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年度水文地质预报

2018年年度水文地质预报

叙永县新房子矿业有限公司2O18年度地质预测预报一、预测预报的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矿井地质规程》;3、《矿井水文地质规程》;4、《煤矿防治水规定》;5、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35地质队2016年10月提交的《四川省叙永县后山井田新房子煤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6、新房子煤矿2018年度采掘计划二、预测预报范围回采工作面:11524、12324、11424、12124、12524;掘进工作面:1060m标高运输巷、11125运输巷、11125上回风巷、11125下回风巷、11424工作面切眼、12524运输巷、12524东回风巷、12524对拉工作面切眼、12324对拉工作面切眼、12724运输巷、12724工作面切眼、12224西回风巷、12224运输巷、12224东回风巷、12224西工作面开切眼。

采掘工作面对应的地表。

三、地表情况1、一采区采掘工作面对应地表是四、煤岩层情况五、地质构造六、水文地质2018年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布置情况:根据2018年采掘接替计划布置情况, 2018年计划布署2个回采对拉工作面生产,即一采区11524回采对拉工作面、和二采区12324回采对拉工作面,预计11524对拉采煤工作面于2018年5月中旬回采结束,从2018年6月开始搬家至11424采煤工作面回采。

12124对拉采煤工作面于2018年4月回采结束,从2018年5月开始搬家至12324对拉采煤工作面回采,预计2018年9月底回采结束,从2018年10月开始搬家至12524对拉采煤工作面回采。

2018年计划布置6个掘进工作面,其中:开拓掘进工作面1个,准备掘进工作面5个,开拓巷道:1060标高运输巷45m(包括煤仓2个)、通风联络巷25m;准备巷道:11125运输巷275m、11125上回风巷215m、11125下回风巷257m、11424工作面切眼95 m、12524设备道55m、12524运输巷255m 12524东回风巷240m 、12524对拉工作面切眼190 m 、12324对拉工作面切眼190 m 、12724设备道65m、12724运输巷330m 、12724工作面切眼95 m、12224西回风巷575m、12224运输巷580m、12224东回风巷200m、12224西工作面开切眼90m。

矿井瓦斯等级:根据泸州市安监局《关于2016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测定)结果的批复》(泸市安监[2017]93号,新房子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2.40m3/min;相对涌出量:11.30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47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6.92m3/t)。

煤尘爆炸及自燃倾向性:根据四川铸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6月5日提交的《叙永县新房子矿业有限公司C19、C24 、C25煤层煤尘爆炸及自燃倾向性报告》,C19、C24、C25煤层均无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为Ⅲ类,不自然。

瓦斯抽采:矿井委托四川铸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进行了二采区瓦斯抽采论证,提交了《叙永县新房子矿业有限公司二采区瓦斯抽采论证报告》和《叙永县新房子矿业有限公司二采区移动瓦斯抽采设计》审查结论为:矿井不具备建立固定瓦斯抽采系统,同意《叙永县新房子矿业有限公司二采区移动瓦斯抽采设计》通过审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备用移动瓦斯抽采设备,井下遇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发生变化,瓦斯涌出异常时,立即使用移动瓦斯抽采设备抽采瓦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根据本矿及邻近矿井以往开采资料,本矿属地温正常区,井下地温无异常现象。

矿井涌水量较小,煤层干燥,主要水源为裂隙水,矿区及周边发电站大堰沟生活用水,依赖于井下裂隙水。

工业广场防洪沟能满足排泄20年一遇的暴雨水。

冲击地压:根据我矿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内容(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叙永县新房子矿业有限公司新房子煤矿整合工程修改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川煤监审批【2014】141号、初步设计(修改)批准文号川经信煤炭函【2014】410号),我矿无冲击地压危险因素。

2、煤与瓦斯突出:根据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7月18日提交的《叙永县后山镇新房子煤矿C19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中(报告编号:09-SC-16)我矿不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因素。

水文地质:根据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五年五月编制的《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新房子矿业有限公司新房子煤矿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13m3/h,最大涌水量8.29m3/h。

矿井水患危险性等级为Ⅲ级(较危险)中等。

6、矿区构造矿区位于古蔺复式背斜北翼西段的次级构造——大安山向斜南翼,总体呈一北东~南西向展布的单斜构造,地层倾向320~335º,倾角6~23º。

矿区内次级褶皱及断层不发育。

地表仅了发现F2断层,该断层位于核实矿区范围东部边界附近的长兴组(P2c)地层中,走向NW84 º,倾向NE,倾角48 º。

断层由东延入区内仅50余米即消失,切割了P2c、P2l地层,造成了P2c、P2l地层重复,落差64 m。

该断层位于矿区边缘地带,对区内矿层破坏作用不大。

据在矿井生采过程中,还揭露有数条规模较小的隐伏断层,但对矿层开采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型。

区域地层按1978年《西南地区区域地层表》划分,井田所在区域地层属黔北川南分区遵义南川小区和筠连镇雄小区及四川盆地分区泸州小区的接壤部位,出露最老地层为寒武系中统高台组,最新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其间缺失志留系上统、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

区域内出露地层见表2-1。

表2-1 区域地层简表7、矿区地层岩性矿区所在的区域地层属黔北川南分区遵义南川小区和筠连镇雄小区及四川盆地分区泸州小区的接壤部位。

矿区附近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最新地层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第四系零星分布在沟谷及低洼地带,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一、第四系(Q)主要由坡、残积和冲、洪积的杂色粘土、砂粒和砾石等构成,多分布在坡麓、低洼地及沟谷地带,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厚度0.3~11m,一般2~5m。

与下伏各地层不整合接触。

二、三叠系(T)矿区及附近出露的主要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下统飞仙关组(T1f):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四段。

㈠第四段(T1f4)主要为紫、紫灰及绿灰色含钙泥岩、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2~3层浅灰色薄层灰岩、泥灰岩。

平均厚44m。

㈡第三段(T1f3)主要为紫红色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夹数层薄层泥灰岩、钙质泥岩,底部为黄绿、灰绿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夹泥灰岩。

平均厚85m。

㈢第二段(T1f2)上部为浅紫灰色薄层状含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砂质泥岩;下部为紫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夹砂质泥岩、生物碎屑灰岩。

平均厚156m。

㈣第一段(T1f1)顶部为灰色中厚层状鲕粒灰岩;上部为灰、浅灰色薄层状灰岩夹薄层砂屑灰岩,及灰色中厚层状含砾屑灰岩;中部夹薄层状黄灰色泥灰岩,风化后似钙质泥岩,一般厚度小于1m;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粉晶、微晶、细晶灰岩、泥灰岩、钙质泥岩和粉晶灰岩;底部有0.05m黄白色水云母粘土岩。

平均厚120m。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三、二叠系(P)(一)上统长兴组(P2c)为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生物碎屑微晶、粉晶灰岩,含少量燧石;底部夹薄层状泥灰岩。

平均厚45m。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二)上统龙潭组(P2l)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含煤岩系。

主要由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粘土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顶部夹0~3层薄层状泥灰岩、生物屑泥灰岩;底部为全区稳定的硫铁矿层。

含煤5~13层,其中全区可采和大部可采3层;含硫铁矿层1层,全区可采。

平均厚107m。

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

本矿井准采煤层为3层,分别为C19、C24和C25煤层,其中C19、C25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C24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

3层煤层均位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下部。

(三)下统茅口组(P1m)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局部含燧石结核;底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钙质泥岩、薄层状泥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

平均厚259m。

8、矿区其它特殊地质因素矿区不存在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构造“天窗”等地质危害情况。

含水层及隔水层(1)区域含水层区域含、隔水层主要复合含水层组特征区内含、隔水层相间产出,其特征详表2-2。

本矿井所采的C19、C24和C25煤层均位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下部,该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粘土岩夹煤层,裂隙不发育,是良好的隔水层。

表2-2 区域含、隔水层特征表矿区内二叠系、三叠系含、隔水层相间出露,现将矿区主要含、隔水层特叙述如下:(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四段(T1f2-4):该段地层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外围。

岩性主要以暗紫、紫、绿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和薄层粉砂岩、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为主。

地表横向沟谷发育,切割较深,沟谷间多呈浑圆状猪背山脊,沿走向则形成串珠状山脊,是矿区地表的分水岭。

该段地层浅部风化裂隙发育,透水性强,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补、排速度快;深部裂隙减少含水性弱,视为相对隔水层。

(2)飞仙关组一段(T1f1):上部岩性为灰岩、泥灰岩。

多形成陡坡地形,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条件较差,地表未见出露泉井,富水性较弱,属以溶蚀裂隙为主弱~中等含水层。

下部主要由泥质粉砂岩、泥灰岩、钙质泥岩组成。

该段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差,风化裂隙发育,动态变化大,泉水干旱季节流量减小甚至干枯,属浅部风化裂隙水,含水性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综上所述,该组地层富水性较弱,属以溶蚀裂隙为主弱~中等含水层。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呈条带状分布在矿区南部的斜坡上。

主要由石灰岩夹薄层砂质泥岩组成。

地表多呈悬崖陡坎,浅部裂隙极为发育。

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条件较差。

该段与上覆的飞仙关组地层风化裂隙有一定的水力联系,裂隙较发育,储运条件较佳。

该段地层岩溶及裂隙较发育,其发育程度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在浅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发育有岩溶管道。

综上所述,长兴组灰岩岩溶及构造裂隙较发育,但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显示储集型的特征,富水不均,为弱~中等岩溶-裂隙含水层。

矿井可采煤层为C19、C24和C25煤层。

根据GB12719-91标准计算,冒落带Hc最大高度为0.55~4.95mm;导水裂隙带(含冒落带)最大高度为7.56~18.76m。

Y4煤层上距长兴组灰岩距离78.69m,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未达到长兴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故该含水层属间接充水层。

(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该组地层分布在矿区南侧。

岩性为砂质泥岩、粘土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以及炭质泥岩、煤层和硫铁矿层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