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南极地区综合题(考试总分:24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综合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240 分)1、(12分)阅读材料回答图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海拔4093 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简要分析其原因。
(2)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3)P所在国家西南端的气候类型是,形成的原因。
(4)Q地为阿根廷,其有着世界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2、(12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于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到达南极大陆后于2014年2月8日建成了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 (东经76°58′,南纬73°51′),并于当地时间8点正式开站运行。
经过160天的高压工作,“雪龙”号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考察,总航程3.2万海里。
材料二:我国先后于1985年、1989年和2009年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考察站。
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上(62°13′ S,58°58′ W),中山站位于印度洋沿岸(69°22′24″ S,76°22′40″E),昆仑站位于冰穹(A)附近(80°25′S,77°7′E)。
材料三:下图为南极地区略图和地形剖面图(1)泰山站距昆仑站约_______千米,若一架直升机从长城站按最短距离飞往中山站,说明其沿途的飞行方向。
泰山站建成之日我国南极四个考察站昼夜状况如何?(2)根据南极周边海域及南极大陆自然环境的特点,推测“雪龙”号去南极考查在沿途和考查队员在陆上活动会遇到哪些困难?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京报2009年1月29日报道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l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附近胜利建成。
其经纬度位置为(80º25′01″S,77º06′58″E)。
材料二据报道,美国准备花5年时间,耗资l.25亿美元修建南极“高速公路”。
这种特殊的“高速公路”起点站是麦克默多,横跨罗斯冰架,越过南极山脉,到达南极点,全程l 600千米。
材料三南极地区图(1)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方向,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方向,中山站距昆仑站大约有千米。
(2)我国在冰穹A附近建立第三个南极考察站的意义重大,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展对南极冰层、大气和气候等的研究活动B.展示我国的国力和科考水平C.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地点D.拥有和开发周围地区的矿产资源(3)南极“高速公路”起点站麦克默多的纬度大约是()A.65ººS B. 83ºS C. 76ºS D.85ºS(4)若沿南极“高速公路”从麦克默多驱车前往南极点,前进方向是()A.先向西北,再向南 B.先向西南,再向南C.先向东南,再向南 D.一直向正南4、(12分)2012年7月18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穿过北极圈,开始实施北冰洋科学考察。
结合我国极地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 020千米C.1 220千米D.1 420千米(2)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是(飞行方向)。
(3)图示的四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方向,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方向。
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8月31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
在本次考察中,“雪龙”号向北最远航行至北纬88度22分海域,随冰漂移到北纬88度26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纬度新高;部分考察队员成功到达北极点实施考察训练,创造了中国北极科考位置的最北端纪录。
材料二:第四次科考路线图材料三:北极附近地区示意图(1)说出“雪龙”号科考船在返航时先后遇到的洋流名称。
(2)你认为材料三中M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简述判断依据。
(3)说明近年来图示海域的“西北航道”越来越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6、(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东西自然景观差异大,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鸟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 3 月都会有许多的科考船队集结于此。
南极磷虾资源极为丰富,是企鹅主要的食物来源。
下图所示即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试分析火地岛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及原因。
(2)分析南极成为企鹅理想家园的原因。
(3)分析鸟斯怀亚港成为南极科考中转站的原因。
7、(12分)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
下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_____,此照片拍摄方向约是__________,此时极昼的范围在__________。
(2)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结束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
(3)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是__________。
A.0° B.12.5° C.22° D.34.5°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2005年11月18号上午,参加第22次南极科考活动的145名科考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科学考察。
“雪龙号”出发后,在香港加油补给,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跨越赤道到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口停靠休整,12月下旬到达中山站。
寻找陨石“富矿”、群峰命名全球发布、冰盖考察、筹建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是本次科考的主要任务。
(1)图中甲、乙两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________,丙、丁两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西风漂流方向的是________。
(2)下列洋流中,“雪龙号”科考船经过的有A.西澳大利亚寒流 B.本格拉寒流C.西风漂流 D.秘鲁寒流E.加那利寒流 F.东澳大利亚暖流(3)南极大陆为什么是最难接近的大陆?(4)试从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南极大陆气候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简述南极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
9、(12分)该图为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和弗里曼特尔港各月降水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昆仑站极昼期上海昼长的变化特点。
(4分)(2)指出科考船返航途中在南半球可以借助的洋流名称。
(2分)(3)科考队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哪些困难?(3分)(4)简述弗里曼特尔港的降水特征及成因。
(6分)10、(12分)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于2009年10月11日从上海启程,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先后完成了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的科学考察任务,这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首次执行“一船三站”科考活动。
2010年4月载誉归来。
此次南极科考主要开展有冰川、天文、测绘等科学观测与考察任务。
其中天文项目需要完成四项任务:一是更新维护通讯、供电设备,以备接下来一年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完成自动观测任务;二是为明年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
三……(1)南极科考队为明年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 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4分)(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
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为()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1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于2016年11月7日启程,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澳大利亚大陆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 m)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在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2)上海季风的成因是。
(3)若仅考虑洋流的影响,科考船返航时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至M段,航行速度较。
(4)图中沿MN一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的是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5)说出P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有利的气候条件。
12、(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1984年首次组织南极科考以来,已经相继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62°12'S,5 8°57'W)、中山站(69°22′S,76°22′E)和昆仑站(80°25′S,77°06′E)等3个科学考察站,成功组织了29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高水平考察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南极、探索极地奥秘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央广网北京2013年12月25日消息,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的两支内陆考察队——泰山站队和格罗夫山队完成了物资集结正式出征。
按照计划,泰山站队将在距中山站522公里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开始建设中国第4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
材料二:南极地区示意图。
(1)我国已经建成的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一年中极昼天数最多的是站,其极昼天数大约为天(不考虑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
(4分)(2)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直线距离大约为千米;若科考队员选择最短路径,由昆仑站出发到达长城站,其前进方向为。
(4分)(3)与南极大陆相比,北冰洋的气温较高,请简述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10分)(4)南极科考站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圆柱形钢架结构把主体建筑架空,试分析这样做的地理原因。
(4分)13、(12分)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