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知识详解
压 高血脂 高血糖 高体重 以上为主要危险因素 高尿酸 缺乏运动 心理状态 吸烟 过量饮酒 饮食结构不合理 以上10项均为自己可控因素
年龄 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 为自己不可控因素
(六)常见慢性病基本知识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脑卒中
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
发病
慢性病防治
知识讲座
(一)慢性病的定义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 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 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 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 括性总称。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 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等疾病,其中心脑血管 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四)我国慢性病现状
卫生部报告宣示: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2.6 亿人。慢性病占我国人群死因构成的 85%、疾 病负担的 69%。慢性病给家庭生活、卫生服务 系统和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对低收入人 群的影响尤为严重,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 问题和社会问题。
(四)我国慢性病现状
(四)我国慢性病的现状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的日常保健 1.饮食调节和适当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两大 基石. 2.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及病情制定食 谱. 3.主食以杂粮为主,如米面,豆面,荞麦面, 燕麦面等. 4.副食适量食用精肉,家禽,蛋,奶及新鲜 蔬菜瓜果.
糖尿病
5.尽量少吃动物内脏,肥肉,蛋黄,动物油脂等, 减少脂肪及胆固醇摄人. 6.要与医生共同讨论自己是否适合运动及运动方 式. 7.只要病情允许,就应积极运动,一般采用适度的 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 8.平时要防止发生低血糖,应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和 含糖食物. 9.有条件家庭应自备小型血糖检测仪,以便随时检 测血糖,指导饮食和用药.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 要症状是心绞痛。 常见症状 典型胸痛,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猝死, 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心衰; 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 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 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二)慢性病的分类--疾病系统分类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 、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 肺纤维化; 循环系统: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 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肝 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 泌尿系统: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泌尿系慢性炎症; 血液系统: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 瘤; 内分泌系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 代谢和营养:糖尿病、营养缺乏病、痛风、骨质疏松; 结缔组织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 综合征、血管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病、骨性关节炎、
(三)慢性病的特点
起病缓慢隐匿,潜伏期长 病程迁延,持续时间长 难以治愈,容易出现并发症 可变性和阶段性 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指导 单纯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四)我国慢性病现状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 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 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 庭的经济负担。 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 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 报告》,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 作进展作了回顾总结。
(四)我国慢性病的现状
2015年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形势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 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2012年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 负担的近70%;
(五)慢性病危险因素
(五)慢性病危险因素
慢性病的患病与死 亡与经济、社会、 人口、行为、环境 等因素密切相关
1.患病率高. 2.并发症发生率高,具有致残致死性, 危害严重. 3.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以上; 2.肥胖,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冠心病 者; 3.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4.分娩过巨大儿的妇女;胎儿及新生 儿期营养不良者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 消瘦 2非特异症状:乏力,头晕等. 3并发症表现:手足尖麻木,疼痛,眼肿,下 肢肿,女性外阴或皮肤瘙痒,疖肿或下肢溃疡 不易愈合. 注意:有些症状不明显,在体检或其他疾病就 医时,检测血糖而诊断为糖尿病.
冠心病发病机理
危害机制
1.使全身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血管壁增厚斑块形成--供血量减少 血管腔狭窄--相应器官缺血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 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 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高血压
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防治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的有效方法。 (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 (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 (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 (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 (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联合用药.
(二)慢性病的分类--危害性
1致命性慢性病----主要有各类癌症,艾滋病,后天免疫不 全综合症,骨髓衰竭,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等疾病. 2可威胁生命的慢性病---- 主要有血友病,肺气肿,高血压, 老年性痴呆,糖尿病,硬皮病,慢性酒精中毒,红斑性狼仓,脑 出血,脑梗塞,慢性肾功能衰竭,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疾病. 3非致命性慢性病----- 主要有痛风,帕金森病,类风湿性关 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胆石症,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先天性畸形,缺氧后遗症,青光 眼,创伤或烧烫伤后遗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