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长招聘考试题

校长招聘考试题

ⅹⅹ县校长招聘考试试题(笔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共15小题)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抓好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有以下几方面:()
A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B 改进和加强德育
C 考试评价制度
D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我国与国外课程改革理念逐步趋同,这些理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A 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B 强调信息素养的养成
C 重视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D 要培养学生应试教育的适应能力
3.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A 调整教育目标
B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C 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D 适应能力的培养
4.现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
A 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B 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
C 以“权”文本,权力至上
D 以“新”为本,鼓励创新
5.课程目标陈述基本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A 采用学习性目标的方式
B 采用记忆性目标的方式
C 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
D 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6.新课程的对内容标准的要求有:()
A 按“学习领域+学段”
B 按“学习领域+水平”
C 按“学习领域+等级” D按“主题分级”
7.新的学习方式有:()
A 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教师辅助学习
8.现代学习心理研究的主要成果有:()
A 潜在性
B 阶段性
C 挑战性 D主体性、差异性
9.新型课程观有:()
A 记忆观
B 学习观
C 智力观
D 教学观
10.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独特的人
C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 学生是身心整体发展的人
11.校长引领教师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变,有以下几个方面:()
A 注重尊重与赞赏
B 注重帮助与引导
C 注重反思与提升
D 注重交流与合作
12.一堂好课体现的新理念有:()
A 构建性
B 生成性
C 多元性
D 综合性
13.建构主义理论包括:()
A 知识观、学习观
B 学生观、教师观
C 技能观、方法观
D 教学观
14.一堂课中培养兴趣的方法:()
A 以需引趣、以得引趣
B 以难引趣、以新引趣
C 以创引趣
D 以疑引趣
15.说课的性质:()
A 说理性
B 工具性
C 科研性
D 管理性
二、填空题:
16.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目标之一。

17.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直接影响到的养成。

18.自主学习可以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的;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

19.说课的主要原则有:原则;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三、判断题:(把正确答案写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
20.新课程的推进是一个开放的探索过程,任何一所学校都要承担探索、创新的职责,进行校本教研,并成为学校教改的动力,需要进行制度化建设。

()
21.“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组织形式而言,相对的是“分散学习”。

()
22.所谓校本课程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
23.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和启发的过程。

()
24.新课程倡导“课程改革是学校的改革”、“课程发展是学校的发展”、“没有学校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因此课改既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关注教师的成长。

()
四、简答题:(共6小题)
25.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26.校长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7.新课程背景下,对课程的内涵如何理解
28.校长引领教师怎样实现角色的转变
29.教师专业化发展校长应尽的基本职责
30.评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小题)
31.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诸多弊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改革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呢
32.试论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

ⅹⅹ县校长招聘考试试题(笔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


3. ABCD
4. ABC
5. CD
6. ABCD
7. ABC
8. ABCD
9. BC 10. ABCD 11. ABCD 13. ABD 14. ABCD 15. ABCD
二、填空题:(共11个空)
16.素质教育 17. 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 18. 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19.创新性反思性生成性促进教师成长关注学生发展
三、判断题(共5小题)
20.√ 21.× 22.√ 23.√ 24.×
四、简答题:(共6小题)
25.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1)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6)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6.(1)校长应认识到学生群体是具有“共生效应”。

(2)校长应引领教师转变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校长应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

27.(1)从强调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复杂的会话;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28.(1)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师应成为课堂改革的探索者;
(3)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教师应成为社区发展的共建者;
(5)教师应成为探索问题的合作者;
(6)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9.(1)校长应确立新的学校观,担当起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者的角色;
(2)认真规划和组织实施校本培训,重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3)引导教师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提升体验幸福感的能力;
(4)将学校构建成新课程的“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

30.(1)从发展性理念进行评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建立评价双方互相信任双向的、互动的关系;
(3)评课一方要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被评价者沟通、交流,积极肯定其优点和长处,认真指出缺点与不足,并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合理改进建议。

(4)被评教师要主动参与到评课活动中来,以开放心态与评价者交流,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认真听取大家意见,使评课成为自身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

五、论述题:(共2小题)
31.参考7-9页
(1)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①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②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
③以“权”为本,权力至上。

(2)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要致力于:
①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②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成长的考评制度。

学校要进行发展教师评价的积极探索:
第一,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
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第二,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重在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第三,在考评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至上,要从教师成长的全过程看待每次的考评结果,目的是使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取努力的方向。

32.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参考38-39页)
(1)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一是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二是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型的质型评价方法,而不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三是改革考试的内容、考试形式、考试结果。

四是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一是打破“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三是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一是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