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
英文题名 The Study on the Carrier s Liability Regime of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关键词承运人责任; 归责原则; 责任限制; 免责事项; 英文关键词 Carrier s liability; The principle of liability; The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Exemptions clause; 中文摘要
承运人责任制度是整个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目前调整海上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主要有三个:《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
这三个国际公约是在不同的航运发展阶段,代表不同利益的国家缔结的,三个公约对于承运人的归责原则、责任范围、责任限制等问题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造成承运人责任制度的立法混乱和冲突,使法律失去了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这对国际航运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极为不利,并且这三个国际公约也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航运业和航海技术的现实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受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委托,国际海事委员会起草了新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统一法》建议稿草案。
本文正是以此为目的,从承运人责任的界定入手,从法理的角度分析了承运人责任原则和责任制度,同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承运人的法定义务、责任期间、责任限制与免责、迟延交付等加以阐述,分析相关法律条文的意义,对学术界在不同时期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梳理、批判,并就该问题相关法律条文的立法原意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法律的真实运作状况进行描述与评析。
结合国际航运业和航海技术发展的现实要求,国际贸易运作方式的更新和转变,参照发达国家承运人责任制度的... 英文摘要 The carrier s liability regime is the core and bedrock in the legal system of whol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The current majo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are Hague Rules,Hague-Visby Rules and Hamburg Rules,which have great difference in principles of liability,liability scope and liability limitation simply because they are the results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navigation and different countries interests.These differences lead to legal confusion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1章概述 11-
18 1.1 研究背景 11-13 1.1.1 研究目的 11-
12 1.1.2 研究意义 12-13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16 1.3 创新之处 16-18 1.3.1 论文的结构 16-
17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17-18 第2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贵任的界定 18-34 2.1 承运人责任主体 18-
24 2.1.1 承运人识别的原则 19-20 2.1.2 契约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的区分 20-23 2.1.3 承运人识别的立法解决 23-24 2.2 承运人责任范围 24-28 2.2.1 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24-25 2.2.2 承运人的法定义务 25-
28 2.3 承运人责任原则 28-32 2.3.1 严格责任制
29 2.3.2 不完全过失责任制 29-30 2.3.3 完全过失责任制 30-32 2.3.4 我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
32 2.4 本章小结 32-34 第3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之法理分析 34-46 3.1 承运人责任原则之演变原因 34-
39 3.1.1 原因之一——私法公法化 34-
36 3.1.2 原因之二——公共运输的自身特点 36-
37 3.1.3 原因之三——国际贸易与公共运输发展的关系 37-
38 3.1.4 原因之四——船货双方的利益平衡 38-
39 3.2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法律特征 39-43 3.2.1 责任的强制性 39-40 3.2.2 责任的限制性 40-
42 3.2.3 责任的不对等性 42-43 3.3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研究价值 43-45 3.3.1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法律价值 43-44 3.3.2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实践价值 44-45 3.4 本章小结 45-46 第4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的责任限制与免责问题 46-
54 4.1 承运人责任限制问题 46-49 4.1.1 责任限制的规定及问题 46-47 4.1.2 责任限制权利的丧失 47-
49 4.2 承运人免责问题 49-53 4.2.1 承运人的一般免责事项 49-50 4.2.2 承运人的特殊免责事项 50-
53 4.3 本章小结 53-54 第5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迟延交付责任的问题及解决 54-65 5.1 承运人迟延交付的涵义 54-
56 5.1.1 迟延交付的相关规定 54-55 5.1.2 迟延交付规定的法律依据 55-56 5.2 承运人迟延交付责任规定的缺陷56-61 5.2.1 迟延交付定义的缺陷 56-
60 5.2.2 责任限额规定的缺陷 60-61 5.3 承运人迟延交付责任规定的完善建议 61-64 5.3.1 以诚实信用原则修正现行法规定 62 5.3.2 以司法解释弥补现行法不当规定 62-63 5.3.3 参照国际公约消除现行法漏洞
63 5.3.4 对迟延交付责任限额的修改建议 63-64 5.4 本章小结 64-65 结论 65-66 参考文献 66-70 3.1 承运人责任原则之演变原因 34-39 3.1.1 原因之一——私法公法化 34-
36 3.1.2 原因之二——公共运输的自身特点 36-
37 3.1.3 原因之三——国际贸易与公共运输发展的关系 37-
38 3.1.4 原因之四——船货双方的利益平衡 38-
39 3.2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法律特征 39-43 3.2.1 责任的强制性 39-40 3.2.2 责任的限制性 40-
42 3.2.3 责任的不对等性 42-43 3.3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研究价值 43-45 3.3.1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法律价值 43-44 3.3.2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实践价值 44-45 3.4 本章小结 45-46 第4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的责任限制与免责问题 46-
54 4.1 承运人责任限制问题 46-49 4.1.1 责任限制的规定及问题 46-47 4.1.2 责任限制权利的丧失 47-
49 4.2 承运人免责问题 49-53 4.2.1 承运人的一般免责事项 49-50 4.2.2 承运人的特殊免责事项 50-
53 4.3 本章小结 53-54 第5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迟延交付责任的问题及解决 54-65 5.1 承运人迟延交付的涵义 54-
56 5.1.1 迟延交付的相关规定 54-55 5.1.2 迟延交付规定的法律依据 55-56 5.2 承运人迟延交付责任规定的缺陷56-61 5.2.1 迟延交付定义的缺陷 56-
60 5.2.2 责任限额规定的缺陷 60-61 5.3 承运人迟
延交付责任规定的完善建议 61-64 5.3.1 以诚实信用原则修正现行法规定 62 5.3.2 以司法解释弥补现行法不当规定 62-63 5.3.3 参照国际公约消除现行法漏洞
63 5.3.4 对迟延交付责任限额的修改建议 63-64 5.4 本章小结 64-65 结论 65-66 参考文献 66-70 3.1 承运人责任原则之演变原因 34-39 3.1.1 原因之一——私法公法化 34-
36 3.1.2 原因之二——公共运输的自身特点 36-
37 3.1.3 原因之三——国际贸易与公共运输发展的关系 37-
38 3.1.4 原因之四——船货双方的利益平衡 38-
39 3.2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法律特征 39-43 3.2.1 责任的强制性 39-40 3.2.2 责任的限制性 40-
42 3.2.3 责任的不对等性 42-43 3.3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研究价值 43-45 3.3.1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法律价值 43-44 3.3.2 承运人责任制度之实践价值 44-45 3.4 本章小结 45-46 第4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的责任限制与免责问题 46-
54 4.1 承运人责任限制问题 46-49 4.1.1 责任限制的规定及问题 46-47 4.1.2 责任限制权利的丧失 47-
49 4.2 承运人免责问题 49-53 4.2.1 承运人的一般免责事项 49-50 4.2.2 承运人的特殊免责事项 50-
53 4.3 本章小结 53-54 第5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迟延交付责任的问题及解决 54-65 5.1 承运人迟延交付的涵义 54-
56 5.1.1 迟延交付的相关规定 54-55 5.1.2 迟延交付规定的法律依据 55-56 5.2 承运人迟延交付责任规定的缺陷56-61 5.2.1 迟延交付定义的缺陷 56-
60 5.2.2 责任限额规定的缺陷 60-61 5.3 承运人迟延交付责任规定的完善建议 61-64 5.3.1 以诚实信用原则修正现行法规定 62 5.3.2 以司法解释弥补现行法不当规定 62-63 5.3.3 参照国际公约消除现行法漏洞
63 5.3.4 对迟延交付责任限额的修改建议 63-64 5.4 本章小结 64-65 结论 65-66 参考文献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