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试题2答案
一、填空题
1、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主要分为光学放大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和支架系统三大部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由光源的波长、物镜的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三个因素决定。
2、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光为光源,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光源。
3、倒置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不同在于物镜和照明系统的位置颠倒。
4、电子显微镜按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
5、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包括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四个步骤。
6、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方法有超速离心法、层析和电泳。
7、利用超速离心机对细胞组分进行分级分离的常用方法有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8、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电磁透镜,而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是玻璃透镜。
9、杂交瘤是通过(小鼠骨髓)瘤细胞和 B淋巴细胞两种细胞的融合实现的,由此所分泌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0、观察活细胞的内部结构可选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观察细胞的形态和运动可选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内部结构可采用冰冻蚀刻法。
11、体外培养的细胞,不论是原代细胞还是传代细胞,一般不保持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而呈现出两种基本形态即成纤维样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三、选择题
1、由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一B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称( A )。
A、单克隆抗体
B、多克隆抗体
C、单链抗体
D、嵌合抗体
2、要观察肝组织中的细胞类型及排列,应先制备该组织的( B )
A、滴片
B、切片
C、涂片
D、印片
3、提高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常用的方法有( A )
A、利用高折射率的介质(如香柏油)
B、调节聚光镜,加红色滤光片
C、用荧光抗体示踪
D、将标本染色
4、适于观察培养瓶中活细胞的显微镜是( C )
A、荧光显微镜
B、相差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扫描电镜
5、观察血细胞的种类和形态一般制备成血液( C )
A、滴片
B、切片
C、涂片
D、印片
6、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 A )
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微分干涉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7、分离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的主要技术是( A )
A、超速离心技术
B、电泳技术
C、层析技术
D、光镜技术
8、利用差速离心法可从动物组织匀浆中分离出下列哪种细胞器( B )
A、溶酶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质膜
9、Feulgen反应是一种经典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常用于细胞内( C )
A、蛋白质的分布与定位
B、脂肪的分布与定位
C、DNA的分布与定位
D、RNA的分布与定位
10、要探知细胞内某一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可通过( C )实现。
A、Southern 杂交
B、Northern 杂交
C、Western杂交
D、免疫荧光技术
11、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测定( D )
A、细胞的大小和特定细胞类群的数量
B、分选出特定的细胞类群
C、细胞中DNA、RNA或某种蛋白的含量
D、以上三种功能都有
1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 A )。
A、真核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B、原核细胞无核糖体
C、质膜结构不同
D、细胞形状不同
13、直接取材于机体组织的细胞培养称为( B )。
A、细胞培养
B、原代培养
C、传代培养
D、细胞克隆
14、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用于( D )。
A、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
B、观察活细胞
C、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分
D、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
15、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是通过下列技术构建立( A )。
A、细胞融合
B、核移植
C、病毒转化
D、基因转移
16、适于观察无色透明活细胞微细结构的光学显微镜是( A )。
A、相差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普通光学显微镜
D、偏振光学显微镜
17、动物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情况是( C )。
A、能无限增殖
B、不能增殖分裂很快死亡
C、经过有限增殖后死亡
D、一般进行有限增殖后死亡,但少数情况下某些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获得无限增殖能力
18、细胞融合首先采用的技术是( B )介导的融合。
A、化学试剂
B、病毒
C、电融合
D、融合仪
19、细胞培养时,要保持细胞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最多可传代培养( B )代。
A、10~20
B、40~50
C、20~30
D、90~100
20、正常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常需加入血清,主要是因为血清中含有( C )。
A、氨基酸
B、核酸
C、生长因子
D、维生素
21、cDNA是指( D )。
A、细菌环状的DNA分子
B、质粒环状的DNA分子
C、tRNA的DNA拷贝
D、mRNA的DNA拷贝
22、在杂交瘤技术中,筛选融合细胞时常选用的方法是( C )。
A、密度梯度离心法
B、荧光标记的抗体和流式细胞术
C、采用在选择培养剂中不能存活的缺陷型瘤系细胞来制作融合细胞
D、让未融合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自然死亡
23、动物的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行为是( C )。
A、能无限增殖
B、在有充分营养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C、不能无限增殖,其增殖代数与物种和供体年龄有关
24、从胎儿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传50代,而从成人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传20代,这主要是因为( D )。
A、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没有完全分化
B、体内细胞生长环境在胎儿和成人不同
C、成人的肺成纤维细胞受到凋亡因子的影响
D、细胞增殖能力是受到年龄限制的
25、在普通光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是( B )。
A、核孔
B、核仁
C、溶酶体
D、核糖体
四、判断题
1、亚显微结构就是超微结构。
(√)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约为μm,细胞膜、内质网膜、核膜的厚度,核糖体、微体、微管、微丝的直径等均小于μm,因而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这些结构,并须用分辨率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2、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差别在于后者的放大倍数远远大于前者,所以能看到更小的细胞结构。
(×)
差别在分辨率,而不是放大倍数
3、荧光显微镜技术是在光镜水平,对特异性蛋白质等大分子定性定位的最有力的工具。
广泛用于测定细胞和细胞器中的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等。
(√)
荧光显微镜用于观察能发射荧光的结构。
细胞中有些物质,如绿叶素等,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另外有一些物质本身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
4、生物样品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通常是超薄切片厚度的十分之一,因而切得越薄,照片中的反差越强,分辨率也越高。
(×)
电镜由于使用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的电子束作为光源,因此分辨率小得多。
因为电子束的穿透能力有限,所以切片的厚度必须很小,称超薄切片。
电镜的分辨率通常受制样技术的限制,是超薄切片厚度的十分之一,不能理解为样品越薄,分辨率越高。
5、细胞株是指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细胞发生遗传突变且带有癌细胞特点,有可能无限制地传下去的传代细胞。
(×)
描述的是细胞系的特点。
6、透射或扫描电子显微镜不能用于观察活细胞,而相差或倒置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活细胞。
(√)
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是死细胞,经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相差
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都是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活细胞。
7、酶标抗体法是利用酶与底物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底物在组织细胞中的存在部位。
(×)
酶标抗体法基本原理:通过共价键将酶连接在抗体上,制成酶标抗体,再借酶对底物的特异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于普通显微镜或电镜下进行细胞表面及细胞内各种抗原成分的定位,根据酶标记的部位可将其分为直接法(一步法)、间接法(二步法)、桥联法(多步法)等,用于标记的抗体可以是用免疫动物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最好是特异性强的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
直接法是将酶直接标记在第一抗体上,间接法是将酶标记在第二抗体上,检测组织细胞内的特定抗原物质。
目前通常选用免疫酶组化间接染色法。
8、光镜和电镜的切片均可用载玻片支持。
(×)
电镜的样品被放置在载网上而不是玻片上。
9、体外培养的细胞,一般仍保持机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
(×)
体外培养的细胞,一般不能保持机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而常呈另外两种主要的心态:成纤维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形态。
10、细胞冻存与复苏的基本原则是快冻慢融。
(√)
11、多莉的培育成功说明动物的体细胞都是全能的。
(×)
多莉的培育成功说明动物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