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定量认识化学变化(2)主备人:马树国审核:
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化学反应方程式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能独立分析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补充栏
一、课前预习检测
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讨论:(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成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
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02======CO2
三、师生互动,导学达标
[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①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
学方程式;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并标明“↑”、“↓”。
(说明“△”、“↑”、“↓”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
[教师活动]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清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 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师活动] 讲解C+O2=====CO2的含义:(1)
(2)(3)
[学生活动] 学生练习,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四、当堂训练
(1)Al+02→A1203
(2)Fe+O2 → Fe304
(3)CO+02───→C0
(4)H2+02───→H20
(5)HgO──→Hg+02
(6)KMn04──→K2Mn04+Mn02+02
(9)C2H2+02───→C02+H20
五、学习体会,课堂小结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及其书写
六、作业布置
练习与实践:P 101 : 1
七、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