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廉洁修身考试定于17周周一。
考试形式为随堂闭卷论文。
论文不少于1000字,要求论题明确、论证符合逻辑、文字表达流畅。
注意考试期间不可参考、抄袭任何资料,请同学们按照今天老师复习的题目提前整理思路(很可能从中出题)。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参考题目:
1.大学生廉洁修身“知与行”的矛盾分析。
2.关于中国实施“高薪养廉”的思考。
3.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
4.试论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谈谈你对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思考。
6.驳“腐败有益论”。
7.谈谈你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
8.谈谈你对“潜规则”的看法。
9.谈谈你对“高官无隐私”的理解。
10.谈谈廉洁修身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11.大陆如何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反腐经验。
12.“巨贪”该不该杀?
13.如何看待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
14.“廉洁文化进校园”之我见。
15.对构建廉洁社会的思考。
16.论“廉洁是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
(如有遗漏请谅解,欢迎补充。
)
1.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工具,在反映民意、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具备的特点。
因此,网络反腐也具有与其他反腐方式不同的特点。
(一)公开性、透明性这是网络反腐最大的优点之一。
(二)快捷性、高效性(三)隐蔽性、低成本(四)直观性、互动性三、网络反腐好处:政府反腐的有效、有益补充目前,我国的网民数已近亿,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
随着网民人数的迅猛膨胀,网络监督力量势不可当。
纵观网络反腐事件,网络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在纪检部门介入后,网民关注热情更是有增无减,各种跟帖、评论报道也是铺天盖地,无形中增加了纪检部门的压力和动力,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进展。
从这个角度来讲,网络反腐是政府反腐败工作的有力助手。
(一)网络反腐弥补了传统制度反腐的缺位(二)网络反腐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对问题
官员起到了巨大震慑作用(三)网络反腐充分调动中国国民参政议政的主动意识四、网络反腐的弊端: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通道,还没有规范化,必然存在着一些弊端。
其主要表现为:(一)网络反腐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二)网络反腐可能被人利用,成为打击报复的工具五、完善、引导网络反腐的对策建议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是总体而言,网络反腐的利大于弊。
只要政府对其进行合理必要的管理和引导,网络反腐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反腐倡廉的有力工具。
一项以人为基础高效运作的系统,一定要具有两个要素:一是组织;二是纪律。
网络反腐的发展与规范也不例外。
因此,网络反腐制度的完善,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组织建设政府组织专门的反腐网站.网民也可自发成立反腐组织(二)法律建设完善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关于网络的法律还不够完善网络具有无穷的力量,网络反腐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条路上,为民间反腐提供制度性出口,使其与现有的反腐机制良性互动,完成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链接,还需要政府与公众的共同努力,从而将网络反腐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论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腐败,一个社会的沉重话题。
纵观时间长河和世界区域,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哪个国家,腐败如影随形。
腐败就像一颗毒瘤,附在社会这个大躯体里,扩散在社会这个躯体的四肢百骸,直至躯体无行动和运转能力,直至坏了经脉,烂了躯体。
一、腐败的定义及其特点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腐败的定义。
国际透明组织则对腐败的解释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来。
个人认为,两种定义在本质上表达都是权力和利益的交易。
前者是字面上对腐败的初级剖析,而后者更详细地解释了现代社会的腐败的这种不良现象。
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特点。
根据现在社会的腐败现象,一般将腐败按腐败行为主体的性质分为公共权力型腐败和非公共权力型腐败。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它给社会的带来的影响绝对是凶多吉少。
那么下面就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腐败社会矛盾加大,影响社会稳定水不平则溢,人不平则鸣。
腐败是是影响社会不稳定以致引发动荡的主要因素,历史充分论证了这一现象。
早在古代秦朝,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陈胜、吴广起义。
如果不是秦始皇的暴政,官员横征暴敛,陈胜、吴广会愤而起义?他们是社会的农民阶层,处于最底层,受到压迫和剥削,忍无可忍就放手一搏。
而观现代社会,常常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的往往是这几个高频词汇,拆迁户不合作誓当钉子户,下岗工人无处谋生,白领阶层却成房奴,农民工活得卑微至极,打工青年缺少社会保障等。
在这些社会现象中,无不充斥着腐败的影子。
腐败致使社会出现剧烈阶层分化和对立,如果这种阶层分化和对立不能进行有效地制止和纠正,社会就会累积巨大动荡风险。
2、腐败使法律形同虚设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平的有力工具,然而当法律被一些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员踩在脚下,做着权利和利益的不齿行为,只为一己私利时,它就形同虚设了。
有多少官员是做着这种不法勾当,最后在公众目睹下暴出来了,免不了一场牢狱之灾。
这种想象在现今社会绝对不少,久而久之,腐败一多,权在法上,法律还有容身之地吗?3、腐败使民心涣散,难以站到统一战线当腐败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当权力和利益充斥在官场里,普通老百姓成了腐败现象下的牺牲品。
有多少公职人员贪污受贿,拿着纳税人的钱来满足一己私利。
他们所来的不法钱财归根结底不是老百姓辛苦钱吗?老百姓心里不平,致使对政府失去信任,在一些国际与地区的态度上,自然难以站到统一战线,例如台湾统一问题、扼制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侵蚀。
到那时候就是民心涣散,一盘散沙了。
4、腐败败坏了社会风气能担任官员职位的人本应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精英分子,道德素质较一般老百姓高。
然而当利益侵蚀了官员的思想,腐蚀了信念,原本的道德原则早抛至九霄云外,当腐败
充斥官场,这时“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就会潜移默化中影响老百姓的行事作风。
于是,假冒伪劣产品出来了,地沟油混在了饭桌上的菜盘里。
这样一来,社会还剩多少道德底线与良知?
三、反腐措施这个社会还是我们正在生存的社会,还存在着有道德底线和良知的人,在腐败充斥着社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抵制它,引导社会往正常轨道行走。
在这里提出几点反腐措施:1、建立反腐败的专门机构。
专门的反腐机构必须具有独立从事调查活动的权力和自由,才能对腐败案件一查到底。
例如我国香港地区的专门反腐机构-香港廉政公署。
2、完善反腐败的相关法律。
制定关于反腐败的严苛法律,加强贪污收获的刑罚,在一定程度上会扼制腐败产生,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用手段。
3、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官员把自己的各类财产暴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的监督。
4、加强国际反贪污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既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那些贪污受贿的人出逃国外,使他们落于法网,也能形成世界性反贪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