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
1、 根据业主要求,本工程雨水系统只考虑承接路面雨水;污水根据规划要求实施,不考虑路周边建筑物的接入。
2、 设计依据
1、 《由业主提供的区内道路的各道路规划坐标和规划标高》
2、 《业主提供的该片区防洪排涝、竖向及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3、 业主提供的该区域1:1000现状地形图
4、 清远市规划局提供的清远市暴雨强度公式;
5、 道路施工图设计图纸;
3、 设计规范
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
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1998);
7、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64:2004)。
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
9、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
10、 《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GB/T19472.2-2004
4、 标准及参数
1、 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
2、雨水量计算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清远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q-设计降雨强度
·地面集水时间t=10分钟;
·设计重现期 P=2年;
·径流系数:除公共绿地、林地、园地等采用0.25,其余均采用0.7;·汇流面积:8000m2。
3、污水量:本工程规划纳污面积整个小区的生活污水。
五、工程设计
1、尺寸标注:本图尺寸单位除管径以毫米计,其余均以米计。
2、本图坐标和高程系统:分别采用清远市统一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
程系统。
3、本排水工程配合道路工程同步实施。
4、排水管道布置
标准路宽段:雨水管道敷设于中心绿化带内,距道路中心线东侧
1.3米;污水管道敷设于中心绿化带内,距道路中心线西侧1.3米。
5、排水管道设计
(1)雨水管:
· 雨水主管:管径d400~600;坡度i=3~1.8‰;流速
V=1.31~3.08m/s;
· 雨水进水井连接支管:d=300,i=1%,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
(2)污水管:
· 污水重力流管:管径DN600;坡度i=2‰,流速V>0.6m/s。
6、接户井:只考虑承接路面雨水,不做接户井。
7、管材、管道连接及基础
(1)雨水管:采用机制II级钢筋混凝土企口管,管材质量必须满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管道基
础采用120°混凝土基础。
(2)污水管:
污水重力流管:污水管管径(<600)均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
旋波纹管,管径(≥600)采用机制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中粗砂垫层基础(06MS201-2,54)。
(3)管材质量要求:
· 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管材质量必须满足<<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2部分:缠绕结构壁管管材>>GB/T19472.2
要求,管道埋深<5.5m,管材环刚度应不小于8KN/m² ,管道埋深>5.5m,管材环刚度应大于12KN/m² ;所有管道受拉极限强度应不小于80MPa。
· II级钢筋混凝土管:管材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5)管道连接:
· 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采用电熔或热熔连接方式,连接所需的止水圈及短管和带材均由管材厂家配套供应。
· II级钢筋混凝土管d≤1200采用承插式接头;d≥1350企口式接头(具体见排水通用图)。
8、附属构筑物:
· 检查井采用马路甲式(配QT500-7球墨铸铁防盗井盖),井环可等路面成型后再座浆;井底设流槽,井身内外用1:2水泥砂浆
批荡20厚,详见排水通用图;废除的管段管口用1:2水泥砂浆封
堵。
· 井面标高:根据道路设计标高资料设计,施工时以路面设计标高为准,本设计只作参考。
· 井的结构、形状、尺寸及适用要求均见本院通用图;
· 井盖标示:污水、雨水井井盖上需对应有“污水”、“雨水”标注字样。
承载力必须满足:符合GB/T 23858-2009检查井
承载力D400级标准,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
· 雨水进水井:采用平入式双篦雨水进水井,做法详见排水通用图。
· 排气阀井:做法参见给排水图集S146。
六、施工及验收:
1、管道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要求执行。
2、管道敷设方法:污水管道埋深较浅,采用开挖施工方法。
3、沟槽开挖与回填
· 陆地段的沟槽开挖必须满足GB 50268-2008及CECS164:2004的要求。
· 陆地段管道污水管道必须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进行闭水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下一步工序。
· 陆地管段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回填要求:管坑两侧至管顶70cm全部回填石屑,并用水冲实,管顶70cm以上至路基
部分回填原土,密实度要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及<<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164:2004要求。
4、地基处理
地基土承载力要求大于100KPa。
地基土承载力满足要求采用天然地基,地基土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则按照软基处理设计图实施,详
见纵剖设计图及结构大样图,管道地基容许承载力必须达到
100KPa。
5、施工其他注意事项
· 施工前必须核实现场与设计图有否变化,例如新建管道与现状管道各出水口接驳处的位置、规格尺寸是否满足要求,如
与设计图不符,应立即通知设计人员。
· 所有井面标高要求与原地面/设计路面平,图中井面标高只作参考,施工时视地面实际标高调整。
· 施工中管(渠)道与房屋较近时,要进行房屋鉴定,根据所需做好房屋支护,相距现有地下管线较近时必须做好迁移或保护,
确保安全方可开挖施工。
· 支管基础处理及支护形式与主干管相同。
· 工程量表中不包含拆迁和青苗补偿费用且不包括地下管线支护和临拆、恢复费用。
相关单位应对现有管线的保护、改线
和迁移制定可行的方案。
· 施工期间应注意临时导水和排水设施的安排,本工程与旧有已通水管道衔接时,施工方应已确定准备必要的临时导水措
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 施工单位必须熟悉掌握地质勘探资料,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管道埋深及施工季节,考虑切实可行的管坑支护措施及费
用。
6、污水管道安装完毕后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复土。
7、本工程量表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招投标和工程结算依据。
8、其他未尽事宜按相关国家规范及标准执行。
七、安全生产技术要求
1、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应按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施工。
2、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建设、养护、维修工程的作业现场应当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3、穿越河道、铁路、桥梁等特殊重要构筑物的给排水管道在施工前应查明工程场区周边状况,重视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人员、构筑物破坏的安全影响,设计及施工方案需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4、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必须对该道路/地面下的管线进行详细的摸查,相距现有地下管线较近时,须会同相关单位对现有管线的保护、改线和迁移制定可行的方案。
5、给排水管道敷设位置与房屋建筑距离较近时,应对房屋建筑进行鉴
定,根据所需做好房屋支护,确保安全方可开挖施工。
6、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注意临时导水和排水设施,确保施工期间排水顺畅。
7、给排水构筑物内的孔洞,应加设盖板或临时栏杆,防止人、物坠落。
8、检查井内易产生和积累有毒有害气体,下检查井清淤时应通风充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人员才能下去。
9、排水工程因接触污水、污泥等污染物,应注意卫生措施,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10、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1、给排水管道的维护安全作业应严格按照《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和《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
12、其他未尽事宜,应按照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