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减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2.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B.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每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C.减Ⅱ中期染色体数是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一半
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3.三体的产生多源于亲代减数分裂异常。
现对一位21-三体综合征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得知其中有两条21 号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则该患者患病最可能的原因是()A.母亲产生卵细胞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B.父亲产生精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C.母亲产生卵细胞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D.父亲产生精子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4.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也有些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B.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C.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
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5.下列有关曲线分析正确的几项()
①图1中c对应的值是1②图2中b为有丝分裂③图2中OP段位于图1中ef段④图2中Q点后所对应的时期在图1中cd段上⑤图1中de段与图2中PQ段变化原因相同A.1项B.4项C.3项D.2项
6.现有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a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体内一个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b,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b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色盲基因数目可能相同
B.a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b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单体数目相同
C.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b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目不同
D.a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与b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核DNA数目不同
7.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可得出()
A.MN段染色体复制使核DNA含量加倍
B.CD段同源染色体会发生两两配对现象
C.a、b阶段为减数分裂、c阶段为有丝分裂
D.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
8.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
9.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粒在第
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D.⑥⑦
10.某二倍体动物(2n=8)从初级精母细胞到精细胞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依次发生的变化是:2组(甲)→1组(乙)→2组(丙)→1组(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时期有的细胞刚开始染色体复制
B.甲、乙时期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C.丙→丁过程中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丁时期一个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有4种不同的染色体组合类型
11.某种雄性蝗虫的染色体共有21条,包括10对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
下图是该蝗虫细胞内部分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其中数字代表染色体(不考虑变异)。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1与5配对、2与6配对形成四分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共21对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不会同时存在染色体3和4
D.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有1/4的细胞含有X染色体
12.某人欲建立雄果蝇(2n=8)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模型,现有多种颜色的橡皮泥和相应的用具,在纸上画出细胞形态(能容纳所有的染色体),把橡皮泥做的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细胞内,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四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果蝇体内的四对同源染色体
B.需要制作不含染色单体和含有染色单体的各五种形态的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时,细胞处于分裂中期
D.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可能只含有一种颜色的染色体
二、综合题
13.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
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在图甲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
(3)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 B X 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 b,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
(5)在图丙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段。
(6)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_____,对应甲图中应为_____细胞(填字母)14.某生物实验小组对基因型为EeX F X f的某动物的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然后绘制了甲、乙、丙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丁表示细胞中该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图丙中绘制了________条染色单体。
图乙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丁中b阶段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阶段。
a过程与c过程的子细胞核DNA数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15.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
研究表明,cAMP对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有抑制作用,大致机理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被激活的酶A能催化ATP脱去两个__________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cAMP,cAMP能活化酶P,活化的酶P能抑制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女性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就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但初级卵母细胞启动减数第一次分裂则需要等到进入青春期之后。
依据上图推测,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分裂的信号途径是__________。
(3)初级卵母细胞的不均等分裂依赖于细胞膜内陷位置形成的缢缩环。
有人认为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因为影响了缢缩环,为此收集了小鼠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诱导恢复分裂后,用两种特异性药物(药物H和药物F)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应从小鼠的__________(器官)中获取初级卵母细胞,然后转移到37℃、含5%__________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②判断两种特异性药物的作用:药物__________特异性活化酶A,药物__________特异性抑制酶P。
③由实验结果分析,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