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疗效

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疗效

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慢性乙肝的患者84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2例,观察组采取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干扰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血清alt复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控制肝细胞炎症,且副作用较轻,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的一种选择方案,远期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核苷类似物;干扰素;慢性乙肝;不良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慢性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目前对于慢性乙肝的治疗,多认为应以抗病毒为主,以α-干扰素为代表,而近年来相关研究指出[1],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能有效提高抗病毒效果,以拉米夫定为代表。

本研究通过观察探讨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慢性乙肝的患者84例,皆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关于病毒性肝
炎的诊断标准[2],男有48例,女有36例,年龄为26-66岁,中位年龄为37.5±4.3岁,皆通过实验室检查显示hbsag呈阳性,且hbeag阳性超过半年,抗hbsag呈阴性;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十倍或高于正常值上限两倍,均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肾功能异常,hiv、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戊肝、丁肝、丙肝、甲肝的患者和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2例,观察组采取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干扰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采取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给予100mg/d的拉米夫定治疗,1周3次,共使用48周,联合600miu的干扰素(α-2b)治疗,1周3次,共使用24周。

1.2.2对照组单纯采取干扰素治疗,给予600miu的干扰素(α-2b)治疗,1周3次,共使用24周。

皆随访一年,观察hbv-dna 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血清alt复常率。

1.3检测方法分别在治疗48周后,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生产,型号:7600型)及其配套的试剂对血清中alt水平进行检测,采取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酶联免疫吸附法对hbeag进行检测,罗氏公司生产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
应(pcr)仪和hbv-dna检测试剂盒(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对hbv-dna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血清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采取卡方软件v1.61版本进行处理和统计,组间的比较采取x2检验,以%作为计量单位,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目前对于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的
研究较多,其应用目标是尽可能减少耐药性突变、提高免疫应答、持续性进行病毒复制的抑制,相关动物实验中也显示[3],此联合用药方案能够起到协同抗病毒的作用,拉米夫定可通过竞争性地对病毒逆转录酶进行有效抑制,从而促血清中的hbeag转换,血清中hbv-dna转阴,肝组织学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正常的血清alt水平,起到有效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而联合干扰素治疗,可同步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hbv的清除,从而弥补了拉米夫定无法直接对hbv进行清除的缺陷,本研究中也统计发现,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血清alt复常率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干扰素组,与文献结论基本一致,显示出联合用药占有一定优势。

另外,由于联合用药时,无需增加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因此对其药代动力学影响小,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显示出随访期内联合用药方案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控制肝细胞炎症,且副作用较轻,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的一种选择方案,远期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江军,缪晓辉,蔡雄.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7和il-4的影响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3(3):176-177.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3]陈文郁,陈兰春.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8,16: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