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十字会的一些特色
国际红十字会是世界三大组织之一,在推动世界人道主义工作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校红十字会建于1985年,它作为国际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基层的组织,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深入贯彻《红十字法》,积极组织社会救助活动,无偿献血,艾滋病预防宣传,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红十字关爱进社区和加强自身建设发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各项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南京林业大学红十字会秘书长助理团正式成立于2002年4月25日,是新时期红十字会学生会员的领导、管理组织。
助理团自成立以来,管理有效,做事高效,学生干部团结一致,不断推动着南京林业大学红十字会的发展与扩大。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伴随着所有红十字会员的努力和团结协作助理团不断的成长。
我们尽我们的所能去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如今,助理团已具备完善的领导结构,组织广大红十字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活动。
发生洪灾,灾民无家可归时,我们募集衣被,为他们送上温暖;孤寡老人无人照看时,我们坚持轮班上门,主动照顾;医院有病人急需输血时,我们马上赶去捐献血浆;某学生因白血病移植骨髓急需费用时,我们手捧募捐箱,毅然走上街头!
作为我校红会的特色项目,急救队一直担负着校园突发事故的抢救,红十字会员培训;同伴教育工作室担负防艾工作在校园和社区的开展等重要责任。
急救队成立于06年6月初,由红会内部具有高素
质的优秀干事组成,成立至今,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给全校近1500名会员做了相关急救知识的辅导,通过培训考核的会员均拿到了急救员证书;06年9月,考虑到新生入学意外伤害事故多发,在校团委和多方协助下首次进入军训场地,利用军训休息时间教授学生对于突发事故的紧急处理办法,让新生在短时间内学会了四项基本急救技术和心肺复苏术的简单施救方法。
在同学中凡响极其强烈。
青少年防艾工作,特别是大学生防止性病艾滋病问题一直是社会多方关注的问题。
我校校红会和校青协联合发起,在2006年6月中旬共建“南京林业大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工作室”,由红会主要负责日常活动。
2006年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投资、荷兰红十字会主办了国际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此宣传活动中一个重要部分是培训同伴教育青少年主持人。
此活动在中国境内由中国红十字会主办,选择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和上海市作为试点。
其中江苏省内活动由江苏省红十字会主办,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苏州大学和兴科技学院等高校分别承办本校内活动。
我校于2006年8底和10月中旬分两期派出本校红十字会的学生负责人参加由江苏省红十字会主办、中国红十字会同伴教育核心主持人主持的、为期五天的全封闭式培训班。
学员结业之后在各自校内根据省红十字会的安排指导,在全校学生范围内开展同伴教育活动。
面对着这一新兴的产物,我校红十字会力求跑在时代的前列,每学期开展七到八次主题活动。
07年5月又成功启动了“同伴教育苏北计划”首批被选中的志愿者在接受一系列培训之后在暑期将奔赴苏北地区,对外
出务工人员和贫困人群进行艾滋病普及教育,
2006年12月,两支特色队伍强强联手,推出了一台“南京林业大学红十字会急救技能比赛暨预防艾滋病知识问答竞赛”邀请了诸多领导观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从红会创始至今,我们都会不定期的挑选出优秀的干事和红十字会指导老师参加夏令营活动,让会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近几年,南京各大高校相继出现一些同学因患疾病或意外创伤急需大量血液,同学们踊跃献出爱心的事迹。
据相关统计,南京市每到暑期就会出现血库存储不足的现象,临床用血供应形势出现紧张。
可见,充足的血液储备和完善的献血机制是应对很多突发事件的必要条件。
同时义务献血也是控制和预防爱滋病等血液传染病的有力途径。
建立完善的献血应急机制,需要各方的努力和配合;需要同学们的爱心和积极参与。
为此南京林业大学红十字会决定,从2007 年5 月起,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完善的、稳定的献血应急系统,也就是我们的“流动血库”。
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统一招募大批的志愿者,收集他们的相关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长期保存、定期更新、专人负责。
一旦需要,我们南林红十字会将按计划启动应急机制,在规定时间内联系到志愿者,到指定地点参加义务献血。
同时我们对我们的志愿者进行长期的信息跟踪与反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到既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又保证志愿者的个人健康利益及其他需要。
2007年我校筹划以久的流动血库正式投入建设中,在两个月的时间
里,在流动血库筹划小组带领下,红会上下齐心,在学期末的时候流动血库已基本成型。
又是一个崭新的九月,一个崭新的学期,红十字会定会以一个更好的姿态去迎接挑战。
我们热忱欢迎同学们参与到红十字会这个大家庭中来,用你们的热情和青春使红十字这朵鲜花绽放的更加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