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最新备课课件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最新备课课件

最新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备课课件
课题一:概论
概述
一 了解什么是建筑 • 有人类历史便有建筑,建筑总是伴随着人类共存。从建筑的起源发展到
建筑文化,经历了千万年的变迁。有许多著名的格言可以帮助我们加深 对建筑的认识,如: • “建筑——是艺术之母--W·克瑞恩(Crane)
是石头的史诗,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雨果 是居住的机器--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不是艺术,它首先考虑的一定是不同项目的要求。建筑物必须有功 能性--扎哈.哈迪德 不是房子—王贵祥 是城市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自传 是凝固的音乐 是立体的山水画
• 建筑——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 影剧院、体育馆等。 构筑物——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如水塔、蓄水池、烟囱、 贮油罐等。
• 我国的建筑方针是全面贯彻实施“适用、安全、经济、美观”。这个方 针又是评价建筑优劣的基本准则。
三 什么是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 供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建筑物。除解决好面向广大群众的活动和特殊 要求的问题外,其建筑风格、规模、形体和美观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要起到丰富城市面貌,改善地区环境的作用。--《中国土木建筑百科 词典·建筑》
建筑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它既有独具一格的一面,又有一 定的滞后特点。远没有绘画,雕刻,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形式 那麽敏感。但是建筑又能跨越时代,沉淀出某个时代的艺术特色。 因此有人把建筑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历史教科书”。
(2)我国梁思成先生《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曾作过精辟论述。
1、“适用、经济、美观”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建筑方针--- “适用、经济、美观”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 (Vitruvius,DeArchitectura Libri Decem)中,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 备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坚固、美观。
“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 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 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
建筑的目的在于空间。这可以从人们对建筑物质和精神两方 面的需求加以佐证:
1.物质方面的需求
建筑的起源是原始人类为了遮蔽风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 侵害而造的赖以栖身的场所,人们建造房屋总有其具体的目的和 使用要求,获得实用的空间是主要目的之一,这就是建筑的功能 性。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设计建造房屋的过程,就是根据需求 划分出大小不同的空间,并对其加以分隔和围护,一切建筑都是 从这种需要产生的。
在上述居住、公共和工业三大建筑类型中,公共建筑是人们 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其涵盖的社会内容是最丰 富的,所包括的建筑类型也是最多的,通常可分为如下十种类型:
商业建筑 文教建筑 办公建筑 体育建筑 医疗建筑
交通建筑 邮电建筑 展览建筑 纪念建筑 景观建筑
六、公共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公共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因而它
七、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若干概念及辩证关系
1、正确理解“建筑”的含义
a、 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建筑?
建筑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其涵盖的内容非常 的广泛。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把建筑看成是一种人造 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环境在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的基 础上,还应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要求。
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 想科学性的艺术。
2 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曾对适用、经济、 美观的问题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适用’是首要的要求,因 为归根到底,那是建造房屋最主要的目的。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坚固’
的要求,因为‘坚固’的标准首先要按‘适用’的要求而定。‘经 济’……它是一个以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时间为最大多数人取得 最大限度的‘适用’(以及美观)的问题,……”。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通过对上述 问题的分析,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公共 建筑设计中具有共性的功能关系与空间 组合的问题。其他诸如建筑空间的大小、 朝向、形状、日照、供热、通风、采光、 照明等问题,也应在设计中予以充分的 重视,本课程由于时间所限无法之一详 细论述。
4、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建筑艺术不象其它艺术形式那样直接,而是蕴涵于整个空间与 环境中,空间的艺术感染力由建筑环境的总体构成来传递。
多年来,在实践中我们已摸索出了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 相互约制、相互协调和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这要视建筑性质、 建筑环境、地方特色、审美要求及投资标准而定,绝不能过分地 强调某一方面,使三者关系失调,导致不良的后果,因而也是不 可取的。因此,在功能关系合理,且在工程技术、物质条件和投 资标准的具体情况下,创造出高超的艺术形式,同样是公共建筑 创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指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 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二 建筑的英文表达 • 建筑Architecture • 房屋House • 建筑物Building • 结构物Structure • 建筑物Construction • 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
4 按耐久年限分类 ①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②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③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月于次要的建筑。 ④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5 按建筑风格分类
• 古罗马建筑
•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 浪漫主义建筑
• 巴洛克建筑
功能关系分析 环境背景特色 总体规划布局 结构形式选择 体形空间组合 造型艺术创作 技术经济分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这门课程将着 重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力 求运用一般性的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 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从中了解 到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从而获得指导实践、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 建筑的分类 1 按使用性质分类
在文明社会中,建筑不仅是人们遮蔽风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 侵害而建造的赖以栖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 的功能载体。由此,我们一般将建筑分为三类:
1、居住建筑(住宅,宿舍) 2、公共建筑(类型较多) 3、工业建筑(厂房、仓库)
建筑——生产性建筑(工业、农业建筑) ——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在这里建筑首先被定义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强调是受科学 技术因素所制约的艺术。
b、建筑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问:一座桥梁和一幢房屋的区别在哪 里?实际上他们疑问的是:建筑的本质究竟是 什么?
在建筑学界古往今来流派众多,风格迥 异,但对这个问题却有着基本相同的认识: 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 筑的空间性。
2 按高度分类 ——总高度超过24m的为高层(但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 ——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的称为超高层建筑。 3 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①生土—木结构 ②砖木结构 ③砖混结构:用砖墙(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
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称为砖混结构。 ④钢筋混凝土结构 ⑤钢结构
• 现代主义建筑:理性主义建筑(包豪斯校舍)、技术精美主义建筑(巴塞罗 那博览会德国馆)、粗野主义建筑(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典雅主义(世贸 中心)、高技派(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地方性与人性化建筑(珊纳特赛 罗镇中心 )
• 后现代主义建筑:(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
五 公共建筑的分类(按用途分类) • 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科技(研)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 • 商业建筑(如商场、超市、购物中心、金融建筑等) • 文教建筑(学校,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等) • 医疗建筑(医院、疗养院,诊所 ) • 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 • 交通建筑(如机场、车站,旅客站,水运码头建筑等) • 体育建筑(体育馆等) • 演出建筑(剧院,电影院,音乐厅,歌剧院) • 纪念建筑(纪念馆、纪念堂,纪念碑等) • 展览建筑(博物馆等) • 景观建筑等(风景园林或城市景观建筑)
贝聿铭
3、建筑与功能的关系
在建筑中,功能一般表现为建筑的内容,而空间 则体现为建筑的形式,因此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可以用 哲学上“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原理来加以解释, 一方面功能决定着空间的形式,另一方面,空间的形 式又对功能具有反作用。
公共建筑功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为: a、功能分区 b、人流疏散 c、空间组成 d、室内外环境的关系
建筑空间可以看作是受功能要求制约的实用空间 和受审美要求制约的视觉空间的综合体。虽然并非所 有的建筑空间都能够达到艺术创作的高度,但至少应 该满足人们起码的精神感受,给人们以视觉上和感官 上的愉悦,这就要求人们在创造建筑空间时,必须遵 循美学原则来构思设想,直至把它变为现实。
由于美学本身高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人的审 美观念则有着很大的差异,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形式 美学究竟有没有原则呢?答案是肯定的。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它是人们从事各 种活动的功能载体,一切文化现象都发生其中,同时建筑既表达着自 身的文化形态,又比较完整地反射出人类的文化史。
同时,建筑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也就必然映射着人与人的 集合——社会,人类社会的各种特征都会在建筑中有所反应。因此建 筑的审美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到文化、宗教、民族、地域等 多方面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自然条件的不同,使得世界各地、 古今中外的建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是一项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等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工 作。
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
总体规划布局 环境背景特色 功能关系分析 体形空间组合 结构形式选择 造型艺术创作 技术经济分析
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确立正确 的创作思想和方法,恰当地处理好 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等方面之 间的关系,这是是做好公共建筑设 计的基础。同时,还需要考虑地区 特点、自然条件、环境特色、民族 传统、审美观点、规划要求等不同 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共建筑设计 的过程,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 面而又统一地解决矛盾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