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工程

6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工程


思考题:
1.怎样认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思
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怎样理解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
系?
3.试论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 方法。
四、相互转化关系
相互转化关系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中可以互相转化的关系。 角色转化关系
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所处位置、职责和 作用发生改变,教育者变为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变为 教育者。 互补转化关系
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角色未变,但互相 吸取对方所长补己之短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可 以通过学习将对方的所长转变为自己所长,实现优势 互补。
可塑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通过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生变化得到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作用
参与教 育活动
反馈教育 过程
体现教 育效果
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 被动参与是教育对象以自 身的思想行为状况参与教 育活动 主动参与是指教育对象积 极投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之中发挥其作用。 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人们的心理与言 行体现,教育对象对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所表现出的态度、情 感、语言和行为是对 教育过程效果的反馈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主体地位。 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一矛盾中居矛盾的主要方 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者。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区别于 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的特殊之处。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功能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重点、难 点在这里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作用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
一、民主平等关系
民主平等关系,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具有 相等社会地位、享有相同权利的关系。
地位平等关系
社会地位平等和人格平等两者在思想 政治教育活动中应该相互尊重。
民主和谐关系 自主参与和配合得当两者应该做到主 动献策、相互包容。
二、主导主动关系
主导主动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发挥 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发挥主动作用的关系。 自主参与关系 教育者自主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引导 作用;教育对象自主地为教育活动献计献策,配合 教育者的工作,努力地实现教育内容内化与外化。 互动共进关系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自觉能动性 ,实现共同发展的关系。 教育者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其主 导作用;教育对象为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实现 个人理想抱负而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
第四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 教育对象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从实际 出发的需要。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 对性提高实效性的需 要。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 教育对象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将教育对象
视为人而不是物;将教育对象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
尊重关爱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阶级、政党的要求 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素质的个体或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体,指发动、组织和实施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群体指发动、组织和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又具有特殊性。 特殊性体现在: • 双方都是具有主体性的、在现代社会具有 法律赋予一定权利和义务的人。 • 双方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不同地位、 起着不同作用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 等、主导主动、双向互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领 导 干 部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制定 的决策者和落实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在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其是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
领导干部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榜样为了 保证领导干部在社会中发挥引导的正能 量,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当代中 国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也决定了其是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
用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破解教 育对象思想中 的疑点,排解 教育对象认识 上的困惑,帮 助教育对象用 正确的思想方 法认识社会现 象。
德行培育 提升功能
使教育对象了 解、接受社会 主流意识形态 的内容与要求 ,并将之转化 为自觉的行为 ,从而提高教 育对象的思想 政治素质。
设计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的效果要通过 教育对象思想 行为的变化来 体现和检验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 推动力量 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青 少 年
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发展中存在着 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形象的代表。在社 会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其是思想政治教 育对象的重点。
育中尊重、关怀、爱护教育对象 以谦和的态度对待教育对象,关 注教育对象的成长、发展。 育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公 平地对待教育对象,实事求是 地认识教育对象,公平地对待 教育对象。
客观公正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 还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
三、双向互动关系
双向互动关系,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互动关系 教学互动关系是指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对象的学习之 间互相作用的关系。 教育者的“教”要受到教育对象“学”的状况的制约 。教育对象的“学”也要受到教育者“教”的状况的 影响。
作用互动关系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的主动作用之间互相作 用、互相影响。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以教育对象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为基 础,教育对象的主动作用不能离开教育者正确有效的 引导。
构建实施机制
掌控教育进度
主持总结评价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思想为主要活动对象的实践活 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 为教育者活动对象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接受教育 者的教育引导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参 与、配合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
主导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引 领作用。保证着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各 个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示范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教育 对象学习的典范。加里宁指出:“教育者的 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 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受教育 者。” 身教胜于言教,树人先树己。
了解理解教育对象 • 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与行为状况掌握清楚。深 入调查、换位思考。 及时沟通思想情感 • 根据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状况尽快进行思想情感的交 流。掌握沟通方法,提高沟通技巧。
建立密切交往关系 •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建 立无心理距离的关系。增强与教育对象建立密切关 系的主动性,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提高自身人 格魅力。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一、民主平等关系 二、主导主动关系 三、双向互动关系 四、相互转化关系
第四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重要性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原则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方式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接受者。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
接受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从 属性和受动性。
能动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具有 自觉性和积极性。教育对象在参与和接 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是完全被 动、消极的,而是有态度、有主见、有 选择、有创造的。
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 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创造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功能
教育活动 组织功能
确定教育目标 选定教育内容
思想理论 传导功能
向教育对 象宣传、 灌输先进 思想和科 学理论 引导教育 对象的思 想朝着社 会发惑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