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 洗涤.(tiáo) 踌躇.(chú) 旁逸.斜出(yì) B.兴.味(xìng) 罕.见(hǎn) 擦拭.(sì) 无边无垠.(yín) C.遒.劲(qiú)隧.道(suì)嶙.峋(línɡ)络绎.不绝(yì)D.簇.拥(cù)黏.土(nián)斟酌.(zhuó)长途跋.涉(bá)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我军终于在黎明时分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全部歼灭。

B.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除了书本知识,什么都不会。

C.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

D.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的博物馆的空白。

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C.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D.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②这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

③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

④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

⑤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A.①②③⑤④B.④①②③⑤C.④②③⑤①D.①②④③⑤7、古诗文名句默写①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③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④春冬之时,则_________,回清倒影,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⑤《归田园居》中描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三)⑥《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二、文言文阅读。

(15分)人虎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贩鬻①者由之。

至正丁未②春,民衣虎皮,锻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绝类。

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而视,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

虎跃出,扼其吭③杀之。

或裂其肉,如噬啮状;裂其囊,取物之尤者,余则封如故,示人弗疑。

人竞传壶山下有虎,不食人,唯吮其血,且神之。

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

妇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乃蒙虎皮而搏之。

妇人质脆弱,贩者得与抗。

妇惧,逸去。

贩者微见其蹠④,人也。

归而谋诸邻,噪⑤而逐之。

抵穴,获金帛无数。

民竟逃去。

注释:①鬻(yù):卖。

②至正丁未:即公元1367年。

③吭(hāng):咽喉。

④蹠(zhí):脚掌。

⑤噪(zào):许多人大声呼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使侦者缘.木而视缘:______(2)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负:______(3)绝类.类:______(4)且神.之神:______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噪而逐之A.何陋之有B.无丝竹之乱耳C.扼其吭杀之D.能以径寸之木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民衣虎皮,锻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老街小面⑴老街小面,老街人最喜爱的小吃。

⑵貌不惊人的一道面,里头大有讲究。

巴掌大的面团,要加一遍蛋、两遍水、九九八十一遍揉,直至面团柔润光滑,再将其抻好。

有了年月的师傅手如杆秤,要几两全凭手抓,眯着眼都不差毫厘!面细,入锅不合盖,多用笊篱来煮,八分熟捞出,冷水凉过,长筷挑起,那面条根根细如银丝,条条绵如垂柳。

⑶老街上,平时跑腿抡膀子的苦力,给人缝补洗涮的婆娘,口袋里有了几个不用救急的铜板,就会带着老人孩子过来,给老人孩子弄碗面,一家老小这就算解了馋。

⑷老街首富海爷,也特好这口。

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戳戳猪肘,点点螃蟹……而后咂咂嘴,筷子一扔,走啦!管家瞧见,不用问,立刻抄起海爷用的正德碗、拎个酒壶,跟着走吧,海爷一准儿想吃小面了!⑸海爷吃面,总是先喝三口鲜汤开胃,再吃口面、续口酒,面吃完,碗里必留一口鲜汤。

最后碗一抬,头一仰,胡须一捋,呼出一口热辣辣的白气。

此时,再看海爷的脸,笑起来花白胡子都是一抖一抖的。

⑹这天,面馆孙掌柜隔着几桌人瞅见海爷正往外呼白气,立刻从柜台里头出来,到门口候着,海爷的管家正欲结账,孙掌柜弓着腰作揖道:“海爷,您老的账,早有人结了。

”⑺海爷心想:“必定是刚才哪位东家、掌柜,付账时就手把自己的面钱给付了。

”一碗面不值几个钱,无需吆喝。

平日,海爷他自个儿不吭声地帮人结了多少碗面,也都没个数。

海爷遂转身,抬脚就走。

⑻此后,隔三差五,海爷又来吃了几次小面,回回都被人预先结了账。

海爷忍不住问孙掌柜,“谁啊这是?”孙掌柜说:“我也不认识,这人浓眉阔脸大胡子,来时吃了碗面,狼吞虎咽地拨到嘴里,喊了声好,就是这个味儿!而后就向我打听您,边说边扔了两块银锭给我,说海爷这辈子的面钱,他都包了。

”⑼海爷纳闷了,多新鲜的事儿!哪有光给人掏银子不留名的?⑽孙掌柜作揖道:“要我猜,定是海爷您早年积德,暗中报您的恩来了。

”⑾海爷微微一笑,哪有报恩报到面馆来的?⑿转脸,海爷扔了块碎银子给孙掌柜,他再来,就说好意我心领了。

我吃面,让别人付钱,这样的面,我吃不香!⒀几天后,孙掌柜又碰见海爷,赶忙笑脸相迎道:“海爷,那位爷又来了,我把您的话照实告诉他,他那脸沉得像块黑秤砣,愣说您不给面子。

您看这事……”⒁“这样好了”,海爷说,“今后,我来吃面,面钱我照给。

他的那份心意,你就记下来,贴到墙上,我吃一碗,你就贴一张。

将来,若有老幼病残孤儿寡母的流落到这儿,你就撕一张,替我给人家下碗面。

如何?”⒂孙掌柜点了点头,弓腰拱手,佩服不已。

这事,很快传遍了老街。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吃小面时也学海爷,吃一碗,付两份钱,那一份贴墙上。

墙上的纸片,不断有人撕,也不断有人贴,天长日久的,纸片不仅没少,反而密密麻麻的,越来越多。

⒃现今,当年的面馆早已消失。

那时的小面传到今天也变了很多味道。

惟有这个吃面的故事,连同那些鲜活的人物,在老街百姓的嘴里,津津乐道,代代相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文人物描写生动形象,试赏析下列语句。

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戳戳猪肘,点点螃蟹……而后咂咂嘴,筷子一扔,走啦!3.小说中写了一个给海爷付面钱却不留姓留名的人,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海爷的形象特点。

2、洋葱潘格①最近小米的早晨常常从中午开始。

阳光像儿子的小手,穿过层峦叠嶂的窗帘缝隙不依不饶地在小米脸上游走。

这个时候的小米只好爬起身,蓬头垢面地来到洗漱间。

②母亲剥着洋葱走过来。

小米说,妈,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

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

③从父亲走后,母亲一直是这个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

除此以外,母亲还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紫皮的白皮的,一买就是一堆。

小米越来越不明白,父亲跟母亲生活了整整37年,说走就走了,母亲怎么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关于父母的爱情,小米从他们各自的口中听到许多,这些记忆的片段经过小米的连缀和拼凑,已经足够让她坚信,父母的婚姻情比金坚,牢不可破。

但自父亲入土后,小米再没有看到母亲痛哭失声,再没有看到母亲椎心挖肝地念叨历历往事,甚至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

小米忽然觉得母亲一下子老了,变得迟钝、麻木,开始淡忘过去的人和事。

④为此,小米特意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小米不敢想象母亲某天得了老年痴呆该怎么办。

庆幸的是,母亲身体健康一如往常,没有丝毫脑萎缩的迹象。

⑤小米却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

父亲的走,来得太突然,像一把从黑暗深处猛然刺出的利刃,让小米猝不及防。

小米曾经为父亲的晚年设想过许多美好场景,如今,曾经设想的美好瞬间被撕碎,小米无数次在黑夜里哭着惊醒,然后泪流满面。

⑥小米越是思念父亲,越是不能原谅母亲的冷漠。

每天,蓬头垢面醒来的小米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我又梦见我爸爸了。

⑦小米希望母亲能够热切地问她:梦到什么了?你爸爸说什么了?令小米失望的是,母亲依旧漠然,什么也不追问。

执拗的小米每天醒来第一句话就说:我梦到我爸爸了。

⑧说完这句话,小米就出门。

日子总是要过的。

上班、开会、见客户、接孩子、开家长会,中年女人的一切生存和生活压力一丝不落地降临在小米身上。

忙碌纷繁的生活润物无声地治好了小米的失眠,小米的早晨不再从中午开始,小米也不再蓬头垢面。

⑨现在的小米又恢复成自信、干练、英姿飒爽的小米。

对父亲的思念,偶尔如同涨潮的海水,丝丝缕缕浸湿小米的眼眶。

小米会在听到某曲音乐时泪落如雨,会在拥堵的车流中因看到很像父亲的身影而抱着方向盘痛哭失声。

⑩母亲依旧漠然,整天坐在椅子上剥洋葱,弄得满屋子洋葱味儿,呛眼呛鼻,大人孩子每每眼泪汪汪。

日子慢慢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父亲去世的阴影渐渐淡化。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子吧,失去了一个人,流过一些泪,以为永远不会好的伤口会慢慢愈合,时间真是最好的疗伤剂啊!忘了从哪天起,小米醒来再也没有说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

⑪谁能想到,再次说起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母亲。

那是小米搬进新房子不久后的一天,弟弟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喊:妈!刚生了!恭喜您得了个大胖孙子!双喜临门,一大家子人免不了凑一起欢天喜地地大吃一顿。

饭桌上,母亲开口就对小米说出了那句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