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目的对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其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

方法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利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3期)、PubMed(1966-2012年)、EMbase(1974-2012年)、万方期刊数据库(1990-2012年)、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数据(1989-2012年)、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12年)、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990-2012年)和万方会议论文数据库(1990-2012)中有关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Man 4.2软件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作为疗效分析统计量。

结果14个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研究,分别对2个雷公藤联合维A酸试验、3个雷公藤联合迪银片试验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其他临床试验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显示应用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

结论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

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期待科学设计的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文献。

标签:雷公藤;寻常型银屑病;Meta分析;系统评价银屑病是一种具有特征鳞屑性红斑的复发性慢性皮肤病,由于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顽固、影响容貌、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其治疗受到广泛关注。

雷公藤系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全株,又名黄藤、黄藤木、断肠草等,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菌及镇痛作用,常用于风湿性疾病、肾炎、器官移植及皮肤病等方面的治疗[1]。

自20世纪70年代末,即有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报道[2],且目前临床应用广泛。

本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1.1.1 文献类型①比较单用或联合运用雷公藤生药或提取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平行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②文献中凡具有“随机”或“随机对照”或“随机分配”字样者,无论其是否采用盲法进行处理的临床试验;③语种不限。

剔除重复发表文章。

1.1.2 研究对象具有寻常型银屑病的典型皮损,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有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及对雷公藤过敏者。

1.1.3 干预措施①雷公藤生药或提取物(试验组)vs安慰剂组或药物组(对照组);②雷公藤生药或提取物+药物组(试验组)vs.药物组(对照组);③雷公藤生药或提取物+物理疗法(试验组)vs.物理疗法(对照组)。

药物剂型、剂量及疗程不限。

1.1.4 结局指标根据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判断疗效,观察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并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症状、月经周期、肝功能的变化等。

1.2 文献检索电子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3期)、PubMed (1966-2012年)、EMbase(1974-2012年)、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1990-2012年)、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12年)、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12年)、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990-2012年)和万方会议论文数据库(1990-2012年)。

检索词:雷公藤、银屑病、Tripterygium wilfordii、psoriasis。

检索时间:2012年8月。

1.3 资料提取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试验相关数据,主要包括2组患者的基线情况、研究时间、干预措施、结局测量指标等。

而后交叉核对,如遇分歧通过讨论解决或由第三方评价员协助解决。

1.4 质量评价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0.1[3]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意向性分析及随访、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等6方面进行评价。

1.5 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纳入研究首先进行异质性检验,若差异不存在异质性(P>0.10,I2<50%),则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存在异质性(P≤0.10,I2≥50%),则找出异质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如果未找出原因则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

疗效分析统计量采用比值比(OR)表示计数资料,各效应量以95%可信区间(95%CI)表示。

2 结果2.1 文献检索结果通过上述数据库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94篇,其中Cochrane Library 3篇、EMbase 26篇、PubMed 7篇、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35篇、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17篇、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82篇、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7篇、萬方会议论文数据库17篇。

通过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和全文,排除不符合标准及重复文献,最终纳入14篇文献[4-17],全部为中文文献。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所纳入试验均在中国大陆进行,共1 219例患者,均为中国人。

其中3篇研究为3组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11-12,15],本研究只纳入其中联合用药的试验组。

见表1。

2.3 质量评价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0.1[3]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意向性分析等进行评价,见表2。

所有研究均提及随机分组,其中13个研究未具体描述[4-12,14-17],1个研究[1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2个研究[13-14]描述分配隐藏及盲法;2个研究[5,13]提及失访,并进行ITT分析;1个研究[13]质量等级为A,1个研究[14]质量等级为B,12个研究[4-12,15-17]為C级。

2.4 有效率分析2.4.1 雷公藤联合维A酸类药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率分析2个研究[4,16]报道应用雷公藤联合维A酸类药物与单用维A酸药物比较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率。

2个研究具有临床同质性和统计同质性(I2=0.00%,P=0.97)。

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雷公藤联合维A酸药物与单用维A 酸对银屑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4,95%CI(1.56,5.91)],见图1。

2.4.2 雷公藤联合迪银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率分析(见图2)3个研究[6-8]报道应用雷公藤联合迪银片与单用迪银片比较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率。

3个研究具有临床同质性和统计同质性(I2=42.8%,P=0.17)。

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雷公藤联合迪银片与单用迪银片对银屑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88,95%CI(2.18,6.90)]。

2.4.3 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率的描述性研究9个研究[5,9-15,17]由于试验组联合用药种类不同,或者对照组的用药种类不同,故仅进行描述性分析。

1个研究[13]用雷公藤与安慰剂比较,雷公藤优于安慰剂,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2.00,95%CI(8.42,209.58)]。

3个研究[5,10,14]用雷公藤与治疗药物比较,其中1个研究[5]用雷公藤与阿维A比较,阿维A疗效优于雷公藤,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95%CI(0.25,1.03)];1个研究[10]用雷公藤与复方甘草注射液比较,两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6,95%CI(0.28,2.03)];1个研究[14]用雷公藤与复方青黛丸比较,雷公藤有效率优于复方青黛丸,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5,95%CI(1.14,7.65)]。

4个研究[9,11-12,15]用雷公藤与治疗药物合用与单用治疗药比较,雷公藤联合用药组均优于单用治疗药物组,其中1个研究[9]用雷公藤联合复方甘草注射液与单用复方甘草注射液比较,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6,95%CI(0.81,5.22)];1个研究[11]用雷公藤联合红霉素、鳞屑多肽注射液与红霉素联合鳞屑多肽比较,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7,95%CI(0.70,9.48)];1个研究[12]用雷公藤联合红霉素、甘草甜素与红霉素联合甘草甜素比较,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6,95%CI(1.24,6.56)];1个研究[15]用雷公藤联合清栓酶与单用清栓酶比较,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7,95%CI (1.29,12.22)]。

1个研究[17]用雷公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与单用NB-UVB比较,联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单用NB-UV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95%CI(1.70,11.30)]。

见表3。

2.4.4 不良反应分析14篇研究中,除了2篇研究[9,11],均有不良反应报道。

在4篇单用雷公藤临床研究中[5,10,13-14],口服雷公藤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月经失调、转氨酶升高,并有2篇研究[5,13]报告4例患者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退出研究。

3 讨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单用雷公藤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与迪银片、维A酸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加疗效,也可与NB-UVB 联合使用增加有效率。

与传统的治疗银屑病药物比较,雷公藤疗效优于复方青黛丸,与复方甘草注射液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效率低于阿维A。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如表2所示,虽然纳入研究均称随机对照试验,但仅有1个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2个研究描述分配隐藏及盲法,2个研究提及失访,并进行ITT分析;1个研究质量等级为A,1个研究质量等级为B,其余12个研究为C级。

因此,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

在文献检索方面,本研究搜索了发表文献、研究生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但未能检索到其他灰色文献。

受语种限制,文献检索也仅限于中、英文。

因此,系统评价结果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

在纳入的14个研究中,仅有2个研究提及失访,并进行ITT分析,故提示纳入研究可能未按照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实施,存在着实施偏倚。

纳入研究中,有1个研究[13]95%CI幅度较大,考虑因为该研究样本量较小,而且仅有一篇同类研究,因此,存在选择性偏倚的可能性。

本研究中,由于大部分研究联合用药的种类、对照药物的种类不一致,故仅能对部分研究进行合并分析。

本研究提示,运用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以进一步证实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率。

笔者建议:①在进行临床研究前,应进行样本量估算,使研究结果有足够的把握度;②提高方法学质量,需详尽报告研究中随机分配方法和隐蔽分组的实施方法,并采用盲法和安慰剂对照;③药物制剂方面,确定雷公藤药物制剂,应选择目前使用较多的雷公藤多甙片作为试验药,如果选择合并药物或者对照药,也应选取公认的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如维A酸药物;④疗效评价方面,建议选择目前公认的PASI评分法;⑤固定疗程,鉴于银屑病治疗周期较长,中药制剂起效较慢,建议固定3月后判定疗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