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课标I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山西、河南、陕西、河北、陕西)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高考全国课标卷Ⅰ作文点评: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经验与勇气》这则关于钻石切割的材料,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富于时代气息,社会意义丰富,思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有话可说,是一则可圈可点的好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
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
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
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
写作素材相当丰富,俯拾皆是。
不必说我们改革开放的魄力,当前反腐倡廉的胆气;不必说我们捍卫主权、保卫领土的决心,毅然决然向H7N9决战的豪气,单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积极进取、大胆做事的勇气就足以令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2、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
参考题目:《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狭路相逢勇者胜》《成功源自勇气》《一“勇”天下无难事》、《成功的秘诀》。
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2013年新课标II全国卷高考作文题:(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全国课标卷Ⅱ名师点评(于海生):从生活中挖掘写作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很明显,这道作文题切合了室友投毒事件,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
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所以,在开始以优美抒情的文字抒写同学关系,“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从调查数据起引,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话题显得有话可写。
材料给了多方面可以确定的立意:1、同床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同学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倒序,可以创新书信等体裁。
2、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3、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写法同第二点。
201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爱迪生如何看手机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
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此题围绕对手机的讨论展开,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的特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说,但能够写好绝对需要你有相当的功力。
这种功力不仅体现在文学的积累上,更体现在思考力、分析力和对现实的关注。
“手机”和2009年“隐形的翅膀”,2010年“星空与实地”一样,都是有象征内涵的词汇,考生可首先解析“手机”在信息时代代表的是新媒体、新科技,或者代表着新时代、新的沟通方式、思考方式。
但请各位注意,材料中是两个极有身份特点的人物在发表议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科学家。
科技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举例分析。
杨老师在课上讲过经典例证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手机所代表的科技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对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民主运动和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潮,对西方文学有着强大的推动力,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不停有学生打电话、发微博给我,表示写了文学与科技的关系,运用了我讲“创新与个性”这个命题时的诸多材料,这都是极好的选择。
当然,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表现着对于时代的再现。
发微博、写校内看似是个人行为,但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就像白居易随手而作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中唐的风貌,鲁迅的书信集让我们读到了民国文人的风骨,今天我们在手机上所写给一切都是时代的写照。
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能够有时代的责任感,文以载道,用文字表现真实的情感和响应时代的号召。
关于结合社会现实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结合起来;(2)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3)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是时代的进步、创新的精神,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4)手机所带来交往方式的革新加强淡化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感情;(5)手机所带来观念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特别是手机带来的创造力、创新力,是结合时政极好的角度。
我们曾经在满清王朝的末期吃足闭关自锁、盲目自大的苦头,今天我们手机这样的媒体让我们有机会放眼世界,接触到更新的知识和思想。
这个角度和2013东城二模题目有异曲同工这妙,请看这是我在考前为学生们所写的东城二模例文中关于民族国家、反思自己的例段:其实中华民族并不缺少创造力,无数优美的诗词已经向我展示了古典审美的妙境。
杰出的文人只有春花秋月、夏雨冬霜就可以创造出意蕴深远的诗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传有千古佳句,不是几个单调意象的无序拼凑,而是巧妙运用远近与动静的结合、听觉与视觉的互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画面,使异乡游子读之有感。
(四大名著的例子)作为拥有“四大发明”的古国,今天的我们却在山寨手机上不断地拼凑西方的技术与硬件,在电视节目上不断抄袭模拟国外的创意,甚至很多大学生的学术论文来自于对期刊库中既有学术成果的拼凑或抄袭。
所以十八大提出在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在文化上复兴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的文化复兴。
只能拼凑他人意识的个人与国家都很可能平庸,只有继承“龙”图腾创造性的精神,才能让我们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传承龙的精神,不甘于拼凑的平庸,而要创造性的精神面对未来的学业与人生成为杰出的人才。
当我们即将离开更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高中,步入更高的学府。
我们应充分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正陈寅恪先生所讲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着力于做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的研究者,在我所热爱的学术专业内珍惜韶华、努力投入,多做独立性的思考和踏实的研究。
我相信自己可以将个人微薄的智慧,奉献给正走在文化复兴道路上的祖国2013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___而知之作文试题: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
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考天津卷作文点评*今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上承经典、下接地气、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
“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师说》。
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该题典雅厚重,较为贴近学生生活。
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他们可以联系自身实际,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创新,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
山东卷名师点评(于海生):贴近生活实际,关注求学品格2013年湖南高考作文:我愿意作文是二选一:1、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2、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