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乱世佳人》浅谈积极心理学合肥学院教育系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王娟娟0911011056 摘要:为了对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背景、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观点、运用领域、启示和意义、展望,并结合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丽的形象具体描述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什么样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哪些内容。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实证主义、情绪体验、个人特质、斯嘉丽。
前言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思,它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正文:一、积极心理学概念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式开创的。
(一)定义积极心理学具体指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
(二)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三)它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促进个人顺利的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四)诞生背景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1、理论背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特曼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1]。
在二战期间这种研究被迫中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
人本主义思潮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关于“任何一种建构都必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的观点,对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以及把积极组织系统和积极关系的构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2、现实背景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三种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的注意力集中于对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了主导性模式[2]。
目前,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孤独、焦虑、精神空虚等负面心理也层次不穷。
这让心理学家们不得不反思传统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也开始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注重对第二、三使命的完成,也即是对积极品质、人类的潜能等进行研究,于是积极心理学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诞生了。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主题(一)研究方法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另一方面,虽然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但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
如:它学习和继承了质性研究的一些优势和长处,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等。
积极心理学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真得可谓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有利于它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二)研究主题1、主观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它对人类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人类对过去的幸福感、满足感,对现在的快乐和幸福感,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
其中对幸福感和快乐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了只有对它们进行充分关注,才能真正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
2、个人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积极的心理品质,它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智慧、乐观、美德等,这些特质许多早期都被研究过,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让有关研究又蓬勃发展起来。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积极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在这个层面中,积极人格的研究是其重点。
3、群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组织系统的建构积极心理学家认识到要想人们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只从个体层面出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对积极社会组织的建构。
于是他们致力研究公民美德和探讨如何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加大到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是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治疗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从积极心理学看电影《乱世佳人》斯嘉丽斯嘉丽是积极心理学理论很好的代表人物。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几句话是斯嘉丽所说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斯嘉丽拥有高贵的出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拥有令所有女孩都嫉妒的外表和聪慧的头脑。
她在困难的时候敢于承担责任,虽然也有动摇但最终还是坚强地承担起了那责任。
为了对卫希礼的承诺,在亚特兰大成为一片火海的时候,梅兰妮临盆的时候,毅然照顾自己的情敌;面对被北方佬洗劫的塔拉,痴呆的父亲,死去的母亲,她没有崩溃,没有自杀而是担起了长女的责任,赤脚在庄园里种棉花;就算自己娇贵的双手长满老茧,她还是继续着辛勤,艰苦的劳作。
这样的担子就算男子也不一定能扛下,但斯嘉丽作为一个女子,一个从小在呵护和光环中长大的公主却顽强的做到了。
我想她的这份勇气来源于她积极乐观的心态。
爱尔兰血统赋予了斯嘉丽的反叛的思想,使她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的想法,为了振兴家业,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筹码。
抢走妹妹的情人,成为有钱的妇人,开伐木场,公然和北方佬做生意,毫不在意作为丈夫的弗兰克会无地自容。
第一任丈夫死后到亚特兰大散,她也没有理会世俗的规则和所谓的道德,飞旋于舞地中。
而这次跳舞还是斯嘉丽反叛旧的社会道德标准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
也就是这反叛造就了能干,要强,并能独当一面的乱世佳人。
那个人认为,反叛这看似大逆不道的东西是打造成功斯嘉丽这看似邪恶的好人的重要因素。
斯嘉丽的爱情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看点。
她就好像是一个充满稚气的孩子。
她一直固执地爱着卫希礼。
她认为自己是爱他的,她并没有意识到她爱的只是卫希礼的男子形象,那所谓的爱只是对卫希礼的憧憬。
话说回来,斯嘉丽对于这“爱”的执著促使她在万难之际应下卫希礼的请求,揽下这份承诺。
可是阿仕卫希礼只爱着梅兰妮,无法回应斯嘉丽的感情。
她讨厌油腔滑调看上去十分邪恶的巴特勒。
回忆一下他们第一次相遇,巴特勒撞见了斯嘉丽的表白,吹了个口哨,于是被斯嘉丽指责为非绅士。
而他同时也反唇相讥斯嘉丽不是一个真正的淑女。
这使斯嘉丽气极,看着两人的第一次相见就是爱的交锋,可惜斯嘉丽太幼稚,她拥有对爱情的绝对信仰,却搞错了对象,在守望爱情的征途中。
到了最后她才发现她的同类巴特勒才是她的真爱。
可惜一切都晚了,巴特勒在经历丧女之痛和斯嘉丽在精神上的背叛后,面对梅兰妮之死,对一切都灰心失望至极,回家收拾行李,返回自己的故乡,斯嘉丽终于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人,巴特勒走的十分干脆,让斯嘉丽深感懊悔。
也许这个悲惨的结局可能飘一切都消失了。
1、积极的情绪体验:斯嘉丽对过去没有遗憾,活在当下,拥抱明天。
她经常对自己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的。
她对自己这样说的,她永远不会屈服。
斯嘉丽的父亲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地与日月同在。
塔拉这片红土是斯嘉丽的希望,她总是回从塔拉得到力量。
她举着萝卜同天盟誓,决不让家人再挨饿。
它那么生动地刻画了斯嘉丽渴望安定,渴望生存,渴望富裕的内心情态,真实的强烈,我觉得那时的她已完成了最艰难的蜕变,由一只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女神蝴蝶,自由而高贵,那时的她就是一个女神——渴望富有而为此不择手段的女神。
2、斯嘉丽积极的人格特质:斯嘉丽乐观、坚强,为了自己爱的人无私奉献,甚至照顾自己的情敌;为了塔拉这片家族的土地而努力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婚姻;为了梅兰妮的嘱咐而尽心尽责。
斯嘉丽敢于表达爱情、追求爱情。
她勇敢地表达自己对卫希礼的爱,哪怕多次遭到拒绝;她真心挽留瑞德巴特勒,可惜为时已晚。
斯嘉丽美丽大方、善于交际,特别讨异性的喜欢,剧中的她是活脱脱的大众情人。
斯嘉丽也很善良,她没有在危急时刻丢下快生孩子的梅兰妮不管,她没有真正破坏卫希礼与梅兰妮的夫妻关系。
斯嘉丽的工作能力还很强,有资本家和商人的潜质,很有生意头脑。
四、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应该重新实现其价值平衡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统治20世纪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对于人性存在一种共同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认为消极性是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7]。
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它提倡积极地人性论,也不是把人的优点看作克服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的目标,最终使人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2、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乐观、宽容等积极力量,这种积极力量不仅对自己是正向的、建设性的,而对他人也应该是的。
每个人都必然存在着积极的力量,只要我们找出他的积极力量和品质,就可以预防和制止他的“疯狂”和“错乱”,这样比他“疯狂”和“错乱”后再去医治价值要大得多。
如:马家爵事件,如果我们对他孝敬父母、知恩图报的积极力量进行引导,或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3、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地意义。
其实消极和积极都掌握在我们手中,主要来源于我们的认知。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性,一是多角度思考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获得积极体验。
例如:期末考试有一门你考了50分,你不妨归因为自己的运气稍微差了点,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低。
五、积极心理学的运用领域1、心理问题的积极预防积极预防指的是系统地塑造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潜能和品质,而不是去修正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