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音师: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家认识“a o e”三个韵母。

师: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师:哇,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三个字母宝宝就是“a o e”,来,跟老师一起读一遍——“aoe”.师:这三个字母,大家会读了吗?师:嗯,都自信地举起了小手。

师: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来给大家读一读。

声音可真洪亮呀,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a/o/e”。

书写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这三个字母的书写。

师:首先来看“a”,这个字母该怎么写呢。

师:大家看一看我们教材中的插图,是不是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放声歌唱哦。

师:哇,我们的小观察家诞生了,是呀。

你瞧,小姑娘圆圆的头后一条辫子,不就是像“a”的书写吗?师:现在,伸出小手,我们先写第一笔,画一个半圆,之后再画后面的辫子。

诶?你们会了吗?师:大家都很有信心呀。

那现在,大家就在你们的本子上写一个“a”.师: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o.它是不是就是一个圆啊?就像公鸡的叫声“o o o”师:最后一个是e.我们一起看看这只大白鹅,它在水中的倒影,是不是就像e.的书写啊?师:来,跟老师一起念。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ɑɑɑ。

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啼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像个e师:现在,大家把这三个字母一起写一遍。

书写姿势师:对了,你们还记得老师之前说的“书写姿势”吗?师:没错,就是“三个一”。

师:那老师现在就要看看,哪个小朋友的书写姿势是不对的。

师:写字时,要身子端正,眼离笔尖一尺。

师:握笔时,手指握笔处要离笔尖一寸。

师:坐姿上,胸口要离桌子边缘一拳。

师:好了,大家都写完了吗?师:在老师刚刚强调书写姿势的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进行了姿势的调整,以后,在书写时也要保持这个状态哦,这样才能避免近视,同时避免带上小眼镜哦。

师:老师刚刚在下面转的时候呀,发现大家笔顺都写对了呢,看来大家的接受能力都很棒。

纠错师:但是呀,大家a书写的方式可是不太标准呢?师:老师给大家画一个“四线三格”,好,画好了,大家现在认真看老师是怎么书写这个“a”的。

师:首先,在起笔时,我们是由上到下的,但是这第一笔,上面和下面要紧紧顶住中间的两条线,千万不能超出这两条线哦。

来,大家一起写一写。

师:好,我们再来第二笔。

师:在写右边的辫子时,我们也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同样是顶着中间的两条线。

师:这里要注意,辫子的上方要露头哦,而且辫子要弯曲,同时尾巴要翘起哦。

师:来,大家再来写一遍。

师:嗯,这次就非常标准了。

声调师:那现在呀,我们给“a o e”加上声调。

师:首先,请大家看这个图片。

师:哇,这只小熊在干嘛呢?对呀,它在走路。

师:但是这路有平路、有上坡、有下坡。

它们呀,就像我们我们所谓的声调。

师:首先来看第一个,小熊是不是走在一条平平的马路上呀,这就是一声。

也就是——一声道路平又平。

师:如果把一声加在a o e上,我们就读为a o e(一声),来,我们一起读一遍a o e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

小熊是不是上坡了呀,也就是——二声爬坡向高行。

师:那如果加在这三个字母上,我们就读为a o e(二声),来,我们一起读一遍a o e 师:我们的小朋友可真聪明,你们已经猜到接下来是三声了。

师:那,三声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师:我们先来看这只小熊,它是不是先下坡再上坡呀。

也就是——三声山腰落又起。

师:那如果加在这三个字母上,我们就读为a o e(三声),来,我们一起读一遍a o e 师:那最后一个该是什么呀?没错。

就是四声。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只调皮的小熊,在四声里它是不是走了一条下坡路呀,也就是——四声山顶往下行。

师:那如果加在三个字母上,我们该读为什么呢?大家可真棒,没错,就是“a o e。

师:来,我们一起读一遍——a(一声)、a(二声)、a(三声)、a(四声)。

o(一声)、o(二声)、o(三声)、o(四声)。

e(一声)、e(二声)、e(三声)、e(四声)。

师:来,我们再一起念一下声调的记忆口诀。

一声道路平又平——a(一声)o e二声爬坡向高行——a(二声)o e三声山腰落又起——a(三声)o e四声山顶往下行——a(四声)o e带声调书写师:好,现在我们再带着声调书写一遍。

师:这四个声调在书写的时候要在最上面的两条线里。

师:来,跟着老师一起书写。

这回你们会了吗?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韵母宝宝——a o e,既知道了它们的读音,也明白了它们书写,同时学会了带调读。

师:那回到家后,就希望大家把今天的收获展现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里。

师:同学们,下课。

《身边的动植物》作文教学下面开始我的试讲,我试讲的内容是作文教学——身边的动植物。

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要为大家唱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老师一起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师:看来,优美的旋律带动了大家的情绪,很多同学都在跟老师哼唱着。

师:那么,听完这首歌,你们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呢?师:哦,你说,有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

师:嗯,你说还有广阔无垠的草地,老牛在悠闲的哼着旋律,孩子们在自由的奔跑。

师:大家描绘的情景真是太美了,老师也想亲眼去看看这美丽的农村风光了。

师:这是歌曲中对于动植物的描绘。

那么。

在你们眼中的动植物又是怎样的呢?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自己身边的动植物。

(板书:身边的动植物)二、新授师:在上周五,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任务,那就是留心观察你身边的动植物。

现在,谁来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呢?师: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就请你。

师:哦,你想为大家介绍你的好朋友——猫咪。

师:那么,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呢?(稍作停顿)师:你说它的毛色是纯黑的,眼睛圆溜溜的,一旦遇到吸引它注意力的东西,瞳孔就会变得很大,紧紧地盯着对方。

它的叫声是丰富多变,每当肚子饿了,就会冲着你喵喵喵的叫着,如果撒起娇来,还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师:说的可真形象。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她刚刚的描述呢?师:好,就请你。

师:哦,你说她是按照长相、叫声的顺序为我们介绍了猫咪的可爱。

师:你听的可真仔细,非常好,请坐。

师:那在这里呢,老师还要给大家强调一句话,她刚刚说小猫的毛色是纯黑的,如果不睁开眼睛,简直就像一个黑煤球。

师: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师:是的,就是比喻的手法。

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写出了猫咪的毛色。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适当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来为你的文章增光添彩。

师:那除了语言的生动,大家还会发现,她介绍这只小猫时极力的突出了哪个特点?是的,就是可爱。

比如:它的圆溜溜的大眼睛,呼噜呼噜的声音,还有丰富多变的叫声都极力的刻画出了这只小猫的可爱。

师:所以,老师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讲述中,也能抓住动植物的特点去进行描述。

(板书:抓住特点)师: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快站起来吧。

师:嗯,这位同学为我们介绍的是他家门前的牵牛花。

师:和你们见过的牵牛花一样吗?是的,完全相同。

师:在这里呢,老师要表扬一下这位同学。

通过他刚刚的描述,大家会发现,它为我们介绍了牵牛花的花骨朵是怎样一点点变大的,花朵是怎样一点点开放的,傍晚时花朵又是如何并上的。

最后,还为我们介绍了花朵枯萎后的样子。

师:所以,这叫什么顺序?没错,就是时间顺序。

师:而且她之所以能够说得如此形象,也是因为她用大量的时间去观察牵牛花的变化。

师:这就像我们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里面介绍了一位年轻人,也是说他画的鱼格外传神,就好像是游到了纸上一样。

而他之所以能够如此,也是因为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去观察。

师:所以,一段精彩的描绘,一定是建立在细心观察、长期坚持的基础之上。

希望大家也能像他们一样,养成善于观察、坚持观察的好习惯。

师:好,穿红色衣服的女同学,你再来说说。

(稍作停顿)师:哦,她为我们介绍了小草,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师:你的眼睛最闪亮,就请你。

师:哦,你说,这位同学在介绍小草时,为我们介绍了它的生长过程,它是如何破土而出的,又是如何从小小的芽儿变成一株茁壮的小草的。

所以说,她也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没错,也是时间顺序。

(板书:按照顺序)师:不过呀,细心的同学会发现。

刚刚这位同学在介绍小草时,不光为我们介绍了它的生长过程,还介绍了小草不屈不挠的精神。

师:这位同学的见解很独特,思考的问题也很深入。

师:在常人眼中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却引起了她对生命的遐想,老师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进行如此有深度的思考,善于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得启示,这样呀,你们也会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书:获得启示)师:好,老师看到还有很多的同学举起了小手,但是,本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没有办法让每位同学们站起来发言,这该怎么办呢?师:哦,有同学说可以动笔写出来。

那么,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吗?师:嗯,全票通过。

那咱们就动笔写一写吧,大家在写的过程中,希望也能像刚刚那三位同学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顺序去进行描写,如果能在描写中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那就更棒了。

师:好,同学们,开始动笔吧!三、板书设计身边的动植物抓住特点按照顺序获得启示秋天的图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读、会写并理解生字词,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刻画秋天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几幅图画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激发求知欲上课伊始,让学生谈一谈对于秋天的看法,进而引入本篇描写秋天的文章。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探究边读边解决生字词、课文包括几句话、课文描绘了几幅图画。

(2)检查反馈A.生字词a.强调课本中红苹果里面的读音。

b.学生进行组词c.“颊”联系生活释义c.着重强调“灯笼”应读为轻声。

d.纠正“浪”的间架结构。

3、析读课文,质疑问难(1)指明学生回答,课文一共包括四句话(2)学生自主回答,课文一共包括四幅图画,然后小组合作讨论,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图画。

梨树金黄的灯笼到底是什么呢?指明作者富有想象力。

苹果苹果怎么会有脸颊呢?联系生活明确拟人修辞。

稻海什么是稻海呢?教师讲解,创设情境,让学生积累“稻海”这个词语。

高粱结合图片,帮助学生认识高粱。

四、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预习任务。

五、作业( 1 )课下继续学习生字词(2)将学到的四幅图画,讲给爸爸妈妈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