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量方法基本公式(自学考试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与金融管理专业)

数量方法基本公式(自学考试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与金融管理专业)

《数量方法》基本公式第一章 数据的整理与描述1.平均数 平均数=数据的个数全体数据的总和∑==ni x n x 111加权平均数 ∑∑⨯≈mimi i v y v 11=频数的和组中值)的和(频数平均数 2. 中位数:将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3. 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4.极差:R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5.四分位点:把数据等分为四部分的那些数值。

用123Q Q Q 表示6.方差: 222211()n i i i x nx x x n nσ=-=-=∑∑或(加权公式)22()iiix x vvσ-=∑∑7.标准差:2σσ=8.变异系数: %100⨯=xV σ 第二章 随机事件及概率1.古典概率的计算:NN A P A =)(;2.广义加法公式:对于任意的两个事件A 和B ,)()()()(AB P B P A P B A P -+=+3.减法公式: ()()()()P AB P A B P A P AB =-=- 4.乘法公式:P (AB )=P (A )P (B|A ), P (A )≠0; 5.逆事件概率: ()1()P A P A =- 6.独立性事件概率:()()()P AB P A P B = 第三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数学期望 ()i iiE X x p =∑2.方差 ∑-=-=ii i p Ex x Ex x E Dx 22)()( 22)()(Ex x E Dx -=3.数学期望性质: ()E c c =, ()()E a b X a b E X +=+ ; 4.方差性质: ()0D c =, ()()2D a b X b D X+=6.标准化定理:设)1,0(~Z (~2N X N X σμσμ-=),则,7.随机变量的线性组合:1) E(aX+bY)=aEX+bEy;2) )(),(2)()(22Y D b Y X abCov X D a bY aX D ++=+第四章 抽样方法与抽样分布抽样方法:一、 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有n 个单元,从中抽取r 个单元作为样本,使得所有可能的样本都有同样的机会被抽中。

有放回抽样的样本个数为rn ;无放回抽样的样本个数为rn C 。

二、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将总体单元按照某种顺序排列,按照规则确定一个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距抽取样本单元。

三、 分层抽样:在抽样之前将总体划分为互不交叉重叠的若干层,然后从各个层中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单元作为样本。

四、 整群抽样:在总体中由若干个总体单元自然或人为地组成的群体称为群,抽样时以群体为抽样单位,对抽中的各群的所有总体单元进行观察。

1) 样本均值:∑=nin xx 11;2) 样本方差:∑-=-nin x xS 12112)(;样本标差:2S S=第五章 参数估计大样本,两个总体比例之差(21p p -)的置信区间,置信度(1-α):222111221)1()1(n P P n P P Z P P -+-±-α第六章 假设检验一、 当检验的统计量~N (0,1)时:二、假设检验的五个步骤:1)提出原假设与备选假设。

原则:1、把含有等号的式子作为原假设;2、从样本做出猜测而希望证实的问题作为备选假设;2)选取统计量。

通过选取适当的统计量来构造小概率事件;3)按P(拒绝H0/H0真)=α确定拒绝域;4)计算统计量的值;5)做出判断:当样本值落在拒绝域内,小概率事件发生,拒绝H0;当样本值不落在拒绝域内,小概率事件没发生,接受H0。

三、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三、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第七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1.简单线性相关系数 ()()n xy x y r -=2.回归方程 01i y b b x =+12221()()()()ii ix x y y n xy x yb n x x x x y x b b nn---==--=-∑∑∑∑∑∑∑∑∑3.判定系数: yyxxl l b SST SSR r 22== 4.估计标准误差: 222212---=--=-=∑∑∑n y x b y a yn l b l n SSES ii i xx yy y5.给定0x X =,置信度为1-α,0x 的预测区间与0Ey 的置信区间:0y 的点估计: 00bx a y +=∧0x 的预测区间: xx xl x x n S n t y 2020)(11)2(-++-±∧α;0()E y 的置信区间: xxxl x x n S n t y 2020)(1)2(-+-±∧α 6.线性关系的检验: 提出假设 0:H 线性关系不显著检验统计量/1/2SSR F SSE n =-,F 统计量服从()1,2F n -,确定显著性水平α,根据两个自由度121,2df df n ==-查F 分布表,找到相应的临界值F α 作出决策。

若F F α≥,拒绝0H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若F F α<,不能拒绝0H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7.回归系数的检验: 提出假设,假设样本是从一个没有线性关系的总体中选出的,即0111:0,:0H H ββ=≠计算检验的统计量t 值:11b bt s =,其中()12,b t t n s - 是1b 标准差1b s =根据自由度2df n =-查t 分布表,找到相应的临界值,2t α若2t t α>,拒绝0H ,表明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的影响是显著的,两个变量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若2t t α<,则接受0H ,表明x 对y 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线性关系。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一、 序时平均数:1) 绝对数时期数列:算术平均法 nYnY Y Y Y ni in∑==+⋯⋯++=121绝对数时点数列:首末折半法12111232121)2()2()2(---+⋯⋯++++⋯⋯++++=n n n n T T T T Y Y T Y Y T Y Y Y 其中:121,,,-⋯n T T T 是时间间隔长度如果 121-=⋯⋯==n T T T ,则: 122121-++⋯⋯++=-n Y Y Y Y Y nn 2)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baY =二、 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1)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期水平; 2)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期水平; 3)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固定基期水平; 4) 发展速度=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前期水平报告期水平; 定基发展速度=固定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5) 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环比增长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前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前期水平;定基增长速度=1=定基发展速度-固定基期水平水平报告期水平-固定基期;6) 平均增长量=各个逐期增长量的算术平均数=1-观察值的个数累积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逐期增长量∑;7) 平均发展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n nr Y Y Y 0= 8)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三、 季节变动分析:1. 季节变动得测定: 按月(季)平均法;计算同月(季)平均数(消除随机影响); 计算总月(季)平均数(数据个数全体数据的和);计算季节指数(%总月(季)数同月(季)平均数100⨯); 四季季节指数之和=400%;平均数=100%;全年指数的和=1200%;平均数=100%第九章 指数1. 拉式指数:∑∑=00101qp q p p ;00001001001q p q p q q q p q p q ∑∑∑∑==; 2. 帕式指数:110111101101qp p pq p q p q p p ∑∑∑∑==; ∑∑=11101qp q p q ;3. 数量“拉式”要蹲基;质量“帕式”快报告。

4. 销售额=价格×销售量;5. 总量指数=∑∑0011q p q p =基期总量报告期总量 6. 总指数=指数×指数。

指数体系:1. 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总量指数 =质量指数×数量指数;2. 加权综合指数体系:∑∑∑∑∑∑⨯=01010110011qp q p q p q p qp q p∑∑∑∑∑∑-+-=-)()(001010110011q p q p q p q p qp q p ;3. 加权平均指数体系:∑∑∑∑∑∑⨯=0000111011100111q p q p q q q p p pq p qp q p )()1(0000011101110011∑∑∑∑∑∑-+-=-q p q p q q q p p p q p q p q 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