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基本防治知识
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慢性病防治知识
中 国 健 康 教 育 中 心
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定义
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 量,血压均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
有高血压病史,现服用降压药治疗,血压值
虽正常,也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
WHO 2002年的世界健康报告中指出, 在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中,归因于血压控 制不理想的约占 700 万;大约半数30岁 以上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因于血压控制 不理想。
• 综合干预所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存的临床疾患。
26
理想的降压药的标准
• 好的降压疗效,使血压平稳达标、尽早达标、长期达标; • 除了有效降压,还要有肯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 长效制剂,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动;且一日一次,简
化服药方案,服用方便,减少漏服错服;
• 副作用小,安全性、耐受性好,易于长期坚持服药。
这个我说了算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停药
33
不看医生自行购药服用
34
能不吃药尽量不吃,否则 产生耐药性到病重时就不 管用了!
35
药物有副作 用,尽量不 吃
36
只要吃药就 万事大吉
不愿服降压药,只改善生活方式
或单靠养生疗法来降压
37
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天然药品降压
双向调节血 压的神枕
1.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 (200 mg/dl)(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 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 任意时间的血糖) 或 2.空腹血糖≥7.0 mmol/L (126 mg/dl) (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或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200 mg/dl)
•血压并非越低越好,收缩压降至110mmHg以下并不能带来更多的获益。
血压达标的要求和时间 •对血压达标的要求:平稳达标、长期达标。
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 •避免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以及降得过低。
用药原则
•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以获得疗效而使不良
反应最小。
• 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尽量使用一天1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 作用的长效药物,可24小时控制血压平稳,更有效地预防心脑 血管事件。 • 联合治疗,对二级以上的高血压或高危患者可采用不同作用机 制的降压药联合治疗。 •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合该患者的降压药。
4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并发症有“三高”
6
血压水平分级
分类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mm Hg) < 120 120~139 ≥140 140~159 和 和/或 和/或 和/或 舒张压(mm Hg) < 80 80~89 ≥90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Zanchetti et al., J Hypertens 2005; 23: 1113
指南明确指出: 降压是治疗获益的根本
降压治疗的主要获益源自降低血压本身 控制血压和降低危险同样重要 —2007年ESC/ESH高血压防治指南
与降压带来的保护益处相比较,降压外的 治疗益处相当的小(仅占5%-10%)。
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确诊断
美国糖尿病协会 2010 推荐标准
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 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 (200 mg/dl)
• 空腹血糖≥ 7.0 mmol/L (126 mg/dl)
• 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200 mg/dl)
二者缺一不可
•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 • 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
10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戒烟 限酒
适量运动
心理平衡
健康四大基石
1992年WHO《维多利亚宣言》
11
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
干预手段 减重 合理膳食 膳食限盐 增加体力活动 限酒 SBP下降的大概范围 5–20 mmHg/10 kg 8–14 mmHg 2–8 mmHg 4–9 mmHg 2–4 mmHg
口味重者应先减少1/3的食盐量,逐渐减量达标。
推荐使用富钾低钠盐(含氯化钾1/3,氯化钠2/3)。 不喝剩菜汤,汤里含油、盐多;做菜和汤里少放盐、味精和酱油;早饭尽量吃 喝粥不要加咸菜或豆腐乳。
新鲜蔬菜和水果含钾高,是最好的排钠剂,应多吃。
控制油脂类型和摄入量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每日烹调油用量小于25g(半两)。 控制烹调温度,油温不宜太高。油温越高,烹调时间越长,不 饱和脂肪酸氧化越快,营养成分流失越多。
② 坐位,双脚自然平放;上臂 臵于桌上; ③ 触摸肘窝肱动脉跳动处,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臵于肱动脉上,裸臂绑好袖带, 袖带必须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下缘距肘线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2 指为宜。袖带型号要合适,袖带过窄或缠得过松测的血压会偏高,袖带过宽 或缠得过紧测的血压会偏低。 ④ 初诊、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早上在 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临睡前,连续测量7天,以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做 为治疗的参考。对少数无法连续测量7天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 ⑤ 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遍,每遍间隔1 min,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 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 ⑥ 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1天,早晚各1次。
160~179
≥180 ≥140
和/或
和/或 和
100~109
≥110 <90
注:若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高的级别为准。 7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
• •
发病年龄小于30岁;
高血压程度严重(达3级以上); 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性发作,
或伴自发性低血钾;
营养均衡
主食每天4两(女),6两(男)
粗粮、细粮搭配 适量补充蛋白质 增加钾摄入,每天最好吃400克蔬菜,200克水果 增加钙摄入:低脂或脱脂牛奶,虾皮、小鱼干。 膳食纤维:会吸附并排泄掉肠内多余的盐分、脂肪和糖 类。
14
限制盐的摄入
中国营养学会
钠盐日摄入总量
健康人6克
高血压患者3克
目标: 如果平时口味重,应在3-6个月减少原摄入量的1/3;6-12个月减到原摄入量 的一半。只要坚持三个月以上口味就可变淡。 窍门: 蔬菜生吃或水煮蔬菜撒少许盐,做菜后放盐 用调味品代替盐
• 每周3-5次
• 每次大于30分钟
• 强度:运动时的适宜心率= 170–年龄
注意事项: 安静时血压未能很好控制或超过180/110 mm Hg的患者暂时禁止中度及以 上的运动。 应避免短跑、举重等短时间剧烈使用肌肉和需要屏气一蹴而就的运动,会 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
18
超重和肥胖
• 体重: BMI=体重(公斤)身高2(米2)。 18.5≤BMI<24.0为体重正常; 24.0≤BMI<28.0为超重; BMI≥28.0为肥胖。
体型: 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型肥胖); 皮下脂肪型肥胖。 腹型肥胖:
成年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
或腰臀比大于0.9; 成年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 或腰臀比大于0.85,
19
单纯性肥胖的生理机制
能量摄取 能量消耗
控制和调节因素
遗传 食欲 吸收率 基础代谢率 性格
饮食结构
体力活动
20
戒烟、限酒
• WHO明确界定吸烟是一种疾病! • 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000种化合物,其中 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
16
营养均衡
主食每天4两(女),6两(男)
粗粮、细粮搭配 适量补充蛋白质 增加钾摄入,每天最好吃400克蔬菜,200克水果 增加钙摄入:低脂或脱脂牛奶,虾皮、小鱼干。 膳食纤维:会吸附并排泄掉肠内多余的盐分、脂肪和的最佳形式:有氧运动, 特点: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长 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 散步, 太极拳,瑜伽,体操
显,糖尿病已成为临床上主要的内分泌代谢病。
1980 年,我国 14 省市 30 万全龄人群的调查显示,糖 尿病患病率为0.67%。
2007-2008 年,我国 11 省市 4.2 万人的调查显示, 20 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9.7%。
保守估计,我国目前有糖尿病患者9000万以上。
WHO 1999 糖代谢的分类
WHO 1999(mmol/L)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血糖(NGR)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
<6.1
6.1~<7.0 <7.0 ≥7.0
< 7.8
<7.8 7.8~<11.1 ≥11.1
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
43
WHO 1999 糖尿病诊断标准
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降压目标
总目标:使血压达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总体危险。 •一般高血压患者<140/90mmHg; •老年(≥65岁)患者<150/90mmHg;
•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
有
可根治高血压
是药三分毒,能 不吃尽量不吃 ,宁可先吃保健 品。
38
高血压患者截然不同的两种后果,你如何选择?
39
• 糖尿病
目
录
1. 糖尿病概述 2. 糖尿病治疗目标 3. 糖尿病综合治疗 4. 口服药物治疗 5. 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