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规范和设计原则:1、建设方与我院签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2、建设方提供的1:500片区地形图(电子版)。

3、我院所作的本工程道路及相关专业设计文件。

4、本工程综合管网方案设计文件。

5、巴南新华片区道路及管网规划资料。

6、我院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7、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8、设计原则:1)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 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3)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4)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5)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6)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9、对方案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排水方案无意见,按综合管网方案执行。

二、工程慨述:龙州湾公共租赁住房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新华村,距离巴南区政府约1.6Km,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渝南大道C段。

项目总用地约96万m2,建设总规模约253万m2,总投资约78亿。

居住户数约3万户,居住人数约7.9万人,容积率3.65,绿地率35%,小区配套有中、小学,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垃圾转运站等。

龙州湾公共租赁住房周边市政道路为围绕公共租赁住房的3条市政道路,将成为龙州湾公共租赁住房进出的主要交通干道,该工程的实施,将为公共租赁房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居民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有效改善片区通行条件,是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本次设计范围是A1 、A2、A4道路。

本次设计范围A1 、A2、A4道路雨水:A2道路雨水有一个出口,位于其与已经修建A3路交叉口处,A2路全部雨水接入A3路雨水管道。

A1道路雨水有一个出口,在规划排水涵洞上方,A1路雨水接入该排水涵洞,A1道路设计起点和终点处交叉口的规划路口西侧和南侧雨水均转输接入本次设计道路,转输汇水面积分别为5.5公顷和4.5公顷。

A4道路雨水有一个出口,在设计道路与渝南大道C段交叉处,雨水全部接入下游已经修建的雨水管道中。

本次设计范围A1、A2、A4道路污水:A2道路污水有一个出口,位于其与已经修建A3路交叉口处,A2路全部污水接入A3路污水管道。

A1道路污水有一个出口,在A1路与规划渝南立交叉口处,A1路污水接入下游污水干管中,A1道路设计起点和终点处交叉口的规划路口西侧和南侧污水均转输接入本次设计道路,转输汇水面积分别为5.5公顷和4.5公顷的污水。

A4道路污水有一个出口,在设计道路与渝南大道C段交叉处,污水全部接入下游已经修建的污水管道中。

沿线考虑到地块雨水接入,每隔150米左右预留了雨水支管且交叉路口处也预留有支管供雨水排入,同时考虑到沿线污水的接入在适当位置预留了污水过街管。

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按专业进行分册共四册:第二册排水工程三、排水现状管线:除了A2路与A3路交叉口和A4路与渝南大道C段道路交叉口处有现状雨污水管,设计范围内无现状排水管线,靠农田或冲沟排除雨水。

四、排水体制及设计规模: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

五、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基本设计参数1)最大控制设计流速:V max=5m/s;最小控制流速:污水管道:V min=0.6m/s;雨水管道:V min=0.75m/s。

2)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3)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

4)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

2、管线布置:雨水系统的收集既要考虑到雨水能顺利地从汇水区域内排出,又要考虑到经济与合理性。

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2)结合道路和地块规划布置,由于道路通常都是地面径流的集中地,所以雨水管渠应平行道路敷设。

3)雨水排出口宜分散布置,以便雨水就近排放,使管线较短,减小管径。

4)雨水口布置应使雨水不漫过路口,因此雨水口布置在交叉路口的汇水点上和低洼处,并适当增设雨水口。

雨水口间距取决于道路纵坡、路面集水以及雨水口进水量,本次设计取值为25~35m,同时检查井间距和雨水口配套布置。

排水管网布置原则:优先考虑布置在人行道上,其管廊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

A1路污水管线单侧布置,在道路南侧人行道下,距路沿石3.0米。

A2路污水管线单侧布置,在道路西侧人行道下,距路沿石1.3米。

A4路污水管线双侧布置在两侧人行道下,距路沿石3.0米A1路雨水管线双侧布置,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下,距路沿石1.5米。

A2路雨水管线单侧布置,在道路东侧人行道下,距路沿石1.5米。

A4路雨水管线双侧布置在两侧人行道下,距路沿石1.5米3、雨水系统1)本工程雨水系统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暴雨流量公式为;Q=Ψ×F×qq=2822(1+0.775lgP)/(T1+MT2+12.8P0.076)0.77式中:Q—计算流量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T=T1+MT2T1:地面集水时间(分钟);一般取5~15分钟,根据重庆市的具体情况,取T1=5分钟F—汇水面积(公顷)P—重现期(年)Ψ—径流系数设计暴雨重现期按汇水面积的大小分别取值:汇流面积小于30公顷的管段:1~3年;汇流面积30~50公顷的管段:5年;汇流面积大或重要地区的管段:5~10年。

折减系数:暗管m=1.2。

径流系数Ψ:综合径流系数Ψ为0.5~0.75,其具体值根据各管段规划地块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综合径流系数取Ψ=0.75。

汇水面积(F)道路两侧分地块计算(ha)。

2)水力计算:A1段K0+2.229~K0+967.498道路北侧雨水管线:A1段K0+0.744~K0+967.487道路南侧雨水管线:A1段K0+967.498~K1+354.674道路北侧雨水管线A1段K0+967.487~K1+359.951道路南侧雨水管线:A2段道路东侧雨水管线:A4段道路西侧雨水管线:A4段道路东侧雨水管线:本设计污水量按用水量依据规划确定计算基准年至2020年,折算系数取85%,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为350L/人.天,人口密度按2万人/平方公里考虑,A1路污水系统按居住人口7.9万人考虑。

本区内工业、企业医疗污水由各个单位自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准排放;生活污水须进行生物无害处理后才能排入本系统。

计算公式如下:Qmax=Qave ×Kz ×K 1 (L/S ) 式中Qmax :设计污水流量(L/S )——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

Qave :最高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 计算 Qave=q ×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 (L/S ) 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85% (L/Cap.d ) K 1:为地下水渗入量取1.1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列表如下: A2路污水管线:A4路东侧污水管线:本次设计污水管道采用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市政污水管道最小管径d400即可满足排放要求。

污水管道应该一次性埋地敷设,不允许项目建成后再增补管道和管廊的情况出现。

5、管材及附属构筑物:1)管材目前许多新排水管材涌现,双壁波纹管、玻璃钢管逐渐得到推广,其流水性能好,耐冲刷腐蚀,安装方便,综合考虑造价、使用功能、安全等各方面问题,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次设计雨水管道小于等于d600的管道按HDPE 双壁波纹管考虑,大于d600的管道按钢筋混凝土管设计(管顶覆土小于7.5米用II 级钢筋混凝土管,管顶覆土7.5~20m 用Ⅲ级钢筋混凝土管)。

管径d300的雨水口连接支管采用II 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管道断面形式:本工程的雨水管道均采用采用圆形断面。

HDPE双壁波纹管人行道上埋深小于4.0m,环刚度SN≥4000N/㎡;人行道上埋深8.0m≥H≥4.0m或设置于车行道下,环刚度SN≥8000N/㎡。

双壁波纹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19472.1-2004)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

国标II级钢筋混凝土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相关规定。

2)接口双壁波纹管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接连接,管道与井壁间采用中介层,加水泥沙浆,中介层材料由厂家提供。

承插头距离检查井不小于1.5米。

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基础较好时其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刚性接口,做法详06MS201-1第28、29页。

对于软土基础接入检查井或涵洞处等构筑物和岩土分界段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排水管段处,采用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当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范围较大时,应在管段上连续设置一个以上的柔性接口,柔性接口部位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应用变形缝分离,做法详06MS201-1第35~36页。

双壁波纹管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采用双橡胶圈承插接口。

双壁波纹管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采用双橡胶圈承插接口,双壁波纹管与检查井的连接可采用“中介层”作法,详见技术规程CECS164:2004。

3)管道基础: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采用砂垫层基础,详细作法参照本设计图册《HDPE 管道基础及接口大样图》。

管顶覆土深度在0.7~5.0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6MS201-1第17页;覆土在5.0~7.5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6MS201-1第19页;对于管道覆土7.5~20米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360°混凝土基础,该基础做法详本次设计的360°混凝土包封大样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