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防治幻灯片
4
危 主害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
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 质量,且医疗费用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 庭的经济负担。
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主要死 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 亡的86.6%。
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 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
5
发生世界原卫因生组织调查显示,人的健康7%取
c、戒烟、减少饮酒,长期坚持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WHO的标准,血压应该控制在140/90mmHg之 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要控制 在130/80 mmHg以下。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2、防治心脏病:心房纤颤、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 增加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其中以心房纤颤最为重要。 在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为0.4~1%,并随着年龄的 增加而升高。80岁以上老年人中,超过7%有房颤发生。 约15%的脑卒中发生于房颤。未经治疗的房颤患者卒中 发生率为5%。
11
按脑的病理改变可分为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脑血栓形成
Reality
脑栓塞
脑出血Identity 蛛网膜下腔出血
12
脑的血液循环
脑的血液供应来自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13
颈内动脉主要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额叶、 颞叶、顶叶和基底节)的血液。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丘 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35
糖尿病下肢血管坏死
36
37
4、低防密治度脂高蛋脂白血增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
素,但高胆固醇血症却不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防 治时强调以控制饮食及体育锻炼为主,辅以药物治 疗,如他汀类药物,对于糖尿病等引起的继发性血 脂异常,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LDL-C目标值,对于既往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的 患者,(二级预防)建议将其LDL-C降至 2.0mmol/L(80mg/dl),对于无脑卒中史的心血管高 危患者,应将LDL-C降到2.6mmol/L(100mg/dl)以 下,总之,越低越好。
决于气候与地理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 10%取决于社会条件,15%取决于遗传, 60%取决于个人的的生活方式。
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 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 的四大危险因素。
体能消耗过少,包括体育锻炼过少和日 常活动减少是慢性病发生的首要因素。
6
疾病 危害因素
7
一级预防
亦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 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和消 灭疾病的根本措施。WTO提出的人类健康四 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是一级预防的基本原则
8
二级亦预称防“三早”预防,三早即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 措施。慢性病大多病因不完全清楚,因此要完 全做到一级预防是不可能的。但由于慢性病的 发生大都是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做 到早发现、早诊断并给于早治疗是可行的。可 采用普查、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来实现
15
脑血脑管血病管的疾流病的行发病病学率及、死预亡防率均高,它与心
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在对脑 血管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对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的预防更加重要。
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每年 死于脑卒中患者约为150万人。我国脑血管病的地 理分布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发病趋势。具有 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脑卒中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慢性病的防治
1
疾病流行趋势
传染病发病率 慢性病发病率
2
定义
慢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 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 病因复杂,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 损害的疾病的总称
3
常见的慢性病
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 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肥胖。其中心 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一级预防: 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 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 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的目的。
19
1、防治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 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核心 环节。 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包括:
a、 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b、减少膳食中脂肪的含量,减轻体重 ,适当的 体育运动
38
5、戒烟:吸烟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 性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吸烟时烟中的尼古丁 等多种有毒物质会刺激自主神经,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 血中胆固醇增高,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并引起脑血管和 脑组织缺氧,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变慢,形成脑血栓。 因此,对于已有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应坚决戒烟, 并防止被动吸烟,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9
三级预防
用普查、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来实现。 亦称为临床预防,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 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措施
10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 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 脑卒中能引起局灶性的症状和体征,与受累的脑血管的 血供区域相一致。
14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虽然质量仅占体重的 2%~3%,但正常成人全脑血流量约为8001000ml/min,占每分钟心搏出量的20%,葡萄糖和 氧耗量占全身供给量的20%~25%。脑组织中几乎 无葡萄糖和氧的储备,当脑血供中断导致脑缺氧时。 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5分钟后脑组织出现不可逆 性损伤。
16
脑卒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脑卒中一级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包 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吸烟、酗酒、肥胖及不 合理的生活方式等。
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 等。
18
脑血管病的预防
34
3、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且 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它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 要因素是糖尿病所致的微血管和脑血管的动脉粥样 硬化、肥胖和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非糖 尿病的4倍。糖耐量异常的病人患脑梗塞的危险性 是非糖尿病的2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经常应用 降糖药物和主动积极地控制饮食,限制淀粉和含糖 食品的食入,把血糖(7mmol/L以下)、血脂一直控 制在正常水平,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