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第1期V o.l 11N o .1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 f Shayang T eache rs Co lleg e 2010年2月F eb .2010收稿日期:2009-11-17作者简介:杜 田(1987-),女,河南邓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性发展;孙 卫(1986-),女,湖北利川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性发展。
浅析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杜 田,孙 卫(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摘 要:精神分析理论弥漫着悲观主义的气氛,积极心理学洋溢着积极的倾向,二者似乎绝缘,但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表明,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积极心理学思想;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 B84-0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0768(2010)01-0011-02二战以来,心理学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对心理问题的研究上,结果使旨在为全人类服务的心理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只为少部分有问题的人服务的科学,心理学也因而成为了一种病理性心理学(patho l o gy psycho logy),治病救人成了心理学最重要的任务。
[1]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塞利格曼明确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这一不足,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使用了 积极心理学 这一概念,并在当年的艾库玛尔(Akum a l)会议中,与狄纳(D iener)等心理学家共同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主要研究内容: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个人人格品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2](P4)自此之后,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以一种蓬勃的姿态影响着社会的许多领域,并在全社会掀起一场积极运动,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关注。
在20世纪,同样倍受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精神分析理论,它作为西方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对20世纪的心理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对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持一致的看法,即通过挖掘人的潜意识来研究并治疗病理心理!!!精神病及神经症,而忽略对正常人心理的研究,故有人曾夸张地将其称为 病态的心理学理论 ,所以 积极 二字似乎与精神分析理论无缘,事实果真如此吗?文献资料证明,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一、积极情绪思想在阿德勒心理动力学理论中的体现积极心理学家拉尔森和狄纳认为,积极情绪是一种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是指能激发人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所谓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就是指产生情绪的主体对情绪的对象能够出现接近或接近的行为取向,[2](P86)例如,在一个人高兴的时候,他会很乐意去多做一些事情或者更愿意帮助别人,相反,当他郁闷的时候,他可能会对别人的求助无动于衷或者很不乐意地简单帮助他人。
很显然,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而郁闷是一种消极的情绪。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情绪具有对心理紧张的消解功能,积极情绪体验能控制或延缓由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心血管的异常变化,如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它能迅速使心血管的这种异常变化回归到正常的基准线。
Danner (2001)、M ar uuta (2000)和O stir (2000)都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证明了积极情绪可以消解人的紧张情绪,有助于长寿。
[3]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来自于儿童与成人相比较中所产生的无助无能感。
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人就会千方百计去追求补偿,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如果人一直保持着这种勇气,他便总能寻找到合理的办法来使其脱离掉这种感觉。
没有人能长期地遭受自卑之感,11自卑感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
[4]据此,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精神分析理论中自卑的功能与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的功能是相似的,都有助于消除人的紧张状态。
作为驱动力,自卑能促使人极大地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超越自卑,赢得自信与自尊,从而走向成功,实现自我,所以说自卑可以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蕴含着的具有消极情绪消解功能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二、积极人格思想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体现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个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和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对于人格的研究要在既研究消除各种人格问题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助长良好人格的积极方面。
彼得森和塞利格曼(2001)通过行为分类评价系统得出了24种性格类积极力量,如乐观、热情、勤奋、创造力、爱等,这些积极力量是与特定的积极人格相联系的个人特质,具有这些特征的人格都是积极的人格。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是生理机制、外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影响的合金,但更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内化为个体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赋予了人格许多积极的特性,诸如希望、勤奋、爱、忠诚、创造等,他认为凡是具有这些特征的人格都是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对人生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创造性的解决。
[5]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是在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一对不同的冲突,不同阶段有形成不同人格品质的任务,人格品质的形成是冲突解决的结果,冲突的积极解决会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消极解决会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
例如,在人格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0-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大,如果父母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就能使儿童对周围的人产生基本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就有利于儿童形成希望这一积极人格品质;相反,如果儿童没有获得基本信任感,那么儿童可能就会形成多疑这一消极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的特征和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理论与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有很大的一致性,可见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中就蕴含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
三、积极心理治疗思想在霍尼神经症治疗理论中的体现积极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倡导心理治疗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上,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激发个体自身内在积极潜力和优秀品质来使个体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核心是让病人自己通过积累或发展自己的积极力量来达到摆脱心理问题或抑制心理问题产生的目的。
[2](P307)积极心理治疗的这一思想与精神分析学家霍尼的神经症的治疗理论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霍尼的神经症理论指出,神经症是由人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各种冲突所造成的心理紊乱。
[6]她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实现自我潜能的建设性力量,而神经症患者的这种力量被压抑了,如果病人能够发现并利用这种力量,他们就可以消解内心的各种冲突和焦虑,所以她提出神经症的治疗关键就在于挖掘和激发神经症患者的这种积极力量,从而通过自己的建设性力量处理好各种冲突和焦虑,以达到摆脱心理问题的目的。
从精神分析和积极心理学治疗理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理论关于心理问题的治疗假设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说积极心理治疗的思想在精神分析的治疗理论中是有所体现的。
四、结论精神分析理论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看起来似乎是水火不容的,但是经过比较分析就可以发现,在弗洛伊德之后,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曾尝试从积极方面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只是由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巨大影响和冲击力,抑制了人们从积极方面看待精神分析理论的想法和尝试,也就忽略了其中的一些比较积极的理论。
通过本文简单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确包含了一些积极心理学思想。
(下转第18页)12能力。
此外,还要着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技能,加大对学生进行创业训练的力度,帮助他们树立创业意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拓展学生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1]陈全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高教论坛,2009(8):13.[2]柴 凯.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柱[J].护理研究,2009(8):2251.(责任编辑:陈如毅)On the P ro m 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 liticalW orkunder the Gui d ance of Scientific Thought of D evelop m entMA Y an(Schoo l o fVocati o n Educati o n,T ianji n Un i v ersity of Techno l o gy and Education,T ian ji n,300222,China,) Ab stract:College students'i d eo log ica l and po litical educati o n is a d isci p li n e.It needs the guidance of sc i en tifi c thought o f deve l o p m en.t In order to co m prehensi v ely pro m o te the college students'i d eo l o g ical and politi calw ork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 ientific thought o f developm en,t it s'requ ired to constr uct a ne w i d eo l o g i c al and po litical educati o n syste m wh ich sticks to the student-o riented pri n ciple,takes student acti v ity and ca m pus cu ltural constructi o n as the pivo,t and takes socia l practice as the m a i n channe,l and to constantl y exp lore ne w w ays to i m prove the co llege st u 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 lwo r k.K ey w ords:sc ientific thought of deve l o pm en;t co llege students;i d eo l o g ical and po litica lwork;peop le-o riented(上接第12页)参考文献:[1]任 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2]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A l an Carr.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郑 雪,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黄光国,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5]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6]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一种神经症的建设性新理论[M].马川,译.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8.(责任编辑:陈如毅)Idea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Theory of P syc hoanalysisDU T ian,SUN W e i(Co llege of Educati o n,Sou t h w estU niversity,Chongq i n g,400715,China) Ab stract:A s an i m portant psycho log ical genre in the h istory of w estern psycho logy,psychoanalytic theor y g ives g reat i m pact to Psycho l o gy.Positive Psycho logy is an e m erg i n g genre in the fi e l d of Conte m porary Psy cho l o gy,and extends the v ision of t h e theo r y and practice in m oder n psychology.There are a nu m ber of posi tive psycho l o gy i d eas i n psychoana l y tic theory.K ey w ords:psychoanalytic theory;positive psycho l o gy i d eas;co m parati v e ana l y sis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