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措施昝建朝
发表时间:2018-09-17T10:56:35.5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昝建朝[导读] 摘要:在现代的供电所内部线损现状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皮县供电分公司河北省沧州市 061500摘要:在现代的供电所内部线损现状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节约资源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把节约资源当作供电所发展基本策略之一。
在供电所中,主要是表现在节能降损工作上。
在全部的电力使用单位中,存在着较大的节能潜力,因此供电所开始在各个工作环节中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提高企业利润。
关键词: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措施线损是供电站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在其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减少线路损耗,减少无功负荷的传输,实现无功负荷的平衡。
由于各种原因,线损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线损管理。
有必要对线损进行分析,有效地分析影响线损管理的因素,加强线损管理,找出有效的线损管理措施,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1供电所营销的概念供电所属于电力公司的派出机构,分布在各乡镇,主要进行线路维护服务、停、送电服务、抄表、电费收取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输送电能的服务。
营销是指企业发现或挖掘准消费者需求,从整体氛围营造电能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产品,深挖产品的内涵,切合准消费者的需求,达到最佳的优质服务和供电电能出力。
2影响线损的主要因素 2.1配网管理因素
在线损管理中缺乏完善的配网管理。
随着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力企业加大了配网设备的改造力度,增强了电力设备的技术水平,但是在配网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线损管理造成影响。
首先在配电设备中,依然是人工作业;其次由于过长的线路距离,并且有着较多的T接点,较大的电力半径,使配网无法经济高效运行。
最后,一些配网在运行过程中,依然使用高能耗变压器和电能计量装置,并且线路存在着绝缘老化问题,使配网管理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对线损管理的工作造成影响。
2.2无功补偿因素
线损管理中,配网未投入足够的无功补偿。
尤其是没有准确使用一些大容量集合式电容器,导致这些设备闲置。
由于缺乏足够的无功补偿投入力度,加重了线损问题。
2.3三相不平衡和供电半径因素
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三相负荷不平衡可引起线损率升高2%-10%,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若超过10%,则线损显著增加,当一相负荷轻,两相负荷重的情况下线损增量最大,最严重时可使10KV高压线损增幅12.5%。
供电半径根据有功损失的计算公式:ΔP=3倍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乘以线路长度乘以时间乘以10的负3次方。
因此供电半径越长,电阻越大,在传输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就大。
这都对电能的损耗和设备的运行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2.4线损率与供电量关系因素
由于线损率与供电量及负荷电流关系十分密切。
当供电线路的供电量非常少时,固定损耗远远高于可变损耗,线损率最高;但是当供电量增加到某一定值,固定损耗就等于可变损耗,线损率达到最小;随着供电量的继续增加,固定损耗开始小于可变损耗,线损率就随着供电量的增加而增大了。
当线路运行的固定损耗几乎等于可变损耗,供电量达到这一特定的值,该线路的实际线损率相对较低。
可见供电量值的大小决定线路的损耗程度。
某供电所管理运行的一回线路实际供电量变化与线损率变化因素见表1。
表1
3加强管理线损的管控措施 3.1完善组织机构,划分管理职责,对于管理流程进行细分
供电所管理人员需要带领员工成立相应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并进行分析,分线,分压以及分台区管理的线损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线损管理制度,并明确好工作职责,做好分级管理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分级考试,进行层层落实(图1)。
3.2分压分线分解目标,做好线损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工作
在实际的线损管理工作中,若是出现“权”,“责”,“利”三者关系不明确,供电所没有形成公正公开公平的考核机制,员工不能够完全发挥出自身的工作积极性,降损工作效率随之降低,线损的管理工作也将成为无用功。
为此需要对配电网进行分线,分压以及分台区线损的考核工作,供电所负责人主要是负责全所的综合线损指标,配网线路责任人主要负责10kV线路线损的指标,而台区责任人主要是负责本台区线损的指标,并把线损指标进行层层的分解工作,同时应该制定相应配套的线损考核制度与奖惩方式,以便于减少“关系电,人情电以及权力电”现象的发生。
图1线损管理网络组织
3.3利用线损理论加以计算,为线损考核提供相对科学的依据
强化对于电网潮流的实测工作以及线损理论的计算工作,把握好电网技术线损的实际情况以及运行状态,有助于对区域内部的变损,线损以及各个元件损耗的实际数据加以掌握,掌握好最佳线损率的实际情况。
以上信息数据可以是线损指标在进行分析,分解以及考核与管理工作方面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电网改造以及制定降损措施的重要依据。
3.4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体系
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需要全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工作。
首先要加强领导体系,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网络,由供电所所长,用电技术人员、线路(台区)负责人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
要定期开展线损分析,将线损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及时讨论,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工作,保证线损工作渠道畅通,快速落实线损管理措施。
3.5制定严格的线损考核细则
供电所首先根据所管辖线路的实际情况制定其10KV线损指标,同时制定其接带的每台综合台区的400KV线损指标,层层分解。
每月超计划指标0.1%,与线路(台区)负责人的绩效工资挂钩考核,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
制定严格的抄表制度,对估抄、错抄、漏抄、等都建立明确的处罚标准,让线损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制定严谨的计量装置轮换考核制度,做到对轮换过程全控制,若有不实现象,都按照考核标准执行到位。
3.6健全供电所日常营销业务管理:积极开展日常营销
业务,首先要大力开展营业普查力度,严格查处违规用电和窃电的问题,并要为重点用户安装防窃电的电能表。
根据不同用户和不同用电性质,合理采取高压和低压计量箱,提高计量点的管理水平。
其次要严格纠正电量的抄、收等工作,防止出现漏抄、误抄、估抄以及推压指针现象。
3.7合理安排检修: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检修管理方
案,降低临时检修率,根据线路和主变压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尤其是过载情况,同时要错开系统高峰时期,保障检修时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重复用电,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加强线损管理,降低损耗。
结论
总之,对供电企业而言,线损管理是其管理的关键环节,线损管理一方面对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性影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供电企业管理水准。
在供电所活动中,降损工作可以说贯穿其整个过程,加强供电所管理,切实规范供电所工作,同时在运行供电所线损管理过程中,还要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将线损管理运用到工作中去,由此才能做到多供少损、多发多供,确保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玉平.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线损管理方法分析[J].机电信息.2012,21.
[2]吴凯建.探索供电企业节能降损增效新路子[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3]李剑秋,李裕强.浅谈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24.
[4]张琪.基层供电所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农电管理,2017(10):40-41.
[5]王群.新形势下供电所营销管理“勤”字当先[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26):93.
[6]辛志冶.浅谈供电所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