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10班级姓名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地窖(gào)甚蕃(fān) 货恶(wù) 颤巍巍(chàn)B.要塞(sè) 衣褶(zhě) 篆章(zhuàn) 器皿(mǐn)C.绥靖(suí) 阻遏(è) 寒噤(jìn) 疟子(yào)D.蹿(cuān) 仄歪(zhè) 瓦砾(lì) 转弯抹角(mǒ)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匍匐能耐央告锐不可挡B.湘鄂弗晓鞠躬张黄失措C.阴惨悠闲尖利富丽堂黄D.脏物制裁泅着荡然无存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列横线中()⑴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

⑵我军已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⑶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A.飘撒消灭衰老B.飘撒歼灭衰老C.飘散消灭衰弱D.飘散歼灭衰弱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份试卷中的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一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B.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C.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D.语言通顺,这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6、下列作品作者国别(朝代)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陶渊明——汉B.《芦花荡》——鲁迅——现代C.《核舟记》——王叔远——明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7、诗歌默写(15分)⑴树树皆秋色,。

⑵乡泪客中尽,。

,平海夕漫漫。

⑶坐观垂钓者,。

⑷,万物生光辉。

⑸黄鹤一去不复返,。

⑹《陋室铭》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⑺中通外植,,。

⑻荡胸生曾云,。

,一览众山小。

⑼。

男有分,女有归。

⑽《桃花源记》中写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8、诗歌鉴赏(4分)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②说说你对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15分)请君入瓮①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⑤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

②鞫(jū):审讯犯人。

③推事:研究事情。

④炙(zhì):烧烤。

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方:(2)俊臣乃索大瓮索:(3)因起谓兴曰因:(4)叩头伏罪伏:11.下列“之”字用法与“太后命来俊臣鞫之”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炭四周炙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孔子云:何陋之有?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2.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3来俊臣请周兴入瓮,用的是的方法。

(2分)三、说明文阅读(14分)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

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 厘米、直径约1 / 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

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

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

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

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

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

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14 、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3 分)答:15 、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3 分)答:16 、选文第③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 3 分)答:17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答:18 、请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

(2 分)四、现代文阅读(20分)野菊花①菊花茶是朋友出差去安徽亳州带回来的。

朋友说,你每天用嗓,常常熬夜,泡一杯野菊花茶润润喉提提神,缓解一下视力疲劳。

我接过,一阵馥郁的甘草芳香袭来,满满的一大包,黄绿相间。

土黄的菊朵,枯绿的花托,干燥得大有一幅沉沉睡去不再复醒的样子。

②喝得多了,便摸到了它的脾性。

取出几朵枯菊,冷水、温水是见不了它的丰盈的,必须用滚烫的水倒入,菊才会在一股股热流里旋舞、释放,露开了笑脸,丰润了身姿,飘逸起芳香,微黄色的液体清清爽爽,离了枝头的菊花便有了第二次生命的绚烂。

③犹记得小时候,秋收的田野里,纵横的阡陌上,走到哪儿都能采几束如此鲜艳的小菊花戴在头上,插在发间,挎一个竹篮,哼几首歌儿和伙伴们拾一篮满满的稻穗儿披着晚霞回家。

谁也不知道这些野菊花是什么时候长在这儿,也没有人对此诧异。

一切都是那样自自然然、年复一年,仿佛村庄上的乡亲,田野里的庄稼,坚守着土地,默默地开花吐蕊。

一朵朵迎着朝阳沐着夕辉映着星光,仿佛我们乡村孩子的脸庞朵朵灿烂。

④现在,野菊花随着我们成长的步伐也竞相开放到了繁华的城镇里。

我的心房里就有这样一幅画呢!一幅我所见过的纯天然的油画。

它的色泽是那样的鲜艳、明快,真正的自然造化。

那个周末,我穿过长长的楼道下得楼来,随即迎面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笼罩全身,它也就一眼撞进了我的视线中,然后它就牢牢地投影在我的心房里。

它是那样的蓬蓬勃勃、浓浓丽丽、灿灿烂烂地盛开在小区的花坛里。

鲜黄鲜黄的小菊花,一朵两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数也数不过来,看也看不过来,一堆堆一簇簇,满地都是。

真怀疑是那夜晚的繁星不约而同坠入尘间,一下子全都闪耀在这一片地域上了。

⑤这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是我熟稔的热烈和澎湃的颜色,宛若儿时村庄、田野生长的野菊花一样旺盛。

它与这个季节飘叶如蝶的枯黄迥然不同,那是一种衰败,一种萧条,一种沉寂。

而它是生命的色彩,鲜艳、亮丽、夺目。

细细凝视,鲜黄鲜黄的花瓣,小小巧巧、玲玲珑珑、叠叠挨挨,如玉露蝶衣紧紧簇拥着金黄、圆实的小花蕊,活力四溢、夺人心魄,真正的“百草摧时始起花”。

⑥一种亲切油然而生,陶醉在目光注视的地方。

身旁,银杏叶飞舞,樱花叶凋尽,而它们如这冬日的阳光芳香、恬美,释放着生命的活力。

当我的孩子和伙伴在菊花前扬起笑脸,我仿佛看到我和朋友童年时青翠的身影。

越来越多的野菊花开遍城镇,繁衍、传播着生命。

就像我和朋友以及更多的像我和朋友这样的乡村孩子,长大了,移植到了城镇,努力地适应城镇的土壤和空气,互相携手扶持着,沐浴着城镇的雨露和阳光,演绎生命的再度绚丽。

⑦这菊,定是这样一种好种易活的植株吧。

抽芽、吐叶、开花、凋零。

如此循环,潮起潮落,美丽人生。

要不,城镇上的这种小菊花何以盛开得愈来愈蓬勃,愈来愈芬芳,甚至艳过了那些需要精心培育的菊中贵族:雍容华贵的“白呼啸”,亭亭玉立的“绿朝云”,缤纷多姿的“五彩凤凰”……⑧它们靠的是什么?也许就是这“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的心性吧。

19.仔细阅读全文,概括“野菊花”的特点。

(3分)20.文中作者依次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形象,条理清晰。

本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采用了的手法,文章借“野菊花”赞颂了一类人。

(5分)21.“一朵朵迎着朝阳沐着夕辉映着星光,仿佛我们乡村孩子的脸庞朵朵灿烂。

”句中划线词语好在哪里?(4分)22.“真怀疑是那夜晚的繁星不约而同坠入尘间,一下子全都闪耀在这一片地域上了。

”结合语境,对该语句作简要赏析(4分)23.《紫藤萝瀑布》中的紫藤萝给宗璞的启示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而本文作者笔下的菊花给你哪些启示?(4分)五、语文实践活动(4分)24.《朝花夕拾》的作者是,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作者唯一一本集。

(2分)1.完成下列仿句(二选一)(2分)⑴.时间,是山涧里流淌的一条小溪,流走了便永不回头;时间,是阳光下盛开的一朵鲜花,凋落了便永不重生;仿句:时间,,。

⑵.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

六、作文(60分)25.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远方”的憧憬。

陶渊明为此构筑了桃花源,哥伦布为此勇渡大西洋;农民工为此离乡背井到了繁华的都市,挥汗如雨;志愿者为此远赴穷乡僻壤,支教支医……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个远方在召唤?在远方,有你的追求、有你的向往、有的你梦想。

那也许是个神秘的国度,也许是一种你向往的生存方式,也许是你的一个人生目标。

请以“远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不得抄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